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9:24

  本文关键词: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业 农村劳动力 就业 梅州


【摘要】:梅县区的经济发展,在粤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加速前进。特别是客家元素的旅游文化,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县区,它的旅游业发展正在日益凸显,从而不仅推动的了本地乃至粤东区域的经济振兴发展,将自身独有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绿色振兴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且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新渠道,也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创造了条件,继而相当程度的缓解了本地区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世界客都——梅州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梅县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到镇(村)及标志性的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对梅县区旅游资源状况、梅县区旅游业发展状况、梅县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梅县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促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提出下步发展方向及具体对策建议。这篇文章共分为七大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简要概括了论文的选题初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阐述,根据旅游业、旅游就业、旅游就业的类型和层次以及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介绍了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梅县区通过加快旅游业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旅游为牵引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解决了“农业大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问题,而且凭借旅游业资源消耗低、产业关联度大、就业带动力强的特性,特别是梅县区旅游已经进入了一个集聚发展、良性发展、产业回报的阶段。第四部分是分析了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第五部分对梅县区旅游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针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就是根据梅县区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发展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和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关键词】:旅游业 农村劳动力 就业 梅州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F32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目的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旅游业就业研究综述14-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6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20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20-21
  • 1.4.1 创新之处20
  • 1.4.2 不足之处20-21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21-25
  • 2.1 相关概念21-22
  • 2.1.1 旅游业的概念21
  • 2.1.2 旅游就业21
  • 2.1.3 旅游就业的类型和层次21-22
  • 2.1.4 旅游就业效应22
  • 2.2 相关基础理论22-25
  • 2.2.1 国外的就业理论22-23
  • 2.2.2 国内的就业理论23-24
  • 2.2.3 中西方就业理论的共性24-25
  • 第三章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25-36
  • 3.1 梅县区旅游资源状况25-27
  • 3.1.1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25-26
  • 3.1.2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26
  • 3.1.3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资源26-27
  • 3.2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状况27-29
  • 3.2.1 逐渐打造“山区”变“景区”的旅游模式27-28
  • 3.2.2 发展旅游业,凸显产业良好的带动效应28-29
  • 3.3 梅县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29-32
  • 3.3.1 梅县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29-31
  • 3.3.2 农村劳动力各行业就业状况31-32
  • 3.4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32-36
  • 3.4.1 梅县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32-33
  • 3.4.2 梅县区旅游就业的实地调查状况分析33-36
  • 第四章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36-48
  • 4.1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36-38
  • 4.1.1 可提供的旅游就业种类多36
  • 4.1.2 旅游就业吸纳能力强36-37
  • 4.1.3 旅游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相对较低37
  • 4.1.4 旅游就业方式灵活多样,适合不同人群就业37-38
  • 4.2 梅县区旅游经济发展对当地就业环境的积极影响38-39
  • 4.3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积极影响39-42
  • 4.3.1 引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旅游开发新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39-40
  • 4.3.2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40-42
  • 4.4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的影响42-46
  • 4.4.1 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的分布43-44
  • 4.4.2 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的多样性44-46
  • 4.5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产生的心理影响46-48
  • 第五章 梅县区旅游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48-54
  • 5.1 梅县区旅游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48-50
  • 5.1.1 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小,旅游企业体制不健全48
  • 5.1.2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交通条件差48-49
  • 5.1.3 农民文化素质低,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49-50
  • 5.1.4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威胁50
  • 5.1.5 政府和旅游企业对市场的认识不足50
  • 5.2 梅县区旅游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0-54
  • 5.2.1 梅县区旅游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50-51
  • 5.2.2 农村劳动力结构未能及时适应城市化的快速发展51-52
  • 5.2.3 信息平台发展滞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52
  • 5.2.4 缺乏完善的旅游就业的培训体系52-54
  • 第六章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经验借鉴54-59
  • 6.1 国外的主要经验54-56
  • 6.1.1 日本政府的主导模式54
  • 6.1.2 日本绿色乡村旅游模式54-55
  • 6.1.3 日本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55
  • 6.1.4 以色列的B&B型乡村旅游模式55-56
  • 6.2 国内的主要经验56-57
  • 6.3 几点启示57-59
  • 第七章 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59-64
  • 7.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9-60
  • 7.2 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旅游服务体系60
  • 7.3 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旅游就业管理体系60-61
  • 7.4 合理开发,切实保护旅游资源61-62
  • 7.5 对予旅游企业政策扶持,构建旅游企业员工文化62
  • 7.6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进一步鲜明客都梅县形象62-63
  • 7.7 进一步开展治旅工作,依法营造健康环境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69-72
  • 致谢72-73
  • IV-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娜;;湖南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2 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宋柏松 ,刘荣增 ,张志杰;围绕增强“六个力”促进旅游大发展[J];河南科技;2005年10期

4 吕连琴;;河南山地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万红莲;;白云山旅游开发对周围农村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6 朱有明;;浙江省发展知识密集型旅游服务业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31期

7 马飒;张珍;;对旅游行业中“宾客至上,员工第一”新观念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8 黄巧玲;;北京后奥运旅游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3期

9 白鸥;;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0年03期

10 袁洁;;关于青岛市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的思考[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显;;关于河南“旅游立省”问题之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3 申葆嘉;;“战略与学术”:旅游发展的共同使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志英;叶岱夫;;区域旅游中人地互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宇;刘敏;吴泰岳;谭家伦;刘建国;;通州区京郊旅游发展报告[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6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洪南;;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李维;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9 李阳;;后十二运时代,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奇 肖自裕;社会资本成为旅游投资主体[N];湖南日报;2002年

2 记者 袁超群;临潼旅游酝酿“变脸”[N];西安日报;2002年

3 胡彩宝;黄山区力抓旅游转型升级促旅游新发展[N];黄山日报;2007年

4 胡晓发 高飞;黄山区旅游发展力促新跨越[N];黄山日报;2007年

5 王自峰;歙县旅游春意盎然枝头闹[N];黄山日报;2007年

6 中共花垣县委党校 麻峻;关于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的几点建议[N];团结报;2007年

7 张齐;旅游富民成效卓著[N];贵州日报;2007年

8 安然;青岛旅游:展开奥运的翅膀[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记者 张鸣岐;打好服务牌 繁荣旅游业[N];天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郑渊;让南充旅游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N];南充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4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马晓龙;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中山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9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969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