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我国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23 15:15

  本文关键词:我国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气象因素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一种为防范天气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自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1997年正式推出温度指数期货以来,越来越多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开始逐渐关注并参与到温度指数期货交易中。温度指数期货在全球天气期货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几乎达到天气期货总量的3/4。随着我国天气敏感行业开始关注并逐渐培养天气风险管理意识,结合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和当下市场发展环境,各行业对天气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温度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角度出发,以我国温度敏感企业作为适用对象,为其详细设计一份能在期货交易所上市买卖的CDD合约。同时还通过分析这类产品的市场创新点和潜在需求,进一步证明温度指数期货在我国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对温度指数期货的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温度指数期货防范温度风险的设计理念和防范产品数量风险的核心特征;以及分析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第二部分着重设计温度指数期货合约各个细节要素,并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估算温度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第三部分分析温度指数期货市场空白原因以及产品创新点和接纳度,探讨适合的潜在需求者。最后一部分主要分析温度指数期货产品的优势以及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提出推广策略。
【关键词】:温度指数期货 数量风险 天气敏感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9;F832.51;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3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
  • 1.1.1 研究目的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研究方法8-9
  • 1.2.1 比较分析法8-9
  • 1.2.2 实证分析法9
  • 1.2.3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9
  • 1.3 论文不足之处9
  • 1.3.1 指数定价9
  • 1.3.2 国外数据收集9
  • 1.4 文献综述9-13
  • 1.4.1 国外研究状况9-11
  • 1.4.2 国内研究状况11-13
  • 第二章 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理念13-19
  • 2.1 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理念13
  • 2.1.1 设计理念13
  • 2.1.2 温度指数期货核心特征13
  • 2.2 温度指数期货主要功能13-15
  • 2.2.1 价格发现13-14
  • 2.2.2 套期保值14
  • 2.2.3 投机套利14-15
  • 2.3 温度指数期货的风险与收益15-19
  • 2.3.1 温度指数期货的收益15-17
  • 2.3.2 温度指数期货的风险17-19
  • 第三章 市场分析19-30
  • 3.1 市场创新点及接纳度19-21
  • 3.1.1 市场创新点19-20
  • 3.1.2 市场的接纳度20-21
  • 3.2 市场空白及客户需求21-25
  • 3.2.1 市场空白原因21-22
  • 3.2.2 客户内在需求22-25
  • 3.3 产品的适用性分析25-27
  • 3.3.1 农业25
  • 3.3.2 能源25-26
  • 3.3.3 其他相关行业26-27
  • 3.4 产品推广环境分析27-30
  • 3.4.1 行业环境分析27-28
  • 3.4.2 SWOT分析28-30
  • 第四章 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方案30-43
  • 4.1 温度指数期货设计31-34
  • 4.1.1 场内交易——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31
  • 4.1.2 标的城市的选择31-32
  • 4.1.3 交易单位(乘数单位):100倍制热/制冷指数32
  • 4.1.4 最小变动单位:1元/指数点32-33
  • 4.1.5 保证金制度33-34
  • 4.1.6 合约月份34
  • 4.1.7 交割方式34
  • 4.1.8 结算价格34
  • 4.2 温度指数期货模拟34-40
  • 4.2.1 温度指数设计:某城市月度制热/制冷口温度指数(HDD/CDD)34-35
  • 4.2.2 建立时间序列模型35-40
  • 4.3 CDD温度指数期货的蒙特卡罗定价40-43
  • 4.3.1 CDD 温度指数40-41
  • 4.3.2 CDD 蒙特卡罗定价41-43
  • 第五章 温度指数期货与类似产品比较及可行性分析43-53
  • 5.1 温度指数期货与类似产品比较43-45
  • 5.1.1 与期权比较43
  • 5.1.2 与互换比较43-44
  • 5.1.3 与保险比较44-45
  • 5.2 市场发展趋势45-49
  • 5.2.1 天气期货市场主要产品45-46
  • 5.2.2 美国 CME 市场46-48
  • 5.2.3 欧洲温度指数市场48-49
  • 5.3 温度指数期货可行性分析49-51
  • 5.3.1 潜在市场巨大以及市场主体庞大49-50
  • 5.3.2 新期货品种上市迅速奠定基础50
  • 5.3.3 法律与政策条件50-51
  • 5.3.4 技术条件及气象数据51
  • 5.3.5 研究成果51
  • 5.4 推广策略途径51-53
  • 5.4.1 针对温度敏感性行业提供咨询操作服务52
  • 5.4.2 有效运用银行资源设置服务点52
  • 5.4.3 借助媒体宣传大力推广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世清;梅云云;;天气衍生品的运作机制与精算定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2 韩金山,谭忠富,刘严;略论发展我国的天气风险市场[J];国际电力;2004年06期

3 陈靖;天气期货在中国的开发及应用[J];上海金融;2004年12期

4 余沪荣,姚从容;天气衍生产品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展望[J];生态经济;2005年01期

5 安飞;黄应晨;;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及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开发初探[J];商业时代;2013年13期

6 王莹;;天气期货:防范灾难天气[J];社会观察;2006年11期

7 齐绍洲,凌棱;美国天气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及其应用[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温度指数期货产品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88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