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8 10:36

  本文关键词: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建筑大学》 2015年

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研究

吕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对采矿业的需求上升,矿山开采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无序开采、乱采滥挖、破坏资源等不当行为,大量矿山受到破坏变为废弃地而无法使用,并且污染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视觉污染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典籍,对矿山废弃地治理进行综述研究,论证了矿山废弃地的概念及发展概况。然后进行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并对济南市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从矿区问题、治理目标、治理方案、治理措施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燕翅山、凤凰山、卧牛山等矿山治理情况,并对这三座矿山进行景观评价和生态治理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总结出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原则与方法,提出了生态覆绿型、综合治理型、景观再生型三种治理模式及治理策略,根据实地调研,结合以上理论与方法,对治理初期的卧牛山景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城市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冰;宋力;;景观美学评价中心理物理学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胡玎;王越;;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特色化建设与运营[J];风景园林;2010年06期

4 何原荣;李丰生;朱晓媚;吴安湘;;中国矿山公园建设及其生态学意义之思考[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2期

5 马为华,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03年02期

6 米文宝;谢应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7 赵入臻;赵鹏;赵环金;;济南破损山体概况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2年09期

8 丁一巨;罗华;;铁城景观述记——德国北戈尔帕地区露天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J];园林;2003年10期

9 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希智;城市矿山区景观化再生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璐璐;矿业城市景观再生初探[D];东南大学;2006年

2 许娴;基于文脉传承与游憩需求整合的济南九里山公园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凌;;废旧物品在室内外环境塑造中的价值表现与方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孙青丽;;20世纪西方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的思想[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3 王琼;张颖;郑凯;;串起城市破碎景观的蜥蜴——城市废弃轨道空间生态重构[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4 张钢;赵晶;;工业废弃地改造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5 刘岚;漆小平;;城市废置地区生态景观的补偿性设计理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6 李晶;樊国盛;;云南省个旧市硔湖公园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7 张子萍;刘敏;方元平;项俊;张洪流;周婷婷;;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8 欧阳勇锋;黄汉莉;王凌晖;;因循自然的植物景观营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9 姜龙;;攀枝花铸钢厂工业废弃地景观利用与改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10 董淑敏;;对国外产业遗产地生态恢复实践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波;彭尽晖;余文婷;;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2 韩炳越;;生态恢复设计对被破坏地段的景观整合[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应临;杨觅;游淙;张璐;;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北京首钢第二通用机械厂更新改造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王志春;刘瑞华;陈绍愿;王光军;;论城市生态美及其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李学伟;;引导环境严重退化场址生物群落演替的思考——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大沙坑环境整治为例[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张庆费;乔平;杨文悦;;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化特征分析[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应临;杨觅;游淙;张璐;;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北京首钢第二通用机械厂更新改造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永华;;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探讨——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常江;杨波;;偏远型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再利用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李虎;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梁霞;基于青海半干旱地区公路生态恢复集成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倞;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伟;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毕安平;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汪霞;城市理水[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南书立;工业废弃地的游憩利用与改造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娟;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恢复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宏彦;大同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煤矸山景观设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炎焱;杭州市工业遗存景观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梁小虎;无锡太湖保护区土地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肖潇;基于景观美学的城市森林景观营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冯磊;新乡市白垩土矿石废弃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艳峰;竹林景观美学价值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吴健;城市记忆的延续:长沙火车南站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凤;赵德君;;凤凰山采石矿山的景观恢复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周芸;周建华;段展展;;基于生态角度的山地公园道路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3 齐廉允;夏季亭;;济南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及其现代价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4 张光富,郭传友;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5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6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7 张厚华,傅德志,孙谷畴;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4期

9 吕舟;;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价值观察——以江南造船厂与798厂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4期

10 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俊桥;走向新文脉主义[D];重庆大学;2010年

2 宋凤;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晗;基于文脉的滨水景区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曹艺凡;基于文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D];重庆大学;2011年

3 曹琦;采石场的景观修复和再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李菁;城市景观设计与文脉延续[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高银贵;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王琴;历史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王存存;采石废弃地景观规划与改造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郭卫勇;历史文化公园改扩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茜茜;历史环境保护视角下济南《华山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规划》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和茜;基于文脉的中小城市公园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锦义;于艺婧;王雅云;宋雁航;;休闲农业园中矿山废弃地改造利用设计[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刘长武;沈荣喜;潘树华;;矿山废弃地下空间的危害与利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3 张波;赵曜;;矿山废弃地治理中植物修复作用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02期

4 杨丹青;;浅析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治理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2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唐付;林文杰;;贵州矿山废弃地植物修复研究[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贺尧;刘轶群;;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安全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欢;周兴;;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一琳;田涛;赵廷宁;杨建英;;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初步研究——以北京周边矿山为例[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琳;;铜、金生产矿山环境生态重要进展[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6 高林;杨修;;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A];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中国资源危机矿山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永峰;谢英祁;何志勇;杨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的研究——以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为例[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8 ;尾矿库复垦与污染防治[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冬子;[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张春红;[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黎晓艳 实习生 江娟;[N];黄石日报;2008年

4 记者 税玉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5 王宇静 傅晓颖;[N];中国矿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常冬寅;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及矿山重金属处理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宋书巧;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与资源环境一体化研究[D];中山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凯;福建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吴琳琳;义马市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探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孙一琳;北京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定额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徐慧;污泥用于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的效果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宋丹丹;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吕俊;矿山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治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任斌;矿山废弃地景观修复与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杨春彪;邯郸市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9 钟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方玉明;矿山废弃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4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