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引调水对南京市秦淮河水系水质改善效果计算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07 16:32

  本文关键词: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祖信,卢士强;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模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2期

2 卢士强;徐祖信;罗海林;林卫青;;上海市主要河流调水方案的水质影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士强;林卫青;徐祖信;廖振良;;苏州河环境整治二期工程水质影响数值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2 刘梅冰;陈兴伟;;闽江下游河道污染物变化过程的动态模拟[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3 徐贵泉,陈长太,林卫青,卢士强;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溢流污染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8期

4 韩龙喜,陆冬;平原河网水流水质数值模拟研究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卢士强;徐祖信;罗海林;林卫青;;上海市主要河流调水方案的水质影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卢士强,徐祖信,林卫青;综合调水对苏州河周边水系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6期

7 徐贵泉,褚君达,吴祖扬,陈庆江;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曾剑;楼越平;程杭平;;温瑞塘河河网水质模型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6年01期

9 王道增,林卫青;苏州河综合调水与水环境治理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5年05期

10 吴挺峰;周锷;崔广柏;王海兵;;河网概化密度对河网水量水质模型的影响研究[J];人民黄河;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道增;赵玉峰;林卫青;;感潮河流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优化方法研究[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2 陈虹;朱明栓;余金星;;感潮河网水动力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小明;大型河网水力水质数值模拟方法[D];河海大学;2001年

2 阮晓红;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影响及其定量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徐贵泉;感潮河网水功能过渡区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车越;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春龙;城市水环境系统控制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郑国栋;人类活动对珠江三角洲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吴浩云;大型平原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联合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明亮;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举;平原河网污染负荷计算研究—以锡山地区为例[D];河海大学;2003年

2 左一鸣;基于GIS的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发[D];河海大学;2004年

3 李莉;平原河网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王志文;感潮河网地区重金属数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唐迎洲;WASP5水质模型在平原河网区水环境模拟中的开发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6 梁园园;淮河蚌埠市区段水环境容量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彭克伟;城市水环境的生态规划与利用[D];东南大学;2004年

8 王超;张家港水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陆冬;十字交叉形河道水流水质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10 徐慧;区域控制对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华鹏,杨小毛,胡嘉东,付丽;改善深圳河水质的补水方案及生态影响初步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7期

2 宗栋良;吴丽萍;;深圳新洲河水质现状评价与分析[J];人民珠江;2007年03期

3 徐祖信,卢士强;平原感潮河网水动力模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2期

4 徐祖信,卢士强;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模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年02期

5 钱毅;苏州河水量水质预报模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年01期

6 胡国臣,王忠,常晓青;预防水体黑臭的水质指标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11期

7 廖振良,徐祖信,刘东胜;苏州河干流水质模型的开发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8 裴源生,王建华,罗琳;南水北调对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昭金;秦淮河畔螺肉香[J];烹调知识;1994年12期

2 黄成才;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4期

3 骆林川;董国政;;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邱庞同;;“秦淮八绝”与“建康七妙”[J];烹调知识;2008年19期

5 陈全战,张边江;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内秦淮河水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杨芳;;秦淮河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建设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3期

7 华常春;刘士鑫;杨斌;卢海龙;高桂枝;孔庆刚;;秦淮河、太湖和钱塘江水质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8 孟佳;;污染其实不算什么[J];环境保护;2011年10期

9 初中学;改善北引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效应措施及存在问题探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2期

10 孙晓英,杨毅,薛三平,欧阳建;永定河三家店以上水质改善工程设计与思考[J];北京水利;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雄志;林济东;丘汉明;;论城市湖泊调蓄与水质改善的矛盾与协调——以武汉市为例[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侯风云;;变迁中的传统、文化与现实——20世纪20、30年代作家笔下的南京[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明诂;秦嘉禾;;试论秦淮河和南京城经济的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王凯;徐惠民;;南京市外秦淮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对策[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文启;周怀东;;入库河流水质改善对策与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魏炜;高鹏杰;王国青;;北京市陶然亭湖水质改善工程设计[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朱伟;李耀庭;;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以及改善措施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8 李金中;李学菊;刘学功;;生物生态技术在城市景观河道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尹海龙;徐祖信;危忠;陈银祥;;上海市临港新城滴水湖水系水利调度模式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10 魏炜;高鹏杰;王国青;;北京市陶然亭湖水质改善工程设计[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广玉 通讯员 屠康敏;[N];南京日报;2005年

2 顾巍钟;[N];新华日报;2005年

3 叶欠;[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师擎;[N];南京日报;2006年

5 陈家根;[N];新华日报;2008年

6 记者 解悦 韦铭;[N];南京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吕宁丰 见习记者 汤文慧 通讯员 丁乾 陶明生;[N];南京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德富 桂慧樵;[N];中国水运报;2000年

9 孙峰;[N];中国水利报;2003年

10 记者  解悦;[N];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林;秦淮河河岸带土壤主要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秋华;大镜山水库水质改善生态工程效果及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D];暨南大学;2008年

3 阮仁良;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改善水质的机理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海亮;水生植物滤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马超;梯级水利枢纽多尺度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唐运平;盐碱地区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改善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李文红;地表水体水质改善技术及沉积物中磷细菌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丛海兵;扬水曝气水源水质改善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娜芭霞珂哈迪(Naba Shakir Hadi);南湖截污工程对湖区水质改善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锦;沉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华;生态农业园区水产养殖排水水质改善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阳晓娟;观澜河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卢兆曾;强化常规工艺净化处理受污染水库水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郜会彩;湖网调水改善水环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戴栋超;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域水质改善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沈乐;苏州重污染河道底泥疏浚程度对水环境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7年

8 宋李桐;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邓开宇;从西湖叶绿素a的变化浅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效益[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陈洁;城市景观水体吸磷控藻材料与水质改善组合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67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