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6-11-22 11:12

  本文关键词: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 卷 , 第 # 期$ $ ! + + # 年 . ! 月$ $

$ $ $ $ $ $ 中 国 农 业 资 源 与 区 划 $ $ $ /012343 5&6728’ &9 :;71<6’=678’ >34&67<34 82? >3;1&28’ @’82212;

%&’( !" , )&( # , **#+ ,#-$ $ A3<3BC37,!++#$ $ $

!!!!!!!!!!!!!!!!!!!!!!!!!!!!!!!!!!!!!!!!!!!!!!! ?技术方法?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肖$ 燕. ,钱乐祥!
( .D 山东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 !E!+++ ;!D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E.+++# )

摘$ 要$ 该文概要分析了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的现状,对比研究了国内已有的若干生态经济区划方案, 认为生态经济区划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中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且区划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县域 小尺度生态经济区划和山区生态经济区划是热点;在方法上应该采取自上而下( =&* F ?&G2 ) 和自下而上 ( C&==&B F 6*) 相结合,鉴于已有的聚类方法的局限性,应发展基于 HI 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动态的新的 区划方法。 关键词$ 综合区划$ 生态经济$ 回顾

$ $ 一、生态经济综合经济区划研究内容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强调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相互耦合。在当今时代,重新认识一个地区的生态经 济综合状况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对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恢复、保 护、生产和管理的建设程序。进行区划不是目的,而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生态经济综 合区划不仅仅是研究如何区划,还包括区域生态经济因子辨识,优化开发策略及运行管理等。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过程包括确定区划的原则,建立适度的区划体系,采用相应的区划方法,选取适当 的区划指标和对研究区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但不同的地域其区划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即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

$ $ 二、研究回顾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综合性区划,它借鉴其他专项区划的原理与方法,但又 不与其完全相同。就区划研究本身来说,以前注重单项的或部门的区划,比如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及一些 农业、林业的生态经济区划,而综合生态经济区划需要将这些专项区划相互结合,因此属于区划研究中的 较高层次。
[ . F E]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的发展,还与生态经济研究的发展分不开 。表( . ) 列出生态经济学研究

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可知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研究是属于高层次研究。这是因为,首先,人类 通过定性描述、数理统计案例分析等阶段的大量研究,积累了对生态经济状况、其本质及驱动机制的认 识,还有区划所需的大量数据,使得基于定量分析的区划研究具有进行的可能性;其次,人们通过这些研 究,特别是通过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其优良生态环境间的紧密关联,认识到生态经济的协调耦合对于区 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表 .$ 生态经济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层次 低 研究方法 定性描述 数理统计研究 案例分析 高 综合区划研究 研究内容 生态及经济状况 生态经济在区域内相互协调的规律 生态经济状况形成机制 区域优化开发策略

$ $ 历史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就有“ 天地 合一” 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关 系的长期关注。这种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 分,自然 界 的 万 物 相 互 依 存,要“ 物 我 相 亲” [ #] “ 天人和谐” 。但生态经济学作为科学研究的 对象,其历史并不长。!+ 世纪 "+ 年代初,随着

收稿日期:!++E,+J,!H$ 肖燕为讲师$ 钱乐祥为教授

第 - 期) ) ) ) ) ) ) ) ) ) ) 肖燕等: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

全球生态危机意识的觉醒,各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 ?鲍尔丁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这门学科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大范围和长链条上进入了一体化发 展,生态经济学也逐层次发展和充实。!"#$ 年,在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困扰经济发展的背 景下,著名的经济学家许涤新和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侯学煜等提出了加强生态经济研究,创建生态经 济学的建议。这项研究时间虽短,但发展很快。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自然本底状况,,社会 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建立了自然资源数据库,进行了各项自然及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区划。区域生 态经济发展战略及各种生态经济产业的研究逐步深化,为进行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制定区域优化开发战 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与此同时,各种尺度、等级的综合区划( 包括生
[ % & ’( ] 态经济及生态环境方面的) 成果日渐增多 。

) ) 三、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的区域与现行区划方案
( 一) 研究区域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要对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资源、社会经济等相似性和差异性按地域进行逐级划 分,划分是否正确取决于能否客观地反映划分内容的地域分异规律。近些年来,生态经济研究者们不仅进 行一些大区域尺度的全国范围、地区范围综合区划,还进行了一些小尺度的县域综合区划,而且更多的侧 重于基础的小尺度区划。除了一些城市区的,农村作为研究区的居多。其中因为山地系统固有的脆弱性和 不稳定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山地脆弱生态的破坏加剧了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使不少的山区变为贫
[ ’% , *$ & *! ] 困地区。山区作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区已经是热点 。

( 二)区划方案方法 区划方案包含区划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区划方法。遵循什么样的区划原则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区划方 法。 “ 自上而下” 区划方法是为相对一致性原则而设计的, “ 自下而上” 区划方法是为区域共轭原则设计 的,这两种方法都是生态经济区划乃至一切单项或综合区划中最通用的方法。用“ 自上而下” 方法进行 区划时,主要是从宏观上掌握格局,依据某些区划指标,首先进行最高级别的单位的划分,然后依次将已 划分出的高级别单位划分成低一级的单位,一直划分到最低级单位为止。 “ 自下而上” 区划方法则相反, 通过对最小单位图斑的指标的分析,首先合并出最低级的区划单位,然后再在低级区划单位的基础上,逐 步向高级合并,直到得出最高级别的区划单位。 “ 自下而上” 区划不但是“ 自上而下” 区划的重要的补 充,而且是“ 自上而下” 区划的前提;只有进行了“ 自下而上” 区划,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区划界限, “ 自上而下” 区划的界限才具有可信度。 由于综合区划的高级单位在于区分和认识大的区域差异,所以在区划方法上应该采用“ 自上而下” 。 而综合区划的低级单位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相结合,旨在为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宜采用“ 自下而
[ "] 上” 的方法 。总而言之,综合区划采用“ 自上而下” 演绎途径和“ 自下而上” 的归纳途径相结合,才

比较完善。其中, “ 自下而上” 的区划方法又包括系统聚类分析、星座聚类分析和模糊聚类综合分析等具 体方法。因为原则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该文主要介绍区划方法。 !+ “ 自下而上” 聚类方法的应用 ( ! ) 关于传统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分类单元对应的指标因子构成分类矩阵。首先,用标准化后的 数据计算分类单元的相似系数,其中有多种统计量、绝对值距离、欧式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较常用的 是欧式距离。最后进行聚类分析,其中方法有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线法、重心法、组平均法、距 离平方和法、可变数平均法等,其中较常用的是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
[ !$ & !# ] 早期应用系统聚类的区划很多 。其中有李勇、肖笃宁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 [ !, ] 辽河三角洲进行生态经济区划,评价了辽河三角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状况 。

裴晓菲以县作为分区基本单元,运用 - 种聚类方法,对西藏昌都地区的 !! 个县进行系统聚类,将其 分成 ( 个生态经济区,而且提到从完全连接法( ./012343 2567568) 、平方和增量法( 9:;<=> ) 两种统计方法

"%
[ !" ] 做出的分区最符合实际情况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 * * * * * * * * * * * %//" 年

近几年关于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方法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实践的应用。潘贤君、胡宝清作了关于区域自 然资源综合区划的探讨,以适当的面积为区划单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区划单元的主导资 源和优势资源组合类型,再根据主导资源相同,资源组合相似的原则,自下而上的系统类归并分区,并对
[ !# ] 。 大连地区陆域自然资源区域进行了综合区划,特别着重分析了关于指标权重的规定

王礼先等认为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保 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生态、经济系统的原理出发,应用系统 聚类方法,对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等级系统聚合分类。 郑度等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关于综合地理区划的若干问题,并且认为:综合地理区划以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涉及自然和人为因素,依据的原则大体有自然和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相结合。综合区划的指标体系应 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要求简洁使用,避免复杂。所选择 的指标应有区域可比性,能反映动态,可以量化,便于操作,进而使得出的结果作为划分区域发展状态地
[ !$ ] 域类型的依据 。

( % ) 关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模糊聚类分析的一般程序及原理如下:在数据收集,指标确定完备后, 。设论域 % & 首先进行标定工作,即标出衡量被分类对象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 "# ( ", # & ! ,% , ’, $ ) { %! ,%% ,’% $ } 建立 ’ 上的相似关系 ( ( ) 代表模糊关系) 。 & ’ ( &, ( ) 表示 & 与 ( 按分类特性的相似 程度。 又设被分类的每一对象 &,由一组数 ) "! ,) "% ,’) "* 来表示,则 & " 与 & # 的相似程度,可以按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统计量方法来计算。常用的有夹角余弦法和算术平均最小值法。用上述方法建立模糊关系 ’ ,然 后根据模糊数学中的“ 传递闭包” 理论中的定理运算:’+’ & ’% * ’% +’% & ’+ …’ , +’ , & ’%, 直至某一步出现 ’%, & ’ , 为止,则 ’ , 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最后利用 ! , ! 截把模糊等价关系转化为确定关系,取不同
[ !- . %/ ] 的 ! 值水平,可把诸分区单位在相似程度下分成若干类 。 [ %! . %+ ] 。郑可锋运用模糊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分区单位,对 以模糊聚类分析作为区划方法的研究不少

浙江省德清县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并提到以定性角度分析问题的必要性。而运用现成的“ 模糊聚类 01234
[ %% ] 程序” 调试求解,更是大大减小区划研究的工作量,使得分类结果较精确 。包晓斌也以乡镇作为基本 [ %7 ] 单元,采用 3256161 模糊聚类区划方法将黄河的一级支流昕水河流域地区划分为 7 个类型区 。杨爱民

等更加确切分析了 3256161 模糊聚类区划方法的优点,认为对于 8 个样本,只要给出初始分类 4 ,通过 迭代计算,就能很快得到分类结果,而且能对分类效果进行检验,主观随意性小,并以此方法选区 7! 个
[ %+ ] 生态经济指标,以行政县为单元,把三峡库区分为 + 个生态经济区 。

( 7 ) 关于星座聚类分析。灰色星座图聚类是图解多元分析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每个样 点按一定数量关系点在一个半圆之中,每个样点用一个星点表示,同样的样点便可以组成一个“ 星座” ,
[ %9 ] 然后归类并区分不同“ 星座” 的界限,从而得到星座聚类图 。王力、于法稳针对山区县自然条件的基

础资料缺乏的特点,采用灰色星座聚类方法,选择 !/ 个指标代表自然、经济、社会指标,对重庆石柱县
[ %" ] 进行生态经济分区 。胡宝清等以小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划原则为基础,应用“ 星座” 聚类分析方法,将 [ %# ]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农业生态经济区综合分区 。

%: “ 自下而上” 和“ 自上而下” 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综合生态经济区划的对象是生态经济复合地域 系统,区划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必须对研究区生态区域人口、聚落分布以 及经济布局等不同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等产生的影响差异进行深入地分析。采用“ 自上而下” 的演绎途径和“ 自下而上” 的归纳途径相结合的区划方法,而不是仅对指标数据进行简单的聚类。很多 学者作了这方面的研究,都认识到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吴绍洪提到综合区划是基础性研究,是一种自然区划的深入,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两方面,是为区域

第 8 期- - - - - - - - - - - 肖燕等: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8"

经济发展服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划分。特别提出自然与社会经济同等重要的原则;关于区划 方面研究不充分的低级单位,更应该进行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区划,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采
[ !] 用“ 自上而下” 和“ 自下而上” 结合的方案,进行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区划 。

"# 与 $%& 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方法。现在很多学者都将先进的 $%&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运用到综合区划 的研究中。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 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要的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在数据条件满足的 情况下,$%& 的应用使区划结果由基于行政基本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大大提高区划 成果的精度和准确度。而且其快速方便的特点使区划研究由静态走向动态,平面走向立体,更能满足区域 可持续发展中的各方面需求。其中王平等将 $%& 方法与自然灾害综合区划融合,提出了基于基本单元的图
[ ’( ) ’! ] 。 斑合并方法,通过提取基本单元的空间邻接系数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传统的区划方法结合,分析了农业气候资源与空间地理条件对农作物布
[ * ) (] 局的综合影响,得到了客观精确的区划成果。另外还有 $%& 应用到生态环境区划方面 。

$%& 方法应用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所需基础数据的缺 乏,不能做到像在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及在气候区划中得到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只能在有限的条 件下充分利用各种空间数据。国内对此研究为数不多。 胡宝清针对山区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特色,以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依据一定 的原则,采取“ 自上而下” 和“ 自下而上” 两种设计思路相互结合,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等先进手 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以南钦丘陵盆地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区。除此,他还用同样的方法
[ "+ ) ", ] 进行了湖南省怀化市的生态经济区划 。高群、毛汉英采用“ 自上而下” 生态要素宏观分析与“ 自下

而上” 的经济要素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 $%& 分析手段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经济活动的 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表达。以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典型山地县云阳县为例,根据不同区域所 表现出来的对生态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变化的承载力差异,进行综合生态经济区划。

- - 四、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展望
,# 综观当前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发展可知,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精度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从单纯的定 性分析或单纯的数量统计分析,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已是潮流所在。 ’# 随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行,特别是应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的要求,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区域热点 已逐渐由大尺度综合区划转到县域小尺度的山区综合区划。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最基层的单位,且 山区脆弱地带更是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研究热点。 "#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方案急需系统化。 “ 自上而下”( ./0 ) 1/23 ) 存在着区划界限的不稳定性,同 时,难以考虑综合经济状况的影响。而传统聚类分析中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模糊聚类及星座等方法多 适用于专项生态或专项的经济区划及部门的生态经济区划,难以对研究区生态要素的区域分异与人口、聚 落分布以及经济布局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等所产生的影响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应 发展“ 自上而下” ( ./0 ) 1/23) 演绎途径和“ 自下而上” ( 4/../5 ) 60 ) 归纳途径相结合的区划方法,而 不是仅仅对指标数据进行简单的聚类。 7# 图谱可对空间格局进行真实的表达,反映各生态、经济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因此运用 地学信息图谱简洁明了的图形语言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经济活动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是对研究区 进行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有效手段。即利用 $%& 与聚类分析两相结合,对研究区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结果 用图件表达,做到图文可视化。可以对不同生态经济发展区的缺陷和潜力做一定位。而且基于基本单元是 地理网格的区划方法可以尝试应用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中来,使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更加精确、快速、静态 走向动态,平面走向立体。因此应发展 "& 技术支持下的新的区划方法。

’%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 ! ! ! ! ! ! ! ! ! ! ! &,,’ 年

! "! 许坚# 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 生态经济# "$$% , (&) ! &! 陈池波# 微观生态经济学管理探析#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 , (’) ! (! 姜学民# 生态经济学概论#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赵军, 赵丰#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经济学# 新疆环境保护, "$$* , (() : "& + "( "$$( , (() : "$" + "$% ! )! 王智平# 论林业生态经济概念和原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 舒惠国# 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 北京科学出版社, &,," 陈红# 新平县生态环境区划研究# 云南环境科学, &,,( , (") ! -! 刘俊, ! *! 高密来# 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 生态学杂志, "$$) , (&) : (, + %( "$$* , (%) : (’$ ! $! 吴绍洪#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地理研究, ! ",! 郭有, 彭蔚彬# 辽宁省农村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 , (&) : ’" + ’) ! ""! 顾武# 用聚类分析划分京郊农业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学报, "$*$ , (() : &)( + &)* ! "&! 张祖新, 周纪纶# 城郊地区生态经济区划— — —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基础#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 (&) : &’ + (" 聂宏声# 陕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生态学报, "$$% , (") : "’ + &( ! "(! 王学萌, ! "%! 张维祥# 石羊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区划# 干旱区地理, "$$" , (&) : -’ + -* 肖笃宁# 辽宁三角洲区域生态经济分区及功能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 , (() ! ")! 李勇, ! "’! 裴晓菲# 西藏昌都地区畜牧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家畜生态, "$$* , (() : "’ + && ! "-! 潘贤君, 胡宝清#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方法探讨— — —以大连地区陆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例# "$$- , (() : $( + ",, ! "*! 郑度, 傅小峰# 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地理科学, "$$$ , (() : "$( + "$王学萌# 农村经济生态系统分析# 北京: 学术期刊出版社, "$*$ ! &$! 张沁文, ! &,!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屠玉麟# 喀斯特峡谷区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研究— — —以花江示范区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 (") : "( + "! &"! 王言荣, ! &&! 郑可峰# 浙江省德清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生态学杂志, "$*$ , (*) : %* + )( "$$- , ()) : * + "( ! &(! 包晓斌# 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的应用研究# 自然资源, ! &%! 杨爱民, 王礼先# 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生态学报, &,," , (%) ! &)! 张兆文, 王学萌, 聂宏声# 农村经济灰色系统分析— — —模型、 方法、 应用# 北京: 学术期刊出版社, "$*$ , ( &) ) ! &’! 王力、 于法稳# 应用星座聚类法开展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 —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经济地理, "$$$ , (&) : "’ + &, “ 星座” 聚类法在山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中的应用# 山地学报, "$$$ , (%) : (*, + (*% ! &-! 胡宝清# ! &*! 王平#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自然灾害学报, "$$$ , (") ! &$! 王平#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 (’) : %", + %") —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 (%) ! (,! 胡宝清#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新方法— ! ("! 胡宝清#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 (")

!"#!$%&"’# ()* &!$%&"’# $+ !"%"(!’, $) ’$-&!",")%./" !"0.$)(1 &1()).)0 $+ "’$1$0.’(1 "’$)$-2
3456 257" , 8457 19:457;&
( "# ./0123/45/6 7/8 9:7//1/; <3::5;5 3= >173?@5/; A/1052B16C,D@7/83/;,>173?@5/; &)&,,, ; &# E53;27F@C <3::5;5 3= EG7/;H@3G A/1052B16C,EG7/;H@3G )",,,’ )

(<=>?5@>! I@1B F7F52 J215=:C 7/7:CH5B 6@5 F25B5/6 B676GB 3= ?34F25@5/B105 25;13/7: F:7//1/; 25B572?@ 3/ 5?3:3;1?7: 5?3/34C ,?34F7276105:C B6G815B B50527: 8345B61? 25;13/7: F:7//1/; B?@545B 7J3G6 5?3:3;1?7: 5?3/34C# I@5 F7F52 8554B 6@76 76 F25B5/6 25;13/7: F:7//1/; 3= 5?3:3;1?7: 5?3/34C 1B 7 @1;@52 :505:58 25B572?@ 1/ 25;13/7: BGB671/7J:5 8505:3F45/6# K6 25LG5B6B @1;@52 7/8 @1;@52 F25?1B13/ ,1/ M@1?@ 25;13/7: F:7//1/; 3= 5?3:3;1?7: 5?3/34C M16@ B47:: ?3G/6C B?7:5 7/8 =32 43G/671/3GB 25;13/B 725 @36 BF36B# I@5 7G6@32B BG;;5B6 6@5 456@38 3= ?34J1/1/; 63F N 83M/ 7/8 J36634 N GF 6M3 8125?613/B# OM1/; 63 6@5 :14167613/B 3= 6@5 2578C ?:GB6521/; 456@38 ,/5M 25;13/7: F:7//1/; 456@38 J7B58 3/ (D 65?@/3:3;C ,M16@ B623/; 3F527613/ 7J1:16C 7/8 8C/741? ?@727?652 B@3G:8 J5 8505:3F58# A9BC6?D=! ?34F25@5/B105 25;13/7: F:7//1/; ; 5?3:3;1?7: 5?3/34C ; 25623BF5?6

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肖燕, 钱乐祥, Xiao Yan, Qian Lexiang 肖燕,Xiao Yan(山东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252000), 钱乐祥,Qian Lexiang(广州 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006)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A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06,27(6) 3次

参考文献(31条) 1.许坚 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 1994(02) 2.陈池波 微观生态经济学管理探析[期刊论文]-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4(06) 3.姜学民 生态经济学概论 1995 4.赵军.赵丰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经济学 1998(03) 5.王智平 论林业生态经济概念和原则[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3(03) 6.舒惠国 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 2001 7.刘俊.陈红 新平县生态环境区划研究[期刊论文]-云南环境科学 2003(01) 8.高密来 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 1995(02) 9.吴绍洪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1998(04) 10.郭有.彭蔚彬 辽宁省农村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 1989(02) 11.顾武 用聚类分析划分京郊农业生态系统类型 1989(03) 12.张祖新.周纪纶 城郊地区生态经济区划--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基础 1988(02) 13.王学萌.聂宏声 陕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1994(01) 14.张维祥 石羊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区划 1991(02) 15.李勇.肖笃宁 辽宁三角洲区域生态经济分区及功能分析 1995(03) 16.裴晓菲 西藏昌都地区畜牧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1998(03) 17.潘贤君.胡宝清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方法探讨--以大连地区陆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例 1997(03) 18.郑度.傅小峰 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地理科学 1999(03) 19.张沁文.王学萌 农村经济生态系统分析 1989 20.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003 21.王言荣.屠玉麟 喀斯特峡谷区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研究--以花江示范区为例 2002(01) 22.郑可峰 浙江省德清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1989(08) 23.包晓斌 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的应用研究 1997(05) 24.杨爱民.王礼先 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04) 25.张兆文.王学萌.聂宏声 农村经济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方法、应用 1989 26.王力.于法稳 应用星座聚类法开展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地 理 1999(02) 27.胡宝清 "星座"聚类法在山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中的应用 1999(04) 28.王平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999(01) 29.王平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30.胡宝清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新方法--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04) 31.胡宝清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胡宝清.廖赤眉.莫海明.严志强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9(1)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和沿海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结构、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综合发展方向等 相对一致性、时限性、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和区域共轭性等原则,采取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两种设计思路4种方法,依 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MFIVS)等先进技术手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区.自下而上途径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按照资源环境与 社会经济相结合和空间跨度与时间跨度相结合等原则来设计指标体系(5个层次、54个单项因子),然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星座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分析 三种综合评价,各种评价结果相互验证,其结果大体一致.自上而下途径采用综合定性指标(在此选择距海远近和交通位置).综合两种途径4种方法的结果 ,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为2区4亚区两个等级.

2.学位论文 肖燕 基于GIS的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以洛宁县为例 2004
该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区划研究方法和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结合,以网格作 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地处豫西山地的典型地区洛宁县为例,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及相互作用运用 GIS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表达.根据不同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态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变化的承载力差异,进行小尺度的县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将洛 宁县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区.分区结果的命名综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地域特征和该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分别为:川涧原岭相间生态重建与工农旅综合发 展区;东部原岭低山相间生态保护型与粮林烟发展区;中部原岭低山相间生态优化型与林果矿业发展区;西部低山中山相间生态保育林旅业发展区.通过对 各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旨在协调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探索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途经和对策,为豫西山地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 经验和样本.

3.期刊论文 肖燕.钱乐祥.XIAO Yan.QIAN Le-xiang 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以洛宁县为例 -经济地理 2006,26(6)
将传统区划研究方法和现代GIS技术结合,以网格作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地处豫西山地的典型地区洛宁县为例,对复杂的 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及相互作用运用GIS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表达.根据不同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态变化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变化的承 载力差异,进行小尺度的县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将洛宁县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区.通过对各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旨在协调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探索生 态经济的发展方向、途径和对策,为豫西山地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经验和样本.

4.期刊论文 胡宝清.刘顺生.木士春.李旭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新方法探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9(4) 5.学位论文 刘秀花 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 2006
本论文的选题来自于国家攻关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域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是再造山川秀美前期研究中一级区划 的继续和深化。着重于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二级和三级分区研究,这是实施再造山川秀美十分必要的。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就是针对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各地山川秀美建设的具体目标,对生态、经济、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指标分析,进而做出能够反映不同地域再造山川秀美模 式的综合性发展区划—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各地的山川秀美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具体着力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3)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4)应用实例研究。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GIS的多因素叠加分析等方法,结合西 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状,对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区划方法、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并以陕西省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对我国各种区划成果的回顾和方法体系的分析 我国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由于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比过去的任何 区划都要复杂的多。所以本文首先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项研究在思路和经验方面提供借鉴。 2.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研究 本区划研究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涉及多种因素。因此,在高层次的综合系统中划分不同的维度,即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度空 间关系。在各子系统内部划分不同的层次,实行分层次分区。这为区划方法的研究和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方法研究 根据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首先,在三维度各子系统内,对不同层次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值;其次,考虑部分研究因子 具有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各维度的区划。并应用自己编写的模糊聚类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出 生态环境区划、经济发展区划、社会进步区划;最后,应用GIS的多因素叠加模型分析,对各维度的区划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出山川秀美综合区。 上述方法,在子系统内反映出不同的层次性,在山川秀美综合系统中反映了不同维度的空间关系,使得区划过程更科学、更快速,结果更准确。 4.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强调的是人与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的关系,同时,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是统一的。因此,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因 子体系就必须反映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它们的协调程度,并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山川秀美目标,即“天蓝、地绿、山青、 水秀、人富”,建立了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特征确定各因子的量化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层 次中各因子的权重。为区划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 5.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根据调查资料,针对研究区的具体情况,编绘以区划因子体系为主题的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专题图。然后,进行GIS图层信息采集,建立在GIS系统管 理下的各图层空间属性信息数据库。采用动态的、可视化的、交互的环境来处理、分析,显示他们的多种地理数据,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实施以及其它相 关研究提供基础。 6.以陕西省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划分出13个山川秀美综合区,并对各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陕西省再造山川秀美建 设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6.期刊论文 朱毅.徐玖平.胡知能.王楠 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政策分析 -软科学2000,14(2)

一、引言 我国西南部的攀西地区具有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干热河谷,宽谷盆地,中高山区和农业综合区划的类型.在这个生态经济系统中,热量丰富,光 照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土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多;水资源极为丰富;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地处长江上游的攀西地区,由于长期以来许多资源的 不合理开发,造成自然资源破坏与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7.期刊论文 许月卿.Xu Yueqing 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区划及生态建设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中国农 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
该文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方法,选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类18个指标,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贵州 省猫跳河流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将46个乡镇分为3个生态经济类型区,并对各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改善途径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 析,为区域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8.学位论文 张东伟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2006
黄土高原以严重的水土流失著称于世,并且长期以来为贫困问题所困扰。该区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社会经济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制约。黄土高 原的主体——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矛盾更为突出,这不仅直接威胁着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着黄河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保护 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始终是其面临的双重任务。 本文在总结多期黄土高原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学科集成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生态学、经济学、农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 ,以甘肃中部的高泉小流域、唐家堡河流域和庄浪县三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单元为典型案例,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SARD)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技术支撑体系和经济制度体系两个层面探讨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模式、途径、方法与对策。 在技术层面,一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实证研究。重点探讨了高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恢复模式和庄浪县梯田建设及高效开发模式,并分析 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因素,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对策。二是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资源 特征,讨论了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重点论述了集水农业的技术体系、应用效果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深化黄土高原旱区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研究的设想。三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及其范式的研究。论证了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式,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 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总结了唐家堡河流域旱区生态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牧复合生态农业范式和以沼气为纽带的 生态庭院经济范式;论文还以高泉小流域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社会经济层面,一是研究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分区规划方法。提出了区域SARD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泉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集成运用了聚类分析和GIS方法,进行了庄浪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二是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梳理了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脉络,认为生态经济学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论进行评 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从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微观视角,论述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途径。具体探讨了黄土 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机制,并对高泉小流域的特殊案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了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依托,以构建和完善绿色市场经济体系为手段,从而实现黄土 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

9.会议论文 许月卿 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区划及生态建设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2007
该文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方法,选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类18个指标,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贵州 省猫跳河流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将46个乡镇分为3个生态经济类型区,并对各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改善途径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 析,为区域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0.期刊论文 侯雪.米文宝.余晓霞.HOU Xue.MI Wen-bao.YU Xiao-xia 宁夏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生态经济 2008,""(12)
文章以宁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宁夏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先采用AHP-信息熵-模糊数学组合,对宁夏生态约束性 与社会经济综合潜力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运用此方法,对宁夏进行了主体功能的初步分区,并提出了 分区规划建设意见.

引证文献(3条) 1.张青峰.吴发启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5) 2.宋红梅.薛龙义.王艳芳.于亚军 基于PSR模型的临汾市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9(2) 3.史江涛.王丽萍.张爱国.焦丽英 侯马市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期刊论文]-唐山学院学报 2008(5)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中国人民大学(zgrmdx),授权号:9bc5187a-906e-4a42-8675-9e3800f608e8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4日



  本文关键词: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85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