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哈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变化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3 21:14

  本文关键词:哈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变化及原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哈密地区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资源性缺水,是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难度大,容易陷入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研究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3S技术挖掘生态环境数据和搜集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视为LUCC影响下的哈密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耦合关系,构建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哈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变化状况,并总结出生态经济系统呈良性耦合发展趋势的6方面原因。
【作者单位】: 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度 LUCC 哈密地区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GXQ4D19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0863011)
【分类号】:F127;F205
【正文快照】: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高级的复合系统,不是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简单线性相加[1]。同时,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型的耗散结构系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协同配合。因此,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可通过LUCC链接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刘新芳;林凡元;李玉江;;济南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进分析与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新平;罗桥顺;;“公地悲剧”理论在新疆耕地利用的新解析[J];生态经济;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志远;侯典安;;山东半岛城市群宜居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2 姚有利;;区域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3 高爱颖;刘凯;;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系统功能单元协调流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赵涛;李fE煜;;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静;杨凯;张勇;赵军;;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6 李勇;徐建刚;尹海伟;王宝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7 袁国敏;王亚鸽;王阿楠;;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8 欧雄;冯长春;沈青云;;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10 徐向艺;徐英吉;;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企业持续成长性的协同度研究[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甘晓辉;李爱新;舒晓波;李芳颢;吴萍;;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关系评价研究——以彭泽县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殿廷;王丽华;吴铮争;吴巧新;袁俊;胡献丽;周海波;康旺泉;邢军伟;任春艳;;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于效率与公平统一性的设计[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3 李勇;宋赞;;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流域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沙颍河流域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景丽娜;彭君;周宝同;;城市土地储备经营效益分析——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成毅;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赵璐;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宋泽海;基于协同论的冶金企业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张竟竟;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关联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丁同玉;资源—环境—经济(REE)循环复合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秀娟;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军坡;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招投标机制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刘飞飞;内蒙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胡鹏;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春燕;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李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性时空差异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许蕾;产业技术链中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兆龙;桂林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升级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仕宏;基于协同论的企业和员工目标实证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长征,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2 王浣尘;可持续发展与系统集成方法论[J];科学管理研究;1997年01期

3 李贞,李玉江;济南市城市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钟桂芬;;山东省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旭强,张小斐;区域可持续发展度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4期

6 张晓东,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年02期

7 李燕华,刘辉;“公地悲剧”与产权调整模式的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启文;;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经济规律[J];生态经济;1985年02期

2 李金昌;靖宇县的一个创举——高功能林参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J];绿色中国;1986年02期

3 董肇君;第八讲 林业系统的模拟方法[J];绿色中国;1987年06期

4 黄慰愿;;论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J];生态经济;1991年01期

5 王震洪,段昌群,张世彪;从生态经济观论小流域及小流域综合治理[J];生态经济;1997年06期

6 彭妮;姚永鹏;;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叶;;生态经济学中的系统思想[J];生态经济;1986年02期

8 张壬午,计文瑛;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及其相应的技术构成[J];生态经济;1995年04期

9 ;新论快递[J];四川政报;2002年17期

10 张壬午,高怀友;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安录;;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持续利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曹玉升;徐建新;陈卫宾;李彦彬;张群波;;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倩;李佳;;浅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杜鹏;徐中民;;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贺澎;宿庚;刘红;;循环经济与绿色GDP[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卞丽丽;周敏;吴全雷;张伯权;;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婉;刘杰;于书霞;葛晓东;;基于能值分析的武汉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周振民;;西北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洁;;生态足迹方法在城市尺度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竞;让山川更美好让人民更富裕[N];科技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席博平 记者 樊彦彬 李赞;彬县科学引领传统经济升级[N];陕西日报;2009年

3 隋凤富;加快建设生态经济[N];黑龙江日报;2000年

4 刘国新 陈殿合;迁西“围山转”工程年效益5.4亿元[N];河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宋斌 蔡敏 高杰 杭春燕;环保总局:盼2020年诞生第一批“绿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夏明方;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N];光明日报;2004年

7 杨清心 周斌;为让洱海碧水长流……[N];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裴兴斌;生态环境凸显磁力[N];宝鸡日报;2009年

9 霍世林;“红都”志丹不等待[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刘思华;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2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9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闫军印;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婧;甘肃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系统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谭程程;黑龙江省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与情景预测[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恒;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童静;湖南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可持续性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王子婷;龙滩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伟平;基于能值分析的榆林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江涛;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马寅;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赵德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哈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变化及原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84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