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09:08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析了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以黄土高原为例,按照生态指标、社会指标、经济指标3个方面4个层次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克服了传统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价值和作用的缺陷,可为提供更科学、可行的土地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土地资源 生态经济适宜性 评价指标体系 黄土高原
【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8B24/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53)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成为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在各项用地逐渐增加和全球性土地退化加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在我国黄土高原也显得格外突出[1],也导致人们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百明;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2 李超,张凤荣,宋乃平,孔祥斌,陈焕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3 李新琪,海热提·涂尔逊;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0年04期

4 张光宇,刘永清;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大自然探索;1998年02期

5 姜文来,罗其友;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年03期

6 王贵成;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7 刘汉成,吕勇斌,易法海;中国苹果生产发展及生产特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02期

8 胡业翠,赵庚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2期

9 欧阳进良,宇振荣,张凤荣;土地综合生产力评价与土地质量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蒲吉;王占岐;任明兰;;小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王占岐;曾庆全;王蒲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3 张友焱,周泽福,程金花;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潜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陈永红,刘峰,尹希果;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李响,钱紫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6 孙燕;张云鹏;王慎敏;周寅康;;我国耕地保有量的指数预测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7 李宪文,林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8 许月卿;区域耕地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河北省黑龙港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9 吴绍洪,李荣生;中国耕地与未来30年食物需求、保障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10 陈百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骆东奇;余戈;;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基础[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新卫;陈百明;汪权方;;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俊;李争;;湖北省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衡量[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吕新;李宏伟;张伟;;基于GIS的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计算机信息管理及综合评价系统建立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士靖;农业资源的现代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程继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与环境交通容量计算模式和因子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4 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5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牟子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和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郭淑敏;都市型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艾亮辉;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赵文晋;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丁万钧;大都市区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君;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卓资县案例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2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刘亚丽;天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芳;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鹏;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梁保平;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7 白华伟;四荒地治理开发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8 焦杏春;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及周边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刘相超;中牟县农业土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陈楷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1期

2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3 黄杏元,倪绍祥,徐寿成,高文;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2期

4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5 毛志锋,刘秦;土地利用规划的系统工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年01期

6 田其云;国土资源持续利用十大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7 海热提·涂尔逊,倪天麒,韩德麟,曾静,雷军,艾力西尔;新疆棉区划分与可持续性评价[J];干旱区地理;1999年01期

8 盛建东,文启凯;棉花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以农八师石河子总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2期

9 罗其友,姜文来;旱农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评价指标[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年03期

10 王宇霖;从世界苹果、梨生产及发展趋势与国际贸易看我国苹果、梨产业存在的问题[J];果树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洪文;;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鸿烈;;因地制宜是退耕还林极端重要的问题[A];中国退耕还林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兵;吴平;;我国山区耕地开发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3 全斌;朱鹤健;陈松林;郑建闽;陈文强;高建阳;黄德华;;从耕地与林地适宜性遥感评价看福建省粮食和生态安全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孙伟;;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沿海土地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盐城市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新时;;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科学协调规划退耕还林[A];中国退耕还林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田永和;朱育林;;在西部大开发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王飞;邢世和;;作物种植区划研究进展[A];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邹晓云;;浅谈土地开发规划的原则和内容[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陆代森;李德新;张茂和;魏晓阳;;甘肃苹果的竞争力分析及财政支持政策[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10 谢俊奇;;土地资源是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的主要对象[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 辰 本报记者 王 梅;黄土高原迎来洋客商[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邹广萍 张军;黄土高原建“生态粮仓”,已达470多万亩[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宁武县农业区划办 丁金梅;优化种植结构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N];山西科技报;2005年

4 姜雪城;六盘山:黄土高原上的“绿岛”[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5 吴玮;中国烟草种植区划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6 张哲浩;陕西苹果为何甲天下[N];科技日报;2005年

7 于绍良 张军;陕西“绿色版图”在扩大[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为地被行业发展支两招[N];中国花卉报;2007年

9 王成杰;推行GAP两个因素不可忽视[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10 记者 周丹波;我省保护性耕作起步良好[N];甘肃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寇全安;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陈登文;中国果品竞争力分析与黄土高原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张雄;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颜明;城市规划中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詹长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孔正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芬萌;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建技术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吴文斌;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马立宏;潞安矿区土地破坏预测及复垦适宜性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云;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郑燕凤;基于GIS的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阎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挂钩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胡业翠;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山东省土地资源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韩丽英;基于滑坡稳定性的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永斌;西部开发中退耕还林(草)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85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