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祁连山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25 21:03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区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有别于其它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巨系统。西北山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许多问题 ;对祁连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 ,运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生态足迹方法对该县199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 ,发现该年经济发展在其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对该县在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祁连县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KZCX - 0 9- 0 4 ) 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KZX1 - 1 0 - 0 3)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理想目标的今天 ,干旱地区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西北干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西部大开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山地开发[1] 。因此 ,西部山区开发的正确与否以及山区能否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是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3 方一平;山地生态系统人文研究综述[J];山地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德本;赵冠伟;;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10期

2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3 刘欣;葛京凤;梁彦庆;;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刘勇;陶建华;;2003年天津市生态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5 史平平;尹君;张贵君;杨光;;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秦皇岛市发展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6 张翔;尹海伟;徐建刚;;吴江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7 唐东旗;侯江涛;;鹤壁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8 桑秋;苏飞;张平宇;;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9 梁剑鸣;周杰;荆治国;;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安市2005年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0 谭鲜永;;六盘水市生态足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开亚;胡淑恒;孙世群;;巢湖流域的生态足迹分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张小平;邵剑文;洪长荪;汪红兵;聂刘旺;;黄山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黄飞飞;王宇峰;常茂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内黄县生态城市构建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新平;;土地资源利用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典型地区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刘洁;;生态足迹方法在城市尺度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魏涛;;公路物流园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许月卿;;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新平;;土地资源利用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典型地区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刘庆;陈利根;何长元;;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欣;;济南市2000年生态足迹研究[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智全;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礼军;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核算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晶晶;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杨天姿;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成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宁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白燕;内蒙古人口承载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伟;基于能值理论的湖南省衡东县生态足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双双;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徐中民,程国栋;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需求预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3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4 徐中民,程国栋,王根绪;生态环境损失价值计算初步研究——以张掖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5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6 方一平,刘淑珍,周麟,张建平;草地退化系统预测与畜种结构调整分析——以西藏聂荣县为例[J];山地学报;1999年04期

7 方一平,李立华,傅绶宁;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的人文途径[J];山地学报;2000年02期

8 余大富;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J];山地研究;1996年02期

9 鲁西奇,蔡述明;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历史成因分析[J];山地研究;1996年03期

10 陈国阶;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J];山地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才;;山东省生态足迹的测算及可持续发展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2期

2 杨苏捷;李博;齐树彬;;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可持续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0期

3 刘佳;王继军;;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以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6期

4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5 熊鹰,王克林,郭娴,谢春花;生态足迹在可持续性定量测度中的应用——以湖南省2000年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6 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7 徐长春,熊黑钢,秦珊,李新萍;新疆近10年生态足迹及其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杨振,常慧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6期

9 倪柏锋;陆国林;戴文广;;浙江省肉猪生态足迹及饲养阈值分析[J];浙江畜牧兽医;2010年05期

10 舒肖明,杨达源,董杰;山区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娴;朱利群;卞新民;;江苏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岳巧丽;周宝同;曹雪梅;;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历时性分析与战略调整思路[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3 魏涛;;公路物流园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王晶;赵锦霞;刘大海;吴桑云;;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旅游承载力模型及祥云岛实证分析[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冯民;顾晓薇;王青;景盯;严欢欢;;沈阳市1993—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章锦河;;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黄海;;基于生态足迹的重庆市合川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师学义;王万茂;;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兰新萍;龙如银;;基于动态产量的长三角地区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鹏;杨桂华;;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标准[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君;青海省祁连县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王刚 通讯员 赵进 袁业飞;祁连四方面促经济发展[N];祁连山报;2008年

3 达雪连 安晶晶;祁连一镇一村获全国示范镇村称号[N];祁连山报;2010年

4 王莉;走活资源整合这盘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聂文虎 刘培育;热血铸就金色盾牌[N];祁连山报;2008年

6 连军邋赵进 业飞;“祁连风光”将评定国家4A景区[N];青海日报;2008年

7 司法;祁连县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称号[N];祁连山报;2006年

8 马宏龙;祁连 大力发展高产奶牛养殖[N];祁连山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官群;喜看祁连草原新潮奔涌[N];青海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志庆;祁连依托祁连山牦牛和白藏羊品牌铺设富民路[N];祁连山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鹏;我国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刘伟杰;基于GIS和生态足迹方法的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5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谢鸿宇;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9 胡世辉;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刘朝瑞;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良;重庆市农业水土资源生态足迹动态研究—国家公顷法[D];西南大学;2010年

2 袁文博;基于生态足迹的南宁市生态安全评价[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孙左猛;辽宁省生态足迹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洪谦;生态经济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生态足迹在广东省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余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建省林业生态足迹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黄凤华;能值生态足迹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杜红梅;唐山市生态足迹测度及动态分析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丽佳;吉林省旅游生态足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丹;湖南省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动态测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艳娟;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与水环境压力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94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