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6-08-12 16:12

  本文关键词: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项目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体系。而项目的生态经济评价过去在我国未系统研究过,尚缺乏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投资项目运作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极为不利的,科学设置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宜的度量方法加以测度就显得日益迫切。这套指标体系应分层设置(包括:总体层、系统层、状态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6期 N .6 20 o 06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l f ia i ri ( hlspyadSca cecs ora o nnUnv sy P i oh n oi Sine) J e t o l

总第 15 2期 S m . 1 5 u No 2

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郑建华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 50 3 ) 16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已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项目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体系。而项目的生我

态经济评价过去在我国未系统研究过,尚缺乏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投资项目运作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极为不利的,科学设置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

适宜的度量方法加以测度就显得日益迫切。这套指标体系应分层设置 (包括:层、统层、态层、总体系状变量 层 4个等级)并采用多种方法 (:层次分析法、,如 .主成分分析法、糊评价法等)以测度,而为投资项目模予从 生态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我国投资项目运作中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投资项目; 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生态经济净现值;生态经济内部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 1 3 .9 7 05 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5 7 (0 6 0 06 0 0 0— 0 2 20 )6— 0 3— 6

改革开放以来,国已逐步建立了全国统我 一

大、速度之快,世所罕见,国力明显增强,民生人

的项目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体系。而项目的

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除少数贫困地区外,国全步入了小康社会。 但是,由于我们走的仍是传统发展之路,能源、资源消耗大,效益低,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很 严重,致使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环

生态经济评价过去在我国未系统研究过,尚缺乏全国统一的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体系。我国虽然已于 2 0 03年 9 1日开始实施“月环境影

响评价法”但就实施近三年的情况来看,,现实 不容乐观。。其原因,因在社会主义市 - l究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项目决策往往优先追求的是现实财务利益,来就容易忽视长远的生态本经济效益,之项目生态经济评价的复杂性以

加及缺乏统一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规范,不少投

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出来。

2世纪 8年代以来,国 G P以年均 9 O O我 D . 3的速度在增长,%但是,物质消耗占 G P的比 D重却在逐年增加:90年与 18 19 9 0年相比,比重

提高了 5 2个百分点。其中, .工业物质消耗占

资项目违背“境影响评价法”环的现实也就在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了 74个百分点。发展速 .所难免,而这样一来,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度愈快的地区,对物质消耗比重增长也愈高。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研亟需 究制定我国投资项目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 以国单位 G 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 D 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 8。我国现时能源 .倍

利规范引导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一

经济效率很低, 19以 94年每吨标准煤所实现的 国内生产总值看,日本为 62美元,国 4 1 63德 29美元,国 4 1法 l5美元,国 3 9英 15美元,国美 21 27美元,】中国仅为 5 6[l 2∞ 3美元, 0 2 0年上 0 升为 8 5 4美元,也只有上述国家的 13~/。/ 18

投资项目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2 0世纪 8 O年代开始,,国发展规模之我 [收稿日期] 20— 4— 8 06 0 0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6%的国土面积 5

[作者简介]郑建华(96 )男, 1一,四川仁寿人, 6暨南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投资项目评估学研究。

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本文关键词:投资项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92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