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1 16:12

  本文关键词: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0年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吴微  

【摘要】: 内部审计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以发展的。传统的内部审计定位囿于为管理层服务,从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内容和范围等都受到局限。随着现代企业对公司治理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目标也和公司治理的目标渐趋一致:即致力于组织价值的增加。这就促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内容与审计范围等随之变化,因此,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从国外的经验看,内部审计在完善治理结构和改进内部控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对于增殖型内部审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很多都只停留在对定义的介绍上,鲜有实证方面的研究,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目前还难以推广这种审计思想。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已成为关系其命运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正以极高的速度在中国登陆,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焦点,公司治理已从静态的控制模式转变为不断防范各种风险的动态模式。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强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充分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之防范风险、完善公司治理,进而为组织增加价值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与意义,本文对上市公司的增值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进行了观点评述。文献综述从国外国内两个角度的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即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涵义,增值型内部审计如何为公司增加价值,和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这三个层面。国外学者对内部审计是否具有增值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部分都肯定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重要性.在增值途径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相对的角度即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绝对的单纯的增加价值的角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考察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国内学者主要是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内部审计的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来探讨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的。在实证研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章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基础理论分析。简单概括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溯源,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的关系。1997年,IIA成立了一个指南核心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内部审计准则新框架。于1999年向IIA理事会提交了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新框架,至此,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产生有了合法的理论支持。契约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就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类,而内部审计就属于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内部审计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它不仅是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信息披露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也离不开内部审计活动。增值型内部审计并不是新生的一种审计类型,它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以前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业务的继承和拓展。 第三章是公司治理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增值型审计的透析,介绍了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在公司治理中的增值功能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对公司治理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治理程序的完善和组织价值的增加。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显性与隐性的价值增值,自身与企业的价值增值,短期与长期的价值增值。在公司治理方面,内部审计通过为审计委员会效力来参与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除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这些“硬控制”之外,还涉及到组织的“软控制”,也就是组织的“高层基调”。 第四章是实证部分,首先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从业绩指标,资产利用率等指标方面提出了与内部审计的假设关系,随后,又对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定义。以2004年作为研究窗口,以在沪市中的A股所有公司的年报中的内部审计信息为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并进行了回归。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对公司的治理的增值作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的假设基本上都有得到不同程度的证实,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看,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对公司的每股收益,总资产利润率与净资产利润率,托宾Q值,成本费用利润率都有提高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公司的价值。相关性检验中只有托宾Q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的解释变量都有通过检验。控制变量中的亏损与审计意见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非参数检验中只有托宾Q值没有通过,其他的指标通过。而我们估计托宾Q值之所以没有通过各种检验,主要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也难以估算等缺陷造成的。 第五章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衡量,首先介绍了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绩效评估,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外部评价、内部评价与自我评价行结合,然后介绍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GAIN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GAIN提供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在广泛的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后指出了在应用了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是最后一章,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效用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外部要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背景和文化氛围。内部则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制度,并有效的改善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的质量,使增殖型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贡献: 1,我国学者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大多主要是介于对内部增殖型审计的内涵及审计的增值途径等方面进行规范性的研究,在本文的行文过程中把内部增值审计放到公司治理视角下进行研究,注意理论和实务的结合。 2,如上所述,目前我国学者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是规范性的,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证研究方面,能够检索到国内的文献还比较少,笔者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证的模型进行研究。 3,最后,在研究如何衡量内审部门业绩的时候,结合各方面的资料,在经典的指标基础上归类分析,设计了一个内审部门的平衡记分卡模型。 由于笔者的能力及水平的有限,本文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1,实证部分的指标设计,本文是在已有的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综合对比并加入了一些新的指标构成,但由于现有的实证研究的有限,所以在指标的选取上相应的文献依据可能不足。 2,关于样本数据的选取方面,本文选择2004年这一年的数据,因而实证结果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3,样本量范围的选取上,本文选择的是沪市上市的公司,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因而可能对实证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绪论14-28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4-15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15
  • 1.2 文献综述15-26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5-21
  • 1.2.2 国内文献综述21-26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及框架26-28
  • 2. 增殖型内部审计相关基础理论28-36
  • 2.1 增值型内部审计溯源28-31
  • 2.1.1 增值型内部审计溯源28-31
  • 2.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31-33
  • 2.2.1 委托代理理论31-32
  • 2.2.2 受托责任观32-33
  • 2.3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33-36
  • 3. 公司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增值型审计的透析36-53
  • 3.1 公司治理与内部增值审计的相互关系36-39
  • 3.1.1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36-37
  • 3.1.2 内部审计可以增加公司治理其他部分的有效性37-38
  • 3.1.3 内部审计作用发挥需要公司治理其他部分的协调配合38-39
  • 3.2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价值增值39-42
  • 3.2.1 显性与隐形价值39-40
  • 3.2.2 企业价值与自身价值40-41
  • 3.2.3 短期的和长期的价值41-42
  • 3.3 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分析42-50
  • 3.3.1 增殖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价值增值42-44
  • 3.3.2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领域的价值增值功能44-46
  • 3.3.3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领域的价值增值功能46-48
  • 3.3.4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咨询领域的增值48-50
  • 3.4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50-53
  • 4.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增值效果分析的实证研究53-63
  • 4.1 文献回顾53-55
  • 4.2 研究设计55-57
  • 4.2.1 假设与指标55-56
  • 4.2.2 样本选取56-57
  • 4.3 实证研究结果及解释57-61
  • 4.4 研究结论61-63
  • 5. 上市公司对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衡量63-74
  • 5.1 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增值的绩效评估63-65
  • 5.1.1 定性与定量的评估63-64
  • 5.1.2 外部评价、内部评价与自我评价64-65
  • 5.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上市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65-74
  • 5.3.1 平衡记分卡的概述65-67
  • 5.3.2 平衡记分卡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有效性67-69
  • 5.3.3 内部审计部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69-74
  • 6.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对策建议74-78
  • 6.1 外部环境因素74-75
  • 6.2 内部环境因素75-78
  • 参考文献78-81
  • 后记81-82
  • 致谢82-83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83-8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亮亮;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邹玉滢;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2期

    2 柳秋红;林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5期

    3 王光远;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基础和评价方式[J];财会月刊;2002年08期

    4 王光远;消极防弊 积极兴利 价值增值(一)——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00~1960年[J];财会月刊;2003年03期

    5 王朝霞;;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矫聪;;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1期

    7 蔡勇;;对内部审计服务功能的几点认识[J];审计与理财;2007年06期

    8 刘义文;刘正军;;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与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02期

    9 吕际荣;;现代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分析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5期

    10 钱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春花;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2 姚木星;增值型内部审计若干问题探讨[D];福州大学;2006年

    3 关媛媛;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巧良;陈俊;;关于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与综述——基于增值的研究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沈维成;;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沈维成;张慧超;;基于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沈维成;;审计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黄晓曼;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角色转换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李成润;刘德元;;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管理系统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7 高景波;;实现高校内审增值作用的具体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赖腾云;;浅议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郭志伟;;试论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的基本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靳艳霞;;把公司治理理念引入医院内部审计的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芳;;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探析[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2 长沙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3 胡春晖;朱锦余;;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架构和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的重构[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4 郭群;郑和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5 重庆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李孝林;李歆;苏长江;;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基于重庆市的调查[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杨光;叶丽红;;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如何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7 罗建鸿;韩敏;;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株洲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刘正军;;信息化对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及内部审计对策[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培利;王冠英;张秀琴;;信息环境下内部审计后续教育目标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学龙;蔡慧;强海丹;;论信息化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内审应对[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景波;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张勇;公司经营者代理行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黄建华;第一大股东控股与盈利信息质量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国库;我国电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乐平;风险管理审计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凯;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跃华;构建企业内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路纪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文佳;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詹一萍;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文雯;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红垒;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2 王永海;郑忠良;;独立董事、战略审计与公司绩效[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3 周红梅;;浅谈增值型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1期

    4 王光远;消极防弊 积极兴利 价值增值(一)——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00~1960年[J];财会月刊;2003年03期

    5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二)——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60~1970年[J];财会月刊;2003年05期

    6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三)—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70~1980年[J];财会月刊;2003年07期

    7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五)——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90~2000年[J];财会月刊;2003年11期

    8 张巧良;房亮;;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研究之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6年08期

    9 孙伟龙;;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10 郑新源;;公司治理视角下增值型内部审计探究[J];财会月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怡;;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国库;我国电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房燕;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强;;以EVA为核心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运用的实现[J];商;2013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2期

    2 严晖;公司治理、公司管理与内部控制——对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3 李玲;陈任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兼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4 张继勋,杨志鸿;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及其对内审人员的要求[J];财会通讯;2000年11期

    5 孟建军;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财会通讯;2004年01期

    6 廖洪,张娟;加强内部审计 完善公司治理[J];财会通讯;2004年09期

    7 周涛;CSA:内部控制评审增值的方法[J];财会通讯;2004年13期

    8 王光远;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基础和评价方式[J];财会月刊;2002年08期

    9 王光远;关于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问题[J];财会月刊;2002年09期

    10 王光远;试论管理审计中的平衡计分卡[J];财会月刊;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晓华;;浅议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J];金融经济;2010年20期

    2 孙建云;;浅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及相关实现[J];商场现代化;2010年27期

    3 唐侠飞;;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9年10期

    4 王青;张蔚;;增值型内部审计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5 阮滢;;内部审计重新定位与增值型发展——基于公司治理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孙伟龙;;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14期

    7 洪茂林;;关于增值型审计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董丽芳;;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 促进“116611”目标的实现[J];会计之友;2011年24期

    9 杨钰;钟希余;;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及其需求动因研究——基于对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学梅;;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四个主要增值点[J];财会月刊;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丽丽;;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2 湘潭市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及需求动因研究——基于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调查[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同敏;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

    相关作者

    >姜同敏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48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