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S银行(中国)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5:30

  本文关键词:S银行(中国)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独立性 商业银行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被赋予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是通过运用多种类型的负债产品获得流动性;经营丰富多样的资产获得利润;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新兴业务、创新业务领域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发挥其信用中介的职能调配市场的资金,与此同时,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国际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市场自身的规律,整合资源,实现调整经济结构、消费投资比、产业结构等资源再配的作用。商业银行因为其职能具备普遍性和特殊性,更加凸显了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也正是它对经济体影响广泛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随着商业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逐步降低甚至被打破,商业银行跨领域经营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不再仅仅面对来自同业的竞争压力,跨业竞争的压力也成为迫使商业银行转型求发展的催化剂。由于存贷款利差收窄,商业银行纷纷寻求新产品新领域通过中间业务收入赚取利润,而这样的新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管理水平以及对风险的管理能力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审计能够对内部控制工作起到有效监督和评价作用,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审计部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如何高效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是当代环境下每家商业银行都需要剖析的问题。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保障,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更好地应对外部监管,及时发现违规事件,减少银行损失。但是在实务中,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出现审计部门独立性缺失、缺乏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重视之类的问题,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频频出现。在商业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许多商业银行经营者在面对日益剧增的压力时,往往会注重短期业绩考核而忽略风险控制,这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此外,商业银行新兴业务发展带来的与传统业务不同的风险也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当下商业银行所处金融环境为背景,以S银行(中国)为例,结合内部审计基础理论,对S银行的内部审计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参考美国花旗银行先进的内部审计制度,对S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方法和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从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作用两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对本文的框架进行介绍;其次,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了回顾和阐述;再次,引入S银行的案例,通过对S银行的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找出S银行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病灶”,为后文完善建议措施做好铺垫;接下来,对美国花旗银行的内部审计进行介绍,主要介绍花旗银行内部审计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之处,然后结合理论对先进的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结合花旗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对S银行内部审计问题提出完善对策。通过前文的问题剖析和他行审计经验借鉴调研,结合内部审计理论,提出相关的完善对策。全文旨在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结合理论分析在内部审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且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得出政策建议,以求能够科学的指导实践工作,为内部审计实践工作提供更好的完善建议。本文主要用到的理论包括代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论和风险导向理论,当然其中还涉及人情法则,人情法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管理概念,但是这个法则也经常出现在审计实践中,特别是在内部审计中。人情法则的存在常常也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局限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文中对这一点也有提及,从而得出需要由“情理法”审计向“法理情”审计转变。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独立性 商业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1.2;F239.45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1.引言13-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文献综述14-17
  • 1.2.1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文献回顾15
  • 1.2.2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文献回顾15-16
  • 1.2.3 文献评述16-1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
  • 1.3.1 研究思路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17-20
  •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本理论概述20-27
  • 2.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概念20-22
  • 2.1.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定义20
  • 2.1.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目标20-21
  • 2.1.3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方法21-22
  • 2.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22-25
  • 2.2.1 代理理论22
  • 2.2.2 受托经济责任论22-23
  •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23-25
  • 2.3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作用25-27
  • 2.3.1 帮助银行完善风险管理25
  • 2.3.2 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外部监管25
  • 2.3.3 及时发现违规事件,,减少银行损失25
  • 2.3.4 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度25-27
  • 3.S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36
  • 3.1 S银行内部审计概况27-30
  • 3.1.1 S银行简介27
  • 3.1.2 S银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27-28
  • 3.1.3 S银行内部审计流程28-30
  • 3.2 S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30-32
  • 3.2.1“情理法”顺序的审计现象普遍存在30
  • 3.2.2 各地市分行没有内部审计部门30-31
  • 3.2.3 内部审计过程不规范31
  • 3.2.4 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过程流于形式31-32
  • 3.2.5 审计方法没有契合实际情况32
  • 3.3 S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2-36
  • 3.3.1 内部审计独立性缺失,导致“情理法”顺序的内部审计32-33
  • 3.3.2 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完善,导致审计工作盲区33
  • 3.3.3 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创新不足,导致内部审计作用失效33-34
  • 3.3.4 对内部审计结果重视度不高,导致整改过程流于形式34
  • 3.3.5 没有“因地制宜”,导致审计方法不能契合实际情况34-36
  • 4.美国花旗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借鉴36-40
  • 4.1 花旗银行内部审计的概况36-38
  • 4.1.1 花旗银行简介36
  • 4.1.2 花旗银行内部审计的做法36-38
  • 4.2 花旗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借鉴38-40
  • 4.2.1 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38
  • 4.2.2 持续创新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38
  • 4.2.3 内部审计注重风险管理和审计成果的运用38-40
  • 5.完善S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40-47
  • 5.1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40-42
  • 5.1.1 全面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40-41
  • 5.1.2 重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41-42
  • 5.1.3 树立风险管理全局观念42
  • 5.2 重视内部审计工作42-44
  • 5.2.1 明确和推广内部审计战略理念42-43
  • 5.2.2 提高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43
  • 5.2.3 建立银行内部审计问责制度43-44
  • 5.3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44-45
  • 5.3.1 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44
  • 5.3.2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44-45
  • 5.3.3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激励制度45
  • 5.4 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45-47
  • 5.4.1 创新审计方法45-46
  • 5.4.2 加大对信息平台的利用程度46
  • 5.4.3 开展审计协作46-47
  • 6.结束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桑丽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机制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5年01期

2 叶全高;王怡;;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有效性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4年07期

3 李强;;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8期

4 张国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及审计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0期

5 王萌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年10期

6 苏婕;;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2年19期



本文编号:602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602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