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特征对外部审计意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1 06:2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特征对外部审计意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特征 外部审计 审计意见


【摘要】:内部审计是首先起源于西方国家,目前内部审计的制度和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尤其在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市公司中。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也已经发展多年,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为促进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置和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在政府、相关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毕竟才发展了30几年,时间较短。尤其是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并且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达到较大规模。但是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尚未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对公司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本文试图利用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揭示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结论的影响。首先,通过大量的阅读之前的专家学者发表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文献著作和理论观点,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现状,建立一个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特点,选取四项指标: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及组成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机构的尽职情况以及上市公司对于内部审计制度的披露情况,作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特征,利用具体的量化数据从总体上描述出一个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建立和存在状况。然后,再收集外部审计机构对于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审计结论,即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最终,利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量化,使两者的关系,尤其是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情况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在内部审计特征以及外部审计的实证分析过程中,假设内部审计的各项特征对外部审计结论具有正相关的影响。然后,根据本文研究要求所确立的各数据指标,并经过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收集了347家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主板上市公司符合设置条件的相关数据。同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这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在当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对于其传递给外部环境的形象的影响,这继而也会反作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从而更深一步的表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特征 外部审计 审计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14-16
  • 1.4 研究方法16
  • 1.5 文章研究的创新点16-17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17-25
  • 2.1 关于内部审计特征的文献综述17-21
  • 2.1.1 关于设立内部审计的文献综述17-18
  • 2.1.2 关于内部审计机构隶属相关的文献综述18-19
  • 2.1.3 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文献综述19-21
  • 2.1.4 关于内部审计制度相关的文献综述21
  • 2.2 关于影响审计意见因素的文献综述21-23
  • 2.3 文献述评23-25
  • 第3章 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意见影响的理论分析25-29
  • 3.1 内部审计和审计意见的基本理论25
  • 3.1.1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25
  • 3.1.2 审计意见的基本概念25
  • 3.2 内部审计影响外部审计意见的理论分析25-29
  • 3.2.1 内外部审计形成的理论分析:基于受托责任理论25-26
  • 3.2.2 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理论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26-27
  • 3.2.3 内部审计影响外部审计的工作机理27-29
  • 第4章 内部审计特征对外部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29-40
  • 4.1 研究假设29-32
  • 4.1.1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29-30
  • 4.1.2 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胜任能力30-31
  • 4.1.3 内部审计机构的履职情况31
  • 4.1.4 内部审计制度的披露情况31-32
  • 4.2 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2-34
  • 4.3 变量设计34-39
  • 4.3.1 被解释变量34
  • 4.3.2 解释变量34-36
  • 4.3.3 控制变量36-39
  • 4.4 模型的建立39-40
  • 第5章 内部审计特征对审计意见的实证检验和分析40-47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40-41
  • 5.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41-44
  • 5.3 数据的多元回归线性分析44-45
  • 5.4 实证分析总结45-47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和局限性47-51
  • 6.1 研究结论47-48
  • 6.2 建议48-50
  • 6.2.1 加强上市公司的制度约束48
  • 6.2.2 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48-49
  • 6.2.3 提高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披露的要求49
  • 6.2.4 引导企业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49-50
  • 6.3 研究的局限性50
  • 6.4 后续研究建议50-51
  • 参考文献51-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昭永,田茂祥;谈内部审计的机遇、挑战与发展[J];广西会计;2000年04期

2 靳瑞霞;简述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0年05期

3 鹤翔;论内部审计的几个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赵弘宝;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5 李建玲,赵文田;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6 张继良;内部审计与管理创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7 张继勋;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8 张秋;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9 刘雅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10 冯全保;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实质[J];审计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伟;;集团内部审计浅析[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文广;王玉海;念延辉;;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途径[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4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5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课题组;赵燕川;张延军;;由A公司内部审计转型引发的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前言[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8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综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9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一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10 ;2007年度“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中国内审协会再获索耶奖[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3年

3 张成义;贯彻执行《黑龙江省内部审计条例》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赵天燕;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5 杨鸿雁;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审计[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记者 阿贵;我省内部审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钟国栋;中小企业缺位内部审计 经营风险急需经济医生[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 房永斌;加强内部审计 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齐洪涛 尹从军;浅论建设一流内部审计[N];中国航天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许克敏;我国代表团出席2006亚洲内部审计年会[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郭巧玲;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9 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迎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发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姜波;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鲜梅;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闫乃福;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柳红;内部审计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学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云志;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0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60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