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8:20

  本文关键词: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 离任审计 审计体系 审计环境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快速,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价值体现越来越明显,但是我国的资源性国有资产形势却不容乐观,以资产的破坏性开发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耗用与经济发展程度严重失衡。很多问题都存在于我国的资源性国有资产使用方面,而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包括审计开展的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太原市国有林场的审计时也发现,资源性国有资产恶性损耗与流失的现象是存在的,由于种种原因,审计工作在这些方面有诸多缺陷,很多实情难以证实。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开展了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研究。本篇文章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为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综述、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创新之处。第二章是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这一章节先是概括了资源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定义,接着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特点和相关的理论。第三章从太原市国有林场出发,说明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现在的情况和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这一章节首先是介绍了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是研究了两个发达的国家对于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一些实例和我们可以学到的经验。这一章节先是研究了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可以从它们身上取得的经验。第五章是基于以上案例分析提出改进与完善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对策。这一章节主要是从几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建议,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三章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最后结论与研究展望对全文做了合理的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 离任审计 审计体系 审计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17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5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16-17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可能的创新点16-17
  • 2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及其理论基础17-22
  • 2.1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概念界定17-18
  • 2.1.1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涵义17
  • 2.1.2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特点17-18
  • 2.2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概念界定18-20
  • 2.2.1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涵义18
  • 2.2.2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特点18-20
  • 2.3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理论基础20-22
  • 2.3.1 资源价值理论20-21
  • 2.3.2 产权理论21
  • 2.3.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21
  • 2.3.4 资源有效配置理论21-22
  • 3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2-34
  • 3.1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审计的必要性22-24
  • 3.1.1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22-23
  • 3.1.2 开展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必要性23-24
  • 3.2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24-30
  • 3.2.1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探索24-25
  • 3.2.2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25-27
  • 3.2.3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27-30
  • 3.3 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4
  • 3.3.1 审计制度与体制的制约31-32
  • 3.3.2 审计机关权限的制约32
  • 3.3.3 审计技术的制约32-33
  • 3.3.4 审计人力资源的制约33-34
  • 4 国外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及经验借鉴34-38
  • 4.1 英、美两国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现状34-36
  • 4.1.1 英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34-35
  • 4.1.2 美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35-36
  • 4.2 国外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6-38
  • 4.2.1 应逐步宣传推广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36
  • 4.2.2 应尽快建立相关法律准则36
  • 4.2.3 应使审计评价标准更为科学性36
  • 4.2.4 建立多元化的专业审计人员结构36-37
  • 4.2.5 应重视审计信息披露37-38
  • 5 改进与完善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对策38-43
  • 5.1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38-40
  • 5.1.1 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理论研究38
  • 5.1.2 建立并完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相关制度38-39
  • 5.1.3 完善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审计主体多元化39-40
  • 5.2 整合审计资源40-41
  • 5.2.1 建立资源性国有资产信息系统40
  • 5.2.2 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建设,运用风险导向,审计重点资源40-41
  • 5.3 完善审计准则,创新审计方法41
  • 5.3.1 创新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方法,构建全新审计方法体系41
  • 5.3.2 建立完善的审计准则41
  • 5.3.3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41
  • 5.4 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坚持问责制度41-43
  • 5.4.1 年度审计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建立责任档案,坚持终身问责41-42
  • 5.4.2 提高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结果的运用42-43
  • 结论与研究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光华;;国有资产管理初探[J];财政监督;2011年06期

2 魏宏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07期

3 郑生明;倪贵平;;自然资源审计探析[J];发展研究;2014年12期

4 祝素月;夏晶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4年05期

5 宋柳;;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与政府绩效审计[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1期

6 张强;韩莹莹;;当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层级体系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7 耿建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探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角度[J];中国内部审计;2014年09期



本文编号:608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608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