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19 22:31

王黎宁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运输管理站

摘要:资本运作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主体,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关键词:资本运作;民营企业;经济

一、资本运作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资本运作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有效率的资本运作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这包括了实体资本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建立、金融投资及其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的确立等等。   

所谓的资本运作,是指对企业的资产、股权、资本等进行运筹、谋划、决策等。具体地说,它是对企业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的目标;或者说,它如何去实现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二、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中的缺陷

多数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在理念上存在严重误区,表现在:一是将筹集资金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为上市而上市,对企业进行过度包装,制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更有甚者,将资本运营视为躲避监管的手段,假重组真逃债。二是将规模经济误认为是简单扩大经济规模片面追求规模,对并购对象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估,盲目重组,结果,非但没有通过并购壮大自己,反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被并购拖垮。三是脱离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资本运营,不是以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资本运营的基础,而是盲目实行多元化经营,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导致战线过长,首尾不能兼顾,最终陷入被动。

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重心不在于企业之间的谈判,而在于政府的意愿,在于和政府对被并购企业权利与义务的谈判,在于政府对资本运营的支持力度。也正是政府的这种特殊地位,使资本运营的发展状况始终紧随政府政策的变化而进退,它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的发挥。

资本运营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广泛的金融、证券、税务、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管理手段,而且要具有企业家的市场洞察力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谈判能力。然而,民营企业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这也是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难以走向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营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盲目求大,好似规模经济就是数量的简单相加。忽视了规模经济更是资本质的提高,即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企业在经营规模扩大过程中,可以考虑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经营,前提是企业的专业化经营达到一定水平。对于多元化经营战略,民营企业不可能弃之不用。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多元化经营战略本身如何,而在于如何正确地组织实施它,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正确把握多元化经营的度。

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股权、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创建风险基金(或称创业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企业融通资金;就股权融资而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表现为主板市场对企业的高门槛。二板市场是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一个理想选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内二板市场迟迟未推出。

三、民营企业资本运作对策

在内源融资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资金管控,集中维简费用、折旧、职工集资和各种自我积累,缓解资金的压力。在外源融资方面,坚持以信贷为主,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股权融资等长期借款,筹集资金,保证建设资金所需。为降低资产负债率,积极利用国家债转股政策,落实债转股,引进职工资本参与股权受让,与债权方共同组建公司,使资产负债率下降。

民营企业在拟定资本运营计划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投资资金的来源与稳定性。决定企业资本运营计划的前提条件就是融资的方式以及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因此,在拟定计划前,一定要考虑好这两点。第二,处理好获得的信息,把握住时机。金融资本运作行为与效果通常会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投资者应注意收集有关的信息,以便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变动。第三,投资收益的获取方式。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以实业资本运作为主,,还是以金融资本运作为主;是以股票投资经营为主,还是以债券投资经营为主。

民营企业在实施金融资本运作过程中,一定要力求稳妥、可靠、合理。在进行金融资本经营活动时,投资者一定要冷静、慎重、理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依据自己的判断,不受其他因素所干扰,对各种类型的经营方式要作认真的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运作对象和方式。如果存有任何侥幸心理而所做出的决定都是危险的。投资者千万不能在尚没有明确投资经营的前途之前就慌忙采取行动,仓促的行动往往会导致投资活动的失败。

近年来,民营企业尽管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和培养工作,职工素质不断提高,但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针对这一局面,民营企业突出员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健康身心素质五个方面,充分运用各级安培中心、网能大学、局域网、拓展训练等现代学习平台和手段,采取定期培训、专业深造、导师带徒、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技能培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技术比武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技术队伍、管理队伍、技能队伍三支队伍建设。



本文编号:15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