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3-01 20:35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思考

我国资本市场总体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为尽快缩小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必须放松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减少外国投资者、融资者和证券公司的进入障碍。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将是今后唯一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

纵观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开放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激进式开放模式,采用这种开放模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欧、澳大利亚、香港等;二是渐进式开放模式,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智利等采取了这种模式;三是先慢后快混合式开放模式,主要代表是韩国。虽然各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无论采取何种开放模式,都必须和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的金融改革状况相结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三、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倾向采取渐进式开放政策,由于开放过程循序渐进、缓步推进,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实施过程中容易控制风险,较易取得成功。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头号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各种矛盾十分突出,,金融体制落后,抗风险能力微弱的前提下采取渐进式开放模式实乃明智之举。

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大量的资本流动背后孕育着不小的风险。金融资本品的缺乏使得资金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品种,势必催化泡沫的产生。我国可首先允许境外金融机构与国内证券机构合作,解除国内衍生金融品交易禁令,以市场、股权换技术、管理和风险控制,并进一步允许合资证券公司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如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理财管理、信托投资、资产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等,尤其是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我国大量的优质企业前往境外市场上市,或在境外发行债券筹资,本国证券市场面临着上市资源流失、市场空洞化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热衷于境外上市,除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融资饥渴等原因外,我国资本市场本身规模狭小、发审上市制度过严、市场质量不高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