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3 01: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市场 >>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


22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3, 2004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
刘 文

摘 要: 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 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将对促 进农

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 Key Words: Human Capit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Rural Lab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 量
[1]

距,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 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

。从个体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

后 天 获 得 的 具 有 经 济 价 值 的 知 识、 技 术、 能 力 和 健 康 等 质 量 因 素 之 和。 从 群 体 角 度 看, 人 力 资 本 是 指 存 在 于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人 口 群 体 每 一 个 人 体 之 中, 后 天 获 得 的 具 有 经 济 价 值 的 知 识、 技 术、 能 力 及 健 康 等 质 量 因素之整和
[2]

表 1 2001 年我国城乡人口教育结构 ( 单位:%)
文盲 全国 市 镇 县 8.99 4.85 6.17 11.16 小学 33.83 19.66 25.03 41.10 初中 34.35 34.35 35.24 34.17 高中 11.53 23.60 19.58 5.22 大专 大学本科 研究生 2.88 7.52 5.51 0.54 1.17 3.94 1.35 0.06 0.04 0.17 0.02 0.00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

长 与 发 展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由 于 农 村 人 口 众 多、 农 民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不 足 等 原 因,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不 足 已 经 成 为 我 国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的 严 重 障 碍。 加 大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的 投 资, 建 立 合 理 的 投 资 机 制 将 对 促 进 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2001 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2 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14 页。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
1. 农村人口数量大,但文化水平比较低 从 2000 年 我 国 每 10 万 人 口 中 拥 有 的 各 种 受 教 育 程 度 来 看, 农 村 文 盲 人 口 是 城 镇 人 口 的 3.6 倍, 城 镇 大 专 及 以 上 文 化 人 口 是 农 村 的 18 倍。2000 年 我 国 15 岁 以 上 文 盲 人 口 中 有 3/4 分 布 在 农 村。2001 年 县 的 粗 文 盲 率(15 岁 及 以 上 文 盲 和 半 文 盲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为 11.16%,市镇分别为 4.85% 和 6.17%。小学文 化 程 度 的 比 重 县 为 41.10%, 初 中 占 34.17%, 高 中 占 4.48%,大专以上仅占 0.27%,相比之下,市镇人口中, 高 中 和 大 专 以 上 的 比 例 都 远 远 高 于 农 村( 见 表 1) 显 。 然, 我 国 城 乡 劳 动 力 受 教 育 水 平 层 次 结 构 存 在 明 显 差

2. 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且逐年递减 我 国 农 村 科 技 人 员 的 比 例 本 来 就 很 少, 与 80% 的 农 村 人 口 比 较, 不 能 满 足 农 民 对 科 技 发 展 的 要 求, 农 业科技人员又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逐年递减。图 1 反映了 1986 年 ~1999 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 员 数 量 的 变 动 趋 势。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我 国 农 业 科 技 活动人员数量总体变化趋势是递减的,1999 年比 1986 年 减 少 了 35531 人, 人 员 的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为 -3.54%。 “ 七 五 ” “ 八 五 ” 和“ 九 五 ” 期 间 的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分 、 别 为 -0.78%、-6.8% 和 -2.28%。 我 国 农 业 科 研 机 构

作者简介 刘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山东财政学院经济系副 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2004 年第 3 期

23

表 2 1994 年 ~2001 年度普通高校农学分科在校生统计表(单位:万人)
1994年 农学 总计 占总在校生数的比例(%) 111193 2798657 3.97 1995年 109791 2906448 3.78 1996年 106428 3021099 3.52 1997年 111887 3124383 3.58 1998年 119036 3408792 3.49 1999年 142415 4084797 3.49 2000年 181828 5560928 3.27 2001年 186022 7190658 2.59

资料来源:1995—2002 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 3 10 个一级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 单位:%)
学科 1999年 2000年 理学 85.54 85.64 哲学 75.98 83.96 历史学 80.09 81.58 工学 85.64 80.25 医学 92.08 77.61 法学 69.49 76.33 文学 74.05 68.92 经济学 74.11 68.72 教育学 87.88 61.84 农学 84.75 52.71

注: 1999 年的数据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44 所直属高校就业率数据整理,2001 年的数据根据 207 所高校的就业率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1. 中国教育信息网:部分高校专业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 2.《中国教育报》2001 年 5 月 30 日。

人 员 中, 较 高 学 历 层 次 的 人 才 比 重 还 比 较 低, 到 1999

查,2001 年 在 农 村 劳 动 力 中, 受 过 专 业 技 能 培 训 的 仅 年底,研究生学历的仅为 5.76%,大专以下(含大专) 占 13.6%。在 2001 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经过 学 历 的 人 员 占 主 要 部 分, 而 其 中 又 有 一 半 多 人 为 中 专 专 业 培 训 的 劳 动 力 比 重 为 12.7%。 珠 三 角 地 区 输 入 的 或 高 中 文 化。 这 种 构 成 远 远 满 足 不 了 农 业 科 技 革 命 和 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的近一半(1998、 1999 年 分 别 为 49.43% 和 49.52%) ,2001 年 珠 三 角 地 区转出的劳动力中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比例竟高 达 92% [4] 。

表 4 监测地区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1991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33.1 50.2 61.0 27.3 36.4 44.5 … 33.1 42.3 22.2 33.3 41.4 22.8 32.2 39.7 21.4 30.0 35.9

3.农学专业在校生相对比例逐年下降,农学专业 毕业生就业率低 从 我 国 农 业 高 等 教 育 的 发 展 情 况 来 看, 虽 然 农 学 专 业 的 在 校 生 绝 对 量 上 有 所 增 加, 但 农 学 专 业 的 学 生 占 总 在 校 生 数 的 比 例 一 直 在 下 降( 见 表 2 ) 尤 其 是 。 1999 年 扩 招 以 来 下 降 幅 度 较 大。 农 学 专 业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情 况 也 不 容 乐 观,2000 年 在 10 个 一 级 学 科 中, 农 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低,为 52.71%(见表 3) 。农学专 业在校生的相对减少和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将会对我国 农业科技队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薄弱 许 多 农 民 终 身 没 有 接 受 过 职 业 训 练, 也 没 有 参 加 过 任 何 培 训 活 动。 根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农 村 调 查 总 队 的 调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城市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农村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2.5 17.3 20.9

10.6 14.2 16.4

… 13.1 15.5

9.5 11.9 14.3

9.5 11.8 13.8

10.6 13.6 16.3

37.9 58.0 71.1

31.1 41.6 51.1

… 37.7 48.5

25.1 38.2 47.7

25.8 37.0 45.7

23.9 33.8 40.4

资料来源:2003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24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3, 2004

5. 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 从许多卫生指标看 , 与城市相比 , 农村居民的身体 健 康 状 况 较 差: 婴 儿 死 亡 率 高 于 城 市( 见 表 4) 儿 童 ; 青 少 年 的 生 长 发 育 状 况 存 在 明 显 差 异 ( 见 表 5) 人 均 ; 寿 命 低 于 城 市,2000 年 城 乡 人 口 期 望 寿 命 相 差 近 6 岁 ( 城镇 75.2 岁,农村 69.5 岁 )。

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 镇 负 担 78% 左 右, 县 财 政 负 担 9%, 省 地 负 担 11%, 而 中 央 财 政 只 负 担 2% 左 右。 ① 和 城 市 相 比, 农 村 孩 子 接 受 教 育 的 年 限 普 遍 偏 少。 据 测 算, 城 市 初 中 毕 业 生 升 入 高 中 和 类 似 高 中 学 校 的 比 例是 60% ~70%,而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和类似高 中的比例只有 20% ~30%,这样造成农村孩子上高中的 人 数 相 对 过 少, 而 升 入 大 学 的 比 例 则 更 少, 据 调 查 资 料显示,城乡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分别是 8:2 和 7:3 [3] 。
女性

表 5 城乡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对比
城市 年龄 男性 身高 6~7 18 117.9 170.3 体重 20.97 58.7 女性 身高 体重 男性 身高 农村 体重 身高 体重

117.1 20.36 158.6 50.6

114.3 19.33 113.5 18.74 168.3 56.7 157.1 50.4

资料来源: 《1995 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资料》 。1995 年《全国学生体 质健康调查》 ,2003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

二、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分析
舒 尔 茨 认 为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包 括 正 规 教 育、 在 职 培 训、 健 康 以 及 个 人 和 家 庭 根 据 工 作 机 会 变 化 而 发 生 的 迁移
[5]

(三) 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农 村 卫 生 费 用 的 比 例 逐 年 下 降。1991 年 中 国 农 村 卫 生 费 用 占 全 国 卫 生 总 费 用 的 33.73%,1998 年 为 24.9 %, 2000 年, 卫 生 总 费 用 为 4763.97 亿 元, 农 村 卫 生 总 费 用 1527.80 亿元,所占比例为 32.07%。2001 年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口的 2.9 倍,在享受医疗保险的 同 时, 个 人 用 于 医 疗 卫 生 的 费 用 是 农 村 的 3.55 倍, 为 343.3 元。将政府卫生拨款、医疗保障和个人医疗支出 三个方面的差距加在一起便是目前公共卫生在城乡之 间的差距。占全国 2/3 人口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 1/4 的卫生资源
[6]

。我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经济、社会

文 化、 医 疗 卫 生 供 给 和 需 求 等 各 方 面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是制约农村居民家庭 和 个 人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根 本 原 因。 近 几 年 农 村 居 民 的 人 均 收 入 增 长 速 度 放 慢, 与 城 镇 居 民 的 收 入 差 距 逐 年 拉 大。1996 年, 城 乡 人 均 收 入 差 距 为 2.51 倍,2002 年 扩 大 为 3.1 倍( 见 图 2) 教 育 和 医 疗 卫 生 服 务 的 价 。 格又不断增加,在收入水平的制约下,农民往往将食、 住 等 基 本 生 活 需 求 置 于 优 先 考 虑 的 地 位, 尽 可 能 地 压 低 在 教 育 和 医 疗 保 健 方 面 的 支 出, 这 一 点 在 低 收 入 人 群 中 表 现 的 更 为 突 出, 由 此 严 重 限 制 了 农 村 居 民 家 庭 和 个 人 对 人 力 资 本 的 投 资。1996 年 城 乡 居 民 教 育 和 医 疗保健支出的差距是 2.83 和 2.46 倍, 2001 年变为 3.58 和 3.55 倍(见表 6) 。 (二)城市优先政策造成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 不 平 等 分 配。 在 有 限 的 财 政 资 源 下, 城 市 优 先 政 策 造 成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基础教育和 初等教育方面,预算内财政资源投向城市高于农村,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从学生人均经费 看,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 见 表 7) 据 国 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的 调 查, 目 前 全 。

。许多农村医院医疗设施简陋, 设备陈旧,

农 村 医 务 人 员 综 合 素 质 较 差。 医 疗 费 用 增 长 较 快, 引 发农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 。 2000 年 6 月,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在 对 全 球 191 个 成 员 国 国 家 卫 生 系 统 的 业 绩 做 出 量 化 评 估 后, 对 这 些 国 家 的卫生绩效进行了排名。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结论是: 中国在 “财务负担公平性” 方面, 位居尼泊尔、 越南之后, 排 名 188 位, 倒 数 第 四, 与 巴 西, 缅 甸 和 塞 拉 利 昂 等 国 一 起 排 在 最 后, 被 列 为 卫 生 系 统“ 财 务 负 担 ” 最 不 公平的国家

[7]



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分别在湖北、江西、河南的三个县 调查看,教育附加、教育集资、中小学杂费主要由农民负担的教 育经费占40%,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和各级财政内教育拨款 加在一起占全县的80%~90%,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成了农民负担 的教育。(南方周末. 2002-3-7-2)

南开经济研究,2004 年第 3 期

25

表 6 1996 年 ~2001 年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
年份 消费性支出 食品 1904.7 1942.6 1926.9 1932.1 1958.3 2014.0 总支出(元) 城镇 教育文化 375.0 448.4 499.4 567.1 627.8 690.0 医疗和保健 143.3 179.7 205.2 245.6 318.07 343.3 消费性支出 1572.08 1617.15 1590.33 1577.42 1741.09 1741.09 食品 885.49 890.28 849.64 829.02 830.72 830.72 农村 教育文化 132.46 148.18 159.41 168.33 186.71 192.64 医疗和保健 58.26 62.45 68.13 70.02 87.57 96.61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39315.2 4185.6 4331.6 4615.9 4998.0 5309.0

资料来源:根据 2002 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93、98 页整理。

表 7 1996 年 ~2001 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
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 年份 小学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302.54 333.81 370.79 414.78 491.58 645.28 全国 初中 549.24 591.38 610.65 639.63 679.81 817.02 小学 248.75 275.06 305.62 345.77 412.97 550.96 农村 初中 435.36 468.06 478.25 508.58 533.54 656.18 小学 28.46 33.97 34.35 35.72 37.18 45.18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 全国 初中 81.93 93.05 79.82 76.97 74.08 83.40 小学 17.98 22.07 23.02 24.01 24.11 28.12 农村 初中 47.98 58.50 47.00 44.15 74.08 83.40

资料来源:据 1996、1998、1999、200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电子版)整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30106/3075428.shtml,,, 3075428.shtml.

( 四 ) 非正规就业使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陷入恶性循环① 由于 户 籍 制 度、 就 业 制 度 等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分 割 制 约 了 农 村 劳 动 力 的 流 动 和 就 业, 农 民 工 绝 大 多 数 只 能 选 择 非 正 规 就 业。 城 市 中 的 非 正 规 部 门 主 要 由 一 些 无 组 织 的 小 型 企 业 和 个 体 工 商 户 者 以 及 打 零 工 者 组 成, 劳 动

门 就 业, 而 非 正 规 部 门 的 就 业 致 使 农 村 劳 动 力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机 会 缺 乏, 形 成 不 利 于 其 人 力 资 本 积 累 的 恶 性循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进入城市就业的难度大— 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更少的人力资本积累—更 低的劳动力素质—更少的城市就业机会—更少的人力

雇佣关系不规范,雇主通常采取不利于劳动者的行为, 资本积累。 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由于工资拖欠、 ① 收入太低、劳动条件差,缺乏劳动保障、劳动时间过长、 就 业 的 不 稳 定 性 等 原 因, 雇 主 和 员 工 都 缺 乏 进 行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动 力。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缺 乏, 大 大 限 制 了 外 出 劳 动 力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减 弱 了 其 市 场 竞 争 力。 农 村劳动力因为文化专业技术素质低而只能在非正规部
非正规部门 (The Informal Sector)概念首先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 纪70年代初提出,并被界定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 入、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黄乾根 据中国国情,将其界定为:投资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 率低,以私营(个体或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部门,如保姆、木匠、 小贩、个体出租司机和搬运工人等。见黄乾,农村劳动力非正规部 门就业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5,29。

26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3, 2004

三、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的经济影响
与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相 比,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的 水 平 显 然 不 能 满 足 农 村 二、 三 产 业 优 化 结 构、 提 高 技 术 层 次 的 需 要, 也 无 法 满 足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新 农 业 技 术 革 命 的 需 要, 更 制 约 了 农 村 劳 动 力 向 非 农 产 业 转 移 的 规模和层次,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一 ) 制 约 了 农 村 二、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进 入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持续高涨的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 农 村 工 业,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增 长 乏 力 现 象。 乡 镇 企 业 的 体 制 优 势 正 在 逐 渐 消 失。 农 村 工 业 要 想 谋 求 新 一 轮 的 辉 煌, 必 须 依 靠 结 构 的 优 化 和 技 术 的 进 步。 按 照 产 业 资 本 与 人 力 资 本 匹 配 的 原 理, 这 同 时 包 括 产 业 资 本 技 术 含 量 的 增 加 和 从 业 人 员 人 力 资 本 积 累 水 平 的 提 高。 在 开 放 的 经 济 系 统 中, 产 业 资 本 有 可 能 通 过 要 素 的 流 动——外资的引进来补充,但人力资本的增加主要靠投 资 来 积 累。 而 根 据 现 实 的 情 况, 从 业 人 员 和 管 理 人 员 人力资本水平低是农村工业技术进步的“瓶颈” 。 (二)影响了农村科技的进步与应用。从农业形势 看, 周 期 性 的“ 农 产 品 ” 卖 难 和 结 构 性 的 农 产 品 短 缺 说 明, 一 味 追 求 增 产 的 数 量 性 农 业 模 式 已 不 适 应 国 内 外市场的需求,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未 来 农 业 发 展 的 重 点 将 是 生 物 遗 传 潜 力 的 开 发、 新 型 物 种 的 塑 造、 快 速 繁 育 技 术 的 运 用、 人 造 食 品 的 合 成 以 及 农 产 品 的 加 工 储 运, 新 的 农 业 技 术 革 命 对 劳 动 力 的 素 质 有 很 高 的 要 求, 新 的 农 业 科 技 革 命 不 可 能 像 改 革开放初期那样,在农民低文化素质上再有所“跨越” , 如 果 不 采 取 针 对 性 措 施, 尽 快 提 高 农 民 的 教 育 水 平、 文化科技素质,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将步履维艰。

(三)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农业 作 为 第 一 产 业 和 传 统 产 业, 对 人 力 资 本 的 要 求 相 对 较 低, 而 第 二 产 业 和 第 三 产 业 是 与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相 伴 而生的, 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 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 从 三 大 产 业 看, 人 口 普 查 资 料 显 示,,1990 年 的 第 一 产 业、 第 二 产 业、 第 三 产 业 在 业 人 员 的 平 均 受 教 育 程 度 分 别 为 5.8 年、9.0 年 和 10.1 年, 到 2000 年 则 分 别 上 升到 6.8 年、9.4 年和 10.8 年。大量劳动力需要实现不 同 行 业 和 职 业 的 人 力 资 本“ 阶 梯 ” 跳 跃, 才 能 满 足 这 些 行 业 和 职 业 对 人 力 资 本 的 具 体 要 求。 加 快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意 味 着 大 量 农 村 劳 动 力 需 要 转 移 到 工 业 部 门 和 第 三 产 业 部 门 工 作, 他 们 只 有 具 备 新 技 能 和 较 高 素 质 才 能 胜 任 新 的 工 作 岗 位 和 职 业 要 求。 农 村 劳 动 力 素 质 的 低 下 既 制 约 了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的 规 模 和 速 度, 也 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 (四)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的劳动 力 可 以 带 来 较 高 的 收 入。 总 体 上 看, 西 部 地 区 的 劳 动 力 素 质 低, 东 部 地 区 的 劳 动 力 素 质 高, 地 区 收 入 差 异 明显(见表 8) 。

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选择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投资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不 可 撤 回 性、 机 会 成 本 大 ) 需 要 政 府 来 进 行 人 力 资 本 投资来减少不确定性, 降低个人的投资成本、 降低风险。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收 益 的 特 殊 性( 很 强 的 外 部 效 应、 投 资 收益递增)说明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是社会公平的必 要 保 证, 整 个 社 会 作 为 最 大 的 受 益 方 承 担 一 定 量 的 投 资成本才能形成合理的成本收益机制;另一方面,智力、 知 识 在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中 具 有 最 核 心 的、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表 8 2001 年各地区农村住户劳动力文化程度按人均年纯收入分组
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全国 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高中程度 中专程度 大专以上

7.69 5.49 5.06 10.54 18.37

31.14 29.73 28.11 36.17 33.78

48.88 49.70 53.69 43.67 37.33

9.65 11.30 10.73 7.71 6.51

2.02 2.88 1.91 1.59 2.30

0.61 0.90 0.50 0.32 1.70

3000元以上地区 2000~3000元地区 1500~2000元地区 1500元以下地区

注:3000 元以上的地区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2000-3000 元的地区有山东、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西、海南、吉林、河南、安徽;1500~2000 元的 地区有四川、内蒙古、重庆、山西、广西、宁夏、新疆、青海、云南、甘肃;1500 元以下地区有陕西、贵州、西藏。 资料来源:据 2002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99 页整理。

南开经济研究,2004 年第 3 期

27

用, 政 府 通 过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可 以 取 得 数 倍 于 物 质 投 资 的 收 益。 而 对 于 广 大 农 村 地 区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政 府 更 负 有 不 可 推 卸 的 责 任。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对 科 技 农 业 的 发 展、 农 业 生 产 率 提 高、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有 多 重 影 响 和 作 用。 在 促 进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途 径 上, 应 从 以 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乡之间的人力资 本 差 距。 要 继 续 提 高 国 家 财 政 的 整 体 教 育 投 入 比 重; 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及投入 力 度; 建 立 科 学 有 效 的 中 央 和 省 对 下 基 础 教 育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加 大 对 农 村 地 区、 特 别 是 贫 困 地 区 的 预 算 内 教 育 投 资, 确 保 农 村 小 学 和 初 中 两 阶 段 教 育 成 为 名 副 其 实 的 9 年 制 免 费( 义 务 ) 教 育, 积 极 引 导 农 村 家 庭 增 加 对 子 女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和 文 化 教 育 消 费, 摆 脱 我 国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长期不足的困境。 ( 二 )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镇及西部地区工 作。 目 前 我 国 大 学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农 学、 医 学 的 就 业 形 势 最 严 峻。 农 科 四 分 之 一 专 业 的 学 生 存 在 就 业 危 机 (就业率低于 30%) ,仅有少数 10%的专业学生就业是 供需平衡(见表 3) ,而农学、医学专业的人才又恰恰是 中小城镇和西部地区最急需的。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如: 减免助学贷款、提高工资、提前晋职(定级) 、给予较 高 住 房 补 贴 和 安 家 费、 提 供 深 造 及 发 展 机 会、 工 作 期 满 自 由 流 动、 给 他 们 自 己 创 业 提 供 各 种 便 利 和 优 惠 等 等, 吸 引 农 学、 医 学 等 专 业 的 学 生 到 中 小 城 镇 和 西 部 等 最 需 要 的 地 方 工 作, 以 改 变 农 村 科 技 人 员 稀 缺、 医 疗卫生人员不足的状况。 (三)重建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应建立和完善 农 村 卫 生 专 项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进 行 农 村 卫 生 机 构 的 组 织 变 革, 根 据 各 地 区 的 不 同 情 况, 实 施 不 同 形 式 的 农 民 健 康 保 障。 如 东 部 发 达 地 区 农 村 可 以 实 行 不 同 形 式 的 农 民 医 疗 保 险。 中 部 地 区 农 村 加 强 卫 生 服 务 供 给 体 系 建 设, 对 农 村 卫 生 人 员 进 行 实 用 技 术 培 训, 以 合 同 形 式 开 展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重 建 乡、 村 卫 生 机 构 与 社 区 的 合 作 共 生 关 系。 西 部 贫 困 地 区 农 村, 中 央 政 府 转 移 支 付 扶 持 建 设 农 村 卫 生 服 务 设 施, 实 施 贫 困 人 口 的 医 疗救助。 (四)消除城乡分割的各种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完 善 和 发 育 劳 动 力 市 场, 使 得 人 力 资 本 能 够 获 得 正 常 回 报, 提 高 私 人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积 极 性。 基 本 原 则 是 要 予 以 农 民 平 等 的 发 展 机 会 和 国 民 待 遇, 按 照 城 乡 统 筹 的 思 路, 通 过 改 革 促 使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和 充 分 就 业。

其 一, 彻 底 改 革 户 籍 制 度。 把 依 附 于 户 籍 制 度 上 的 各 种 不 合 理 制 度 剥 离 出 去, 给 农 民 以 自 由 进 城 和 自 由 迁 移 的 权 利。 其 二, 建 立 和 完 善 覆 盖 全 社 会 的 劳 动 与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改 革 的 基 本 方 面 是 扩 大 保 障 面 和 建 立 面 向城镇非农产业就业人口的住房、就业、失业、教育、 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其三,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发布、 就 业 咨 询、 职 业 介 绍、 跟 踪 服 务 在 内 的 社 会 化 就 业 信 息 服 务 网。 通 过 电 视、 网 络、 报 纸 等 公 布 就 业 信 息, 为 申 请 就 业 者 提 供 信 息 和 咨 询 服 务。 规 范 发 展 就 业 中 介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中介服务。 正如 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 授詹姆斯 · 赫克曼指出的,人力资本不仅是决定中国 财 富 状 况 的 最 终 决 定 因 素, 也 是 可 持 续 增 长 和 效 率 与 公平同时实现的关键。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说, 下 一 个 十 年, 人 力 资 本 的 驱 动 力 将 会 十 分 巨 大。 中 国 经济增长的绩效将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而得到 强 化, 同 时 在 物 质 资 本 和 人 力 资 本 投 入 更 加 均 衡, 以 及教育水平对于城乡差距以及家庭背景依赖程度进一 步 减 少 的 情 况 下,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也 将 因 为 受 教 育 的 平 等而得到加强
[8]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 (英) 伊特韦尔 (Eatwell, J..) 等编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6. 2. 736. 李建民 . 人力资本通论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2. 张黎明 . 办好高中是农村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 中国 视点 , 宋国庆 . 广东省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分 析和特征研究 [J]. 南方经济 , 2003, (10). 舒尔茨 . 论人力资本投资 (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1-17. 刘 建 锋 . 重 建 农 村 医 疗 卫 生 保 障 体 系 , 中 国 农 网, www.aweb.com.cn/2002/12/12/20021212100952.htm. 邹 建 锋 . 农 村 医 疗 服 务 寻 求 政 策 支 持 . 中 国 农 村 研 究 网, 财 经 . 必 须 提 高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 中 国 政 府 应 提 高 公 共支出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以同时促进效率与公 平, 实 现 可 持 续 增 长 . NewsView.php?ChannelID=3&NewsID=1176. ( 责任编辑:周立群)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81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