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年

发布时间:2016-10-02 19:06

  本文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年

崩落法开采顶板岩层冒落规律研究

王运敏  胡杏保  孙国权  

【摘要】:针对大红山铁矿特定的开采技术条件,基于地质因素分析和工程类比,以数值模拟方式为主,分析了不同暴露面积下采空场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顶板岩体的冒落规律及最大冒落高度,结果表明,主采区具备自然崩落的最小暴露面积为20 000 m~2,F_2断层一方面是决定主采区顶板冒落高度及冒落规模的关键地质因素,另一方面因F_2断层引发顶板岩体大规模冒落充填空区有利于围岩移动范围的控制,当空场被废石充填高度超过90 m时,岩体整体移动角为79°。实际生产中围岩体垮冒过程及现场监测证明了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
【分类号】:TD327.2
【正文快照】:

1前言顶板岩层冒落规律研究及控制是地下采矿中一个既复杂又重要的采矿岩石力学问题,目前岩层移动预测理论与研究方法大致可划分为工程类比法、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现场监测法〔’〕。许多学者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采引发的岩体移动及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继勋,刘秋生;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与不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02期

2 李文秀;急倾斜厚大矿体地下与露天联合开采岩体移动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3 缪协兴,陈荣华,浦海,钱鸣高;采场覆岩厚关键层破断与冒落规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4 黄平路;陈从新;肖国峰;林健;;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5 方建勤,彭振斌,颜荣贵;构造应力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其工程处理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正伟;刘新荣;傅晏;胡敏云;;软弱结构面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马广州;张薇;;城市早期人防隧道交汇位置结构改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3 邱道宏;陈剑平;阙金声;安鹏程;;基于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洞室岩体质量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孔海陵;王路珍;陈荣华;;印度某矿采场上覆厚岩层破断行为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6期

5 范文斌;姚邦华;;布尔台矿重复采动下突水危险性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6 郭晓强;窦林名;陆菜平;何江;吕长国;刘彪;;覆岩主关键层断裂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7 康健;侯运炳;孙广义;陈海波;;未确知期望在煤层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孙洪洲;洪松;栾东朋;;大浞河铁矿矿体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分析[J];矿业工程;2009年06期

9 王益壮;李晓昭;章杨松;赵晓豹;袁亮;程晋源;;含厚层软弱夹层硬质围岩的变形破坏特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勾旭一;陈荣华;;采场覆岩中三铰拱结构的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满潮;钱七虎;;深部岩体力学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国锋;;兴安矿深部软岩巷道大面积高冒落支护设计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周宗红;侯克鹏;杨八九;;复杂矿体开采覆岩变形移动规律及其控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满潮;钱七虎;;深部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A];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建明;刘宪权;吴吉南;冯锦艳;吴剑平;;安太堡矿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边界参数优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宣赤;白春华;林大超;王仲琦;;顶板压力预报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资料之一[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四海;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朱卫兵;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南世卿;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江文武;金川二矿区深部矿体开采效应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江学良;岩石地下洞室与边坡的相互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赵兵朝;浅埋煤层条件下基于概率积分法的保水开采识别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付玉华;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稳定性及岩层移动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晓明;金属矿隐患空区三维信息获取及其动力失稳数值分析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钟鸣;红土地大跨度轻轨车站开挖过程力学分析及核心岩柱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江涛;施工方法对城市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邓虎;下部采动对侧上大巷的动态影响范围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华月;白芷山隧道岩溶段施工力学性态与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原虎军;南坡铜矿留矿采矿法采场危险因素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丽娟;江苏省沛县姜梨园铁矿给排水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谢晓龙;采空老区地表变形及沉陷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谢莉;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右坝肩2#变形体成因控制条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婧;晋华宫矿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黄成飞;厚湿陷性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2 徐平,李云鹏,丁秀丽,王芝银;FLAC~(3D)粘弹性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3 任青文,余天堂;块体单元法的理论和计算模型[J];工程力学;1999年01期

4 张有天;水工隧洞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上)[J];贵州水力发电;2001年04期

5 刘仁义,甘德清,杨福海;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模拟系统的设计[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任青文;块体单元法及其在岩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7 许传华,任青文,李瑞;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3年02期

8 彭振华,丁浩,连建发,聂作彬;分形理论在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03年01期

9 贺跃光,颜荣贵,曾卓乔;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研究[J];矿冶工程;2000年03期

10 曹阳,颜荣贵,贺跃光,朱殿柱,季翱;构造应力型矿山地表移动宏观破坏特征与对策[J];矿冶工程;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奇涵;软岩巷道主动支撑的力学原理[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周传美,邵德胜,吴永忠;破碎顶板冒落的力学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1996年04期

3 李清望,任凤玉;矿山采空区的冒落规律研究及其监控措施[J];有色矿山;2001年02期

4 王振华;高压注浆法在破碎岩层掘进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年S1期

5 李清望,任凤玉,侯建光,李江;西石门铁矿南区采空区的冒落规律分析[J];中国矿业;2001年03期

6 李俊平;某金矿采场岩矿冒落预测预报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1994年10期

7 张胜利;陈四楼矿井二_2煤层顶板冒落机理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4期

8 傅军;兴隆4号联合空区地压活动分析[J];江西有色金属;1994年02期

9 刘国栋;对新城金矿主溜井发生冒落的处理措施[J];有色矿山;1999年06期

10 张楚灵,罗王桂;云浮硫铁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J];采矿技术;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平;汪晓霖;程慧高;;声发射技术在武山铜矿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6年

2 王金刚;孙斌;;济宁二号煤矿南翼进风下山过八里铺断层施工方案[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C];2008年

3 李国锋;;兴安矿深部软岩巷道大面积高冒落支护设计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俊平;陈慧明;;采空区安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2008(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金爱兵;高永涛;孙金海;;煤矿竖井垮塌机理数值模拟及加固措施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乐枝;杨积海;李朝辉;;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放技术探讨[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邱春晖;;井下抽冒现象成因及防控技术探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家臣;杨胜利;;固体充填开采支架与围岩关系研究[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9 赵兴东;;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采空区加荷应力场及其多场耦合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Shen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青;[N];北京日报;2009年

2 张文青;[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耀平;矿山空区诱发的岩移特征及覆盖层冒落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曹安业;采动煤岩冲击破裂的震动效应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隋金铂;团城铁矿空区安全及残采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那新;东坪金矿地质灾害防治与采空区处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李争荣;岩体稳定性的声发射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廖亮;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及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平;大冶垴窖铁矿的采场数值模拟及采空区塌陷预测[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祝军;里伍铜矿采空区处理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贾会会;下伏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与动载下累积破坏效应分析[D];燕山大学;2011年

8 曹建涛;急斜煤层综放开采“固—液—气”耦合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9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