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P-T-t轨迹

发布时间:2024-06-15 02:16
  大陆碰撞造山带中高压麻粒岩的P-T-t轨迹研究对于理解造山带的热演化历史及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连接同位素年龄与变质演化过程是恢复和建立P-T-t轨迹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地区基性麻粒岩的详细岩相学研究,认为该基性麻粒岩经历了原岩阶段(M1)、峰期变质阶段(M2)、峰后退变质阶段(M3)以及晚期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M4)。其中,传统矿物温压计和矿物微量元素温压计获得该基性麻粒岩所记录的峰期变质条件分别为17.5~22.6 kbar,901~985℃和17~28 kbar,1012~1049℃,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7.6~10.7 kbar,750~810℃。此外,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时代为491±3.5 Ma (MSWD=0.62),结合锆石和石榴子石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以及前人的实验岩石学数据,认为该变质时代记录了早古生代高压-超高温的变质事件,进而恢复了南阿尔金基性麻粒岩所记录的顺时针P-T-t轨迹。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岩相学及变质阶段的划分
3 分析方法
    3.1 矿物主微量成分分析
    3.2 锆石U-Pb定年
4 分析结果
    4.1 矿物化学
        (1) 石榴子石:
        (2) 单斜辉石:
        (3)长石:
        (4)其他矿物:
    4.2 矿物微量元素化学
        (1) 石榴子石:
        (2) 单斜辉石:
    4.3 锆石U-Pb定年
5 变质温压条件的限定
    5.1 传统矿物温压计
    5.2 Grt-Cpx微量元素温压计
6 讨论
    6.1 锆石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和早古生代变质事件的记录
    6.2 P-T-t轨迹
7 结论
    (1)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质反应历史:
    (2)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基性麻粒岩的锆石U-Pb



本文编号:3994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94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