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煤矿地质灾害勘查中物探方法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15 02:31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开采的安全性。预防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很多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与一些异常地质构造有关。为此,需要对异常地质构造进行勘探,而物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煤矿水害、煤与瓦斯突出和大面积冒顶事故,并且分析了物探方法在煤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示意图

图1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示意图

在煤矿生产中,煤矿水害对开采的影响最大。根据矿井水源的不同,煤矿水害又可以分为透水、渗水和突水3类。透水事故通常是因防水煤岩柱的厚度不够,水源突破防水煤岩柱引起,例如采空区透水事故。透水量一般比较大,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致使工作面或矿井被淹没。渗水事故多是由于开采过程中隔水层产生....


图2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图

图2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图

瞬变电磁法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基础上的采用人工电磁探测围岩分布特征的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勘探时,通过向勘探地表发射脉冲电流,电流在矿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形成的电磁场为涡流场,也称二次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采用线圈可以探测二次场的信息,如图2所示。根据测得的二次场信息,就可....


图3瞬变电磁法探测水源结果

图3瞬变电磁法探测水源结果

由图3可以发现,在顶板方向,电阻率存在一个较低的区域,根据瞬变电磁理论可知,这个区域具有较好的含水性。结合采用钻探方法获取的地质资料可知,这个区域为含水层所在位置。在底板方向,也存在一个较低的电阻率区域,这表明这一区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为了实现安全施工,应该采用探水钻孔确定这一区....


图4无线电坑透法的原理图

图4无线电坑透法的原理图

由图5可以发现,在勘探的结果中可以圈定B1#、B2#和B3#3个异常区域。为了弄清这3个异常区域的实际情况,对这3个区域进行了钻孔施工。结果发现,B2#异常区域主要是由煤层厚度变化起#伏较大造成的,且煤层中含有一定厚度的夹矸;B1异常区域主要是由煤层裂隙比较发育造成的;B3#异常....



本文编号:3994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94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