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

发布时间:2016-10-16 17:39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

王尚庆  陆付民  罗勉  

【摘要】: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前、后滑坡灾害的地质环境、发育规律及特征认为,三峡库区滑坡的复活机制主要有暴雨诱发型、水库新生型、河流侵蚀诱发型和加载诱发型等,应采用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及监测预警等防治措施,以保护库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及移民安稳致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0.40674008)
【分类号】:P642.22
【正文快照】:

1引言三峡库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且多暴雨,滑坡灾害时有发生。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在高程600m以下的干流和支流岸坡上,,已查出崩塌滑坡4719处,其中涉水滑坡2100余处,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库区人民生命财产、移民工程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树仁,金逸民,石菊松,张永双,韩金良,何锋,董诚;滑坡预警判据初步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刘广润,晏鄂川;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灾工作要点[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03期

3 刘传正,李铁锋,温铭生,王晓朋,杨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4期

4 肖诗荣;刘德富;胡志宇;;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磊;左太安;李月臣;;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2 宋杨;范湘涛;陆现彩;;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与DEM数据的滑坡灾害调查——以新滩地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易武;易庆林;余庆;;吕家坪公路隧道地质勘察与施工监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李铁锋,潘懋,刘瑞珣;基岩斜坡变形与破坏的岩体结构模式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加桂;;三峡库区巫山县城秀峰寺—大块子古滑坡特征及形成过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赵信文;金维群;彭轲;常宏;黎清华;黎义勇;薛永恒;;清江中游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5期

7 佴磊;王日勖;;地理信息滑坡监测预报系统及其在抚顺西露天矿滑坡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洪勇;郑孝玉;王越红;;地下侵蚀对结晶片岩滑坡活动的影响——以日本善德滑坡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白世彪,闾国年,盛业华;GIS技术在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10 秦真珍;杨帆;徐佳;;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边坡预报模型研究[J];城市勘测;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殿秀;张强;马占山;;三峡库区诱发滑坡发生的降水统计特征[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2 莫颖军;;地质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实践及体会[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雷;石振明;王兵;;位移监测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及定量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汉湖;黄润秋;巨能攀;邓辉;;成兰铁路安县段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判识分析[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5 陶志刚;何满潮;张斌;;地震作用条件下滑坡体远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强;黄润秋;李秀珍;;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雷;曹吉庆;叶勇;;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任非凡;谌文武;韩文峰;;基于GIS的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研究——以G212陇南段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黄俊宝;;闽东南台风暴雨型滑坡成灾临界降雨量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任高峰;露井联合开采作用边坡损害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云进;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D];河海大学;2001年

4 陆峰;边坡监测的模式识别和极限分析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陶志平;滑坡地段隧道变形机理及灾害预测和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文海家;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李振宇;利用地面核磁共振研究滑坡地下水特征及稳定性[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申翃;土性统计参数及土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魏丽;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10 张伟红;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初;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崔巍;变权组合方法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高淑照;灰色系统理论及在混凝土桥梁施工挠度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郭永春;南昆线小得江滑坡变形趋势预测与稳定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李彦荣;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丁铭绩;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监测预报的GIS系统[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7 孙怀军;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库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海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李秀珍;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化冰;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监测分析及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树仁,石玲,谭成轩,胡道功,梅应堂,徐瑞春;长江三峡黄腊石和黄土坡滑坡分形分维分析[J];地球科学;2000年01期

2 林孝松;滑坡与降雨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3 刘传正,杨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4 王治华,杨日红,王毅;秭归沙镇溪镇千将坪滑坡航空遥感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3期

5 罗菊英;巴东县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滑坡与降水的关系初探[J];湖北气象;2001年04期

6 张业明,刘广润,常宏,黄波林,潘伟;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构造解析及启示[J];人民长江;2004年09期

7 陈永波,王成华,樊晓一;湖北省千将坪大型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J];山地学报;2003年05期

8 刘传正,李铁锋,程凌鹏,温铭生,王晓朋;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4期

9 廖秋林,李晓,李守定,董艳辉;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的发生、地质地貌特征、成因及滑坡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10 王治华,杨日红;三峡水库区千将坪滑坡活动性质及运动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平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网络应急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袁曲;黄仲;蒋玲霞;张卫华;;三峡库区蓄水对秭归归州水井观测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3 鲁涛;;三峡库首区某滑坡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8期

4 胡显明;晏鄂川;吕坤;张婷婷;;基于深部位移监测的渐进推移式滑坡变形传递过程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年03期

5 高连通;易夏玮;李喜;詹敏;代永力;晏鄂川;;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变形与高水位涨落关系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6 刘鲁文;林兆祥;刘林美;曾伟丽;吴金泉;佘明军;;八字门滑坡滑带土壤的激光击穿光谱探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7 王从锋;张培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三峡库区某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调研组;;构建四大体系 提高地灾防治水平——关于加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4期

9 张富新;韩正蓉;;兴山县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9期

10 喻勇;;滑带土厚度对滑坡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尚庆;陆付民;罗勉;;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铁帅;;开发三峡库区气候资源建三峡库区蔬菜示范基地[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唐红梅;刘厚成;陈洪凯;;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演化[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常亮;李同录;;三峡库区滑坡治理设计中主要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星;裴树文;冯兴无;陈福友;;三峡库区的旧石器时代的信息和意义[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韩忠学;;序言[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7 程小河;胡旭伟;刘宗星;;浅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设计方法[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8 韩金良;吴树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某些新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金;蒋海昆;;三峡库区微震活动的衰减与激发[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衡秋;;三峡库区万州驸马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王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郭嘉轩;[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邵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庞剑波 郑雄伟;[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记者 刘刚、王新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记者 赵腊平;[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记者 刘兰宁 特约记者 白文起 赵海燕;[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徐旭忠 周文冲;[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记者 刘维;[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梅;三峡库区万州区地貌特征及滑坡演化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雷光宇;三峡库区涉水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王志旺;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滑坡分形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李远耀;三峡库区渐进式库岸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葛华;三峡库区塌岸预测与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新喜;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8 姜永东;三峡库区边坡岩土体蠕滑与控制的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田宏岭;降雨滑坡预警平台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7年

10 周春梅;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抗滑桩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占山;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预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秦洪斌;三峡库区库水与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复活判据研究[D];三峡大学;2011年

3 帅红岩;三峡库区晒盐坝滑坡在暴雨与库水位下降条件下稳定性影响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晓;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体土地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于永贵;三峡库区万州、开县段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及破坏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葛峤;基于WebGIS的三峡库区滑坡预警信息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丁中开;三峡库区云阳至奉节段重大新生型滑坡预测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立明;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与区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青宇;三峡库区典型顺层岸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康忠荣;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2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