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特征

发布时间:2017-04-28 16:10

  本文关键词: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南部,研究层位为奥陶系马家沟组。通过岩心描述、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电子探针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来确定该层的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结合测井解释进行了岩相以及成岩相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家沟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泥晶白云岩、溶蚀角砾白云岩、沙砾屑白云岩、次生灰岩、泥晶灰岩等。研究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近地表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中、深埋藏成岩环境,成岩作用包括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去云化作用、胶结作用以及压溶、压实作用。通过地层特征将马家沟组划分为马一、二、三、四、五、六段,其中马五段是盆地内天然气生产的主要地层,因此对马五段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分为马五1-马五10亚段。分析了地层的基本特征并指出海平面变化对地层发育有控制作用。绘制了研究区马家沟组岩相古地理图,说明了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
【关键词】:鄂尔多斯 陕北斜坡 马家沟组 成岩作用 岩相古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51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开题依据8-9
  • 1.1.1 开题目的和意义8
  • 1.1.2 国内外碳酸盐岩研究现状8-9
  •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创新点9-10
  • 1.2.1 研究内容9-10
  • 1.2.2 技术路线10
  • 1.2.3 创新点10
  • 1.3 完成的工作量10-12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2-26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置12
  • 2.1.1 盆地地质概况12
  • 2.1.2 研究区地质概况12
  • 2.2 盆地构造及其演化12-14
  • 2.3 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地层特征14-26
  • 2.3.1 地层划分方案14-15
  •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标致层15-20
  • 2.3.3 研究区马家沟组地层特征20-26
  • 第三章 岩石学特征26-36
  • 3.1 主要岩石类型26-28
  • 3.1.1 矿物成分分类27
  • 3.1.2 成因结构分类27-28
  • 3.2 石灰岩特征28-29
  • 3.2.1 泥晶灰岩、含粒或粒泥灰岩28
  • 3.2.2 颗粒灰岩、含泥及泥粒灰岩28-29
  • 3.2.3 云斑灰岩29
  • 3.2.4 晶粒结构灰岩29
  • 3.3 白云岩特征29-30
  • 3.3.1 泥晶云岩、含粒及粒泥云岩29-30
  • 3.3.2 颗粒云岩、含泥及泥粒云岩30
  • 3.3.3 粉、细晶云岩30
  • 3.4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30-32
  • 3.4.1 蒸发台地亚相30-31
  • 3.4.2 局限台地亚相31
  • 3.4.3 开阔台地亚相31-32
  • 3.4.4 台地边缘亚相32
  • 3.5 马家沟组主要岩相及特征32-36
  • 3.5.1 马一段32
  • 3.5.2 马二段32-33
  • 3.5.3 马三段33
  • 3.5.4 马四段33
  • 3.5.5 马五段33-35
  • 3.5.6 马六段35-36
  • 第四章 成岩环境与成岩相特征36-50
  • 4.1 成岩环境36-37
  • 4.1.1 近地表成岩环境36-37
  • 4.1.2 表生淡水成岩环境37
  • 4.1.3 中-深埋藏成岩环境37
  • 4.2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37-40
  • 4.2.1 白云化作用37-38
  • 4.2.2 溶蚀作用38
  • 4.2.3 压实-压溶作用38-39
  • 4.2.4 胶结作用39
  • 4.2.5 重结晶作用39
  • 4.2.6 去云化作用39-40
  • 4.2.7 膏化、去膏化作用40
  • 4.3 成岩相地球化学特征40-46
  • 4.3.1 白云岩成岩相岩相的地球化学特征40-44
  • 4.3.2 石灰岩成岩相岩相地球化学特征44-46
  • 4.4 成岩阶段以及成岩演化46-48
  • 4.4.1 同生成岩阶段46-47
  • 4.4.2 早成岩阶段47
  • 4.4.3 表生成岩阶段47-48
  • 4.4.4 中、晚成岩阶段48
  • 4.5 成岩演化48-50
  • 第五章 研究区岩相古地理50-62
  • 5.1 岩相与成岩相分布50-56
  • 5.1.1 碳酸盐岩电性特征50-51
  • 5.1.2 岩相及成岩相分布51-56
  • 5.2 研究区岩相古地理56-62
  • 结论与认识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 图版Ⅰ67-69
  • 图版Ⅱ69-71
  • 图版Ⅲ71-73
  • 图版Ⅳ73-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承运,吴朝东;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沉积成岩微相研究[J];地学前缘;1998年04期

2 王宝清,张金亮;山西省柳林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五段第一亚段的白云石化作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雷卞军;付金华;孙粉锦;王勇;王身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兼论陆表海沉积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J];地层学杂志;2010年02期

4 何丹;潘天凑;赵淑平;;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沟组马五储层特征[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增奇,张淑芳,宋志勇,赵光华;山东省奥陶纪马家沟组厘定意见[J];山东地质;1994年S1期

6 李国蓉;从成岩角度看鄂尔多斯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的裂缝及其储集意义[J];岩相古地理;1997年03期

7 李贵才;蔡双燕;张正友;张石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岩性特征[J];内江科技;2013年07期

8 王伟力;孙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家沟组岩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科技导报;2013年17期

9 石芳惠;马芳侠;陈立军;何文忠;;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家沟组岩盐测井响应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26期

10 黄桂雄,孙明莉,黄宏伟,杨平;陕北富县探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特征及气层改造技术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亚生;何顺利;卢涛;达世攀;李跃刚;戴永定;;长庆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成岩模式与孔隙系统[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吴亚生;何顺利;卢涛;达世攀;李跃刚;戴永定;;长庆中部气田奥陶纪马家沟组储层成岩模式与孔隙系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胜建;包书景;侯会军;侯雨庭;;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的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以高桥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江民;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王妍;鄂尔多斯富县及邻区马家沟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波;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遗迹组构的储层改造机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戚家振;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封蓉;桥镇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1+2)沉积相及其控气作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4 靳程光;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闫佐;陕北志丹Y818井区马家沟组马五段—亚段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张中欣;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杨欣;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地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方文杰;鄂尔多斯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马六段测井解释及地质建模[D];西北大学;2013年

9 路萍;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马家沟组深部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估[D];西北大学;2013年

10 陈小炜;靖边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沉积微相研究及其膏盐沉积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3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