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伊宁地块阿吾拉勒—巩乃斯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与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8:00

  本文关键词:伊宁地块阿吾拉勒—巩乃斯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与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疆西天山伊宁地块阿吾拉勒—巩乃斯地区广泛分布石炭纪火山岩系,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和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分布面积占石炭系90%。该火山岩系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和鉴定其构造背景是了解西天山古生代洋盆闭合和构造体制转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区内大哈拉军山组和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查阅各类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编绘区域地质图,合理划分火山岩地层层序,掌握其时空分布状态、岩石组合、区域变化规律,划分喷发旋回,建立年代格架,总结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两组火山岩在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不同的构造属性,分析源区性质和成因类型,为探讨西天山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的依据。通过大哈拉军山组和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的对比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总体为一套基性—中性—酸性连续出露的岩石组合,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同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熔岩与碎屑岩厚度比为3.4:6.6,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熔岩厚度比为1:8:1,出露厚度由西向东递增;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总体以中基性(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酸性(流纹岩)成分为主,缺少或缺失安山岩,多处存在明显的成分间断,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熔岩与碎屑岩厚度比为4.3:5.7,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熔岩厚度比为4:3:3,出露厚度由西向东先增大后减小,变化幅度较大。2.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以爆发相为主,溢流相次之,爆发指数普遍较大,可划分5~6个喷发旋回;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以溢流相为主,爆发相次之,爆发指数偏小,可划分3~5个喷发旋回。3.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343~317Ma,主体属早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319~294Ma,主体属晚石炭世;研究区火山活动持续时间长且规模大,火山作用由西向东呈现由老变新的特征。4.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整体属钙碱性系列,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显示岛弧或陆缘弧火山岩的特征;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与裂谷火山岩相近。5.大哈拉军山组玄武岩浆源自受消减板片析出的流(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安山岩浆来源于受地幔楔影响的地壳根部,酸性岩浆则起源于稳定的下地壳,与幔源岩浆物质混合而成;晚石炭世造山带根部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上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伊什基里克组玄武岩浆,长英质岩浆是玄武岩浆对下地壳的底侵作用造成前寒武纪基底重熔而形成的,安山岩浆则是基性和酸性岩浆在接触部位发生物质交换的结果。6.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形成于南天山洋和北天山洋相向向伊宁地块之下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俯冲作用结束后,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而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则是伸展作用萌芽期的产物。南天山洋闭合时间为晚志留世—早石炭世,北天山洋至早石炭世末期最终封闭,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在伸展体制下形成初期裂谷再逐步趋于成熟,晚二叠世真正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关键词】:大哈拉军山组 伊什基里克组 石炭纪火山岩 阿吾拉勒 伊宁地块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论文选题依据、来源及意义11-12
  • 1.1.1 论文选题依据11
  • 1.1.2 论文选题来源11-12
  • 1.1.3 论文选题意义12
  • 1.2 阿吾拉勒—巩乃斯地区火山地层研究现状12-14
  • 1.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14-17
  • 1.3.1 论文研究思路14
  • 1.3.2 论文技术方法14-16
  • 1.3.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 论文拟解决主要问题17
  • 1.5 论文相关工作量17-19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19-26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交通位置19-20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单元划分20
  • 2.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20
  • 2.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20
  • 2.3 研究区地层划分20-22
  • 2.4 研究区构造特征22-24
  • 2.4.1 研究区断裂构造23-24
  • 2.4.2 研究区褶皱构造24
  • 2.5 研究区岩浆活动24-26
  • 第三章 研究区石炭纪火山岩地质特征26-76
  • 3.1 研究区石炭纪火山地层概述26-27
  • 3.2 大哈拉军山组(C_1d)火山岩地质概况27-47
  • 3.2.1 大哈拉军山组地层划分沿革27-30
  • 3.2.2 大哈拉军山组剖面列述30-37
  • 3.2.3 大哈拉军山组岩石学特征37-42
  • 3.2.4 大哈拉军山组岩石组合和区域变化42-44
  • 3.2.5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喷发序列44-47
  • 3.3 伊什基里克组(C_2y)火山岩地质概况47-76
  • 3.3.1 伊什基里克组地层划分沿革47
  • 3.3.2 伊什基里克组剖面列述47-62
  • 3.3.3 伊什基里克组岩石学特征62-70
  • 3.3.4 伊什基里克组岩石组合和区域变化70-73
  • 3.3.5 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喷发序列73-76
  • 第四章 研究区火山岩年代学依据76-86
  • 4.1 火山岩锆石U-Pb定年76-80
  • 4.2 研究区化石资料及其对火山地层年代的限定80-81
  • 4.3 区域年代学格架81-86
  • 第五章 研究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86-137
  • 5.1 大哈拉军山组(C_1d)86-112
  • 5.1.1 C_1d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86-93
  • 5.1.2 C_1d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93-98
  • 5.1.3 C_1d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98-102
  • 5.1.4 C_1d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02-112
  • 5.2 伊什基里克组(C_2y)112-137
  • 5.2.1 C_2y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12-118
  • 5.2.2 C_2y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18-121
  • 5.2.3 C_2y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21-124
  • 5.2.4 C_2y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124-137
  • 第六章 C_1d与C_2y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137-152
  • 6.1 C_1d与C_2y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对比137-138
  • 6.2 C_1d与C_2y火山岩主量元素对比138-139
  • 6.3 C_1d与C_2y火山岩稀土元素对比139-141
  • 6.3.1 C_1d与C_2y玄武岩对比140
  • 6.3.2 C_1d与C_2y流纹岩对比140-141
  • 6.4 C_1d与C_2y火山岩微量元素对比141-143
  • 6.4.1 C_1d与C_2y玄武岩对比141-143
  • 6.4.2 C_1d与C_2y流纹岩对比143
  • 6.5 C_1d与C_2y火山岩Sr-Nd同位素对比143-145
  • 6.6 C_1d与C_2y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与对比145-152
  • 第七章 C_1d与C_2y火山岩岩石成因152-159
  • 7.1 C_1d与C_2y火山岩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152-154
  • 7.2 C_1d与C_2y火山岩源区性质154-159
  • 第八章 C_1d与C_2y火山岩区域构造演化159-163
  • 第九章 结论163-165
  • 参考文献165-1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78-179
  • 致谢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荆德龙;汪帮耀;姜常义;赵振刚;;西天山备战铁矿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2 韩琼;弓小平;马华东;程松林;凤骏;宋相龙;谢磊;苏虎;李潇林斌;;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5年03期

3 陈根文;邓腾;刘睿;夏换;刘群;;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二叠系塔尔得套组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J];岩石学报;2015年01期

4 薛春纪;赵晓波;莫宣学;陈毓川;董连慧;顾雪祥;张招崇;Bakhtiar NURTAEV;Nikolay PAK;李志丹;王新利;张国震;亚夏尔亚力坤;冯博;俎波;刘家瑛;;西天山巨型金铜铅锌成矿带构造成矿演化和找矿方向[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5 李新光;汪帮耀;程雅军;王国华;;尼勒克尼新塔格铁矿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2014年02期

6 韩琼;弓小平;毛磊;宋相龙;刘学良;潘展超;苏虎;;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厘定及矿床成因研究[J];新疆地质;2013年02期

7 朱志新;董连慧;王克卓;赵同阳;徐仕琪;陈邦学;李平;靳留圆;;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J];地质通报;2013年Z1期

8 朱志新;董连慧;刘淑聪;李锦轶;王克卓;赵同阳;李平;靳留圆;;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J];新疆地质;2012年03期

9 陈耀宇;代文军;;西天山特克斯县东南一带大哈拉军山组中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2012年02期

10 汪帮耀;姜常义;;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区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伊宁地块阿吾拉勒—巩乃斯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与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27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