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隐伏矿床找矿中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06:08

  本文关键词: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隐伏矿床找矿中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黔西南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汇部位,是我国最早发现卡林型金矿的地区,是滇黔桂“金三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卡林型金矿床,就其产状、形态和构造控制可分为断裂型和层控型两大类金矿,层控型矿体主要产于中上二叠统不整合界面间的构造蚀变体(SBT)和上二叠统地层中,矿床多为埋藏较深的隐伏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顺层展布,具多层分布特征,背斜控矿明显,主要矿床有水银洞、紫木凼(下部矿体及太平洞矿段)、戈塘、泥堡等金矿床。断裂型矿体产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主要矿床有烂泥沟、丫他、板其、紫木凼(上部矿体)等。本次选择区内隐伏矿床的典型代表—水银洞金矿床为研究对象。详细收集该区1:20万、1:5万、1:1万化探资料及239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资料为基础,依据构造地球化学找隐伏矿的思路,开展水银洞金矿343勘探剖面构造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钻孔岩芯详细编录,选择6个钻孔按不同岩性段采集样品,通过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查明矿床的相关元素组合关系,提取与金矿成矿有关的特征元素参数;开展水银洞金矿东段构造地球化学填图及采样,利用MapGIS软件对成矿元素含量矿化因子得分编制地球化学图和地球化学异常图,结合构造控矿规律,分析深部隐伏矿体的头晕及尾晕,获得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目的;结合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对应关系,选择未发现金矿而又具有Au-As-SbHg-Tl异常组合的背斜区,对未知区(者相)的隐伏、半隐伏矿床进行成矿预测。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343勘探线剖面的R型聚类分析表明Au-As-Sb-Hg-Tl-Ag-W为黔西南金矿区灰家堡背斜Au的最佳指示元素,W元素应做为尾晕指示元素。As、Sb、Hg、Tl提供中—低温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亲硫元素,指示矿体原生晕中分散硫化物的矿化;Au、Ag元素为金、银硫化物矿化因子,Ag是Au的主要伴生指示元素。表明Au矿化与浅层中—低温热液以及银矿化有关,Au、As、Sb、Hg、Ag是Au的前缘晕指示元素,W是尾晕因子。(2)343地质剖面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Au、As、Sb、Hg、Tl、Ag、W为水银洞金矿的有效指示元素,Au-As-Sb-Hg-Tl-Ag-W为与水银洞金矿密切相关的矿化因子组合。Au-As-Sb-Hg-Tl-Ag-W的因子得分等值线图显示其高得分区域与矿体位置高度耦合,该因子揭示了金矿富集的矿化信息;此外,U不适宜作为该区金矿的指示元素。(3)结合239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及343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水银洞金矿床严格受灰家堡背斜和断裂构造作用及岩性控制。灰家堡背斜控制了矿体的就位空间,断裂构造是深部热液的通道,顶底板的粘土岩(或粉砂质粘土岩)形成良好的屏蔽障使得深部含矿热液沿构造通道或渗透或扩散于有利部位沉淀成矿。(4)利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对灰家堡背斜倾伏端(者相)进行找矿靶区的圈定及预测。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圈定了者相一带找矿的具体靶位,Au-As-Sb-Hg-Tl-Ag-W组合异常梯度降低方向指示了隐伏矿体的倾向。
【关键词】:黔西南水银洞金矿 隐伏矿床 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R型聚类分析 R型因子分析 指示元素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8-10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工作量11-14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案12
  •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12-14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4-27
  • 2.1 大地构造位置14-15
  • 2.2 区域地层15-17
  • 2.3 区域构造17-18
  • 2.4 区域岩浆岩18-20
  • 2.5 区域地球重力20-22
  • 2.6 区域地球化学22-23
  • 2.7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23-25
  • 2.8 区域矿产25-27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27-35
  • 3.1 矿区地层27-29
  • 3.2 矿区构造29-30
  • 3.2.1 褶皱29
  • 3.2.2 断裂29-30
  • 3.3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30-31
  • 3.4 矿石矿物特征31-32
  • 3.4.1 矿物组合31
  • 3.4.2 矿石结构构造31-32
  • 3.5 热液蚀变特征32-33
  • 3.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33-35
  • 第四章 水银洞金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35-51
  • 4.1 样品采集36-37
  • 4.2 R型聚类分析37-38
  • 4.3 R型因子分析38-42
  • 4.4 成矿元素组合构造地球化学场特征42-45
  • 4.5 成矿元素分布特征45-51
  • 第五章 构造地球化学在隐伏找矿中的应用51-65
  • 5.1 构造地球化学找矿依据51-52
  • 5.2 构造地球化学采样原则52
  • 5.3 构造地球化学在隐伏矿找矿中的应用52-65
  • 第六章 结论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表71-89
  • 附录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海俊;韩润生;马德云;;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云南地质;2006年04期

2 韩润生;;构造地球化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2期

3 刘泉清;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及其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1年04期

4 陈国达,黄瑞华;关于构造地球化学的几个问题[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1期

5 黄瑞华 ,龙汉春;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在长沙举行[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1期

6 谢瑞征;;全国构造地球化学座谈讨论会简讯[J];地震学刊;1984年01期

7 陈国达;;构造地球化学的几个问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4年01期

8 涂光炽;;构造与地球化学——(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上的发言提要)[J];地质地球化学;1984年04期

9 吴学益;构造地球化学讲座第一讲—构造地球化学概念、研究内容、意义及发展方向[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11期

10 刘洪波;关广岳;金成洙;;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评述[J];地质与勘探;198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迅;;地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地球化学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3)[C];1989年

2 钟德义;吴学益;周文华;;构造地球化学高温高压模拟实验[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吴学益;王子江;;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在金矿成矿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润生;马更生;杨海林;童志才;;关于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捷;青海省加吾金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潜力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在春;西秦岭金矿带安坝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徐良易;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隐伏矿床找矿中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4 陈楠;云南澜沧县打马河铅锌矿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董光泽;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汪旋;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河东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文美兰;会泽铅锌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8 韩业鸣;新疆哈密红石铜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欧阳平宁;苗儿山铀矿田向阳坪地区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与成矿富集中心预测[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孙社良;河南栾川钼多金属矿集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关键词: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隐伏矿床找矿中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37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