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02:04

  本文关键词: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基于工程实例即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该工程自2011年建成至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地质环境(由岩土体、水、冰和大气组成的四相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工程区的基本情况,得到研究区岩石、冻土、水和大气的基本特征,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数学模型,得出裸管和保温管管底以下多年冻土在运行初期(第5a)及末期(第50a)地基土的融化深度、融沉变形量以及回冻时可能产生的冻胀变形量,分析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针对地质环境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尽量减少乃至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并为今后在冻土区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环境 输油管线 多年冻土区 融沉变形 数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14;TE83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0
  • 1.1.1 选题依据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有关冻土的研究概况10-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17-26
  • 2.1 气候17-20
  • 2.1.1 研究区气候特点17-18
  • 2.1.2 研究区气候变化18-19
  • 2.1.3 气候与冻土的关系19-20
  • 2.2 水文20-23
  • 2.2.1 管道沿线的河流20-21
  • 2.2.2 管道沿线的湿地21-23
  • 2.3 植被23-25
  • 2.3.1 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概况23-25
  • 2.3.2 多年冻土与植被的依存关系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研究区冻土分布及其地质环境特征26-30
  • 3.1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27-28
  • 3.1.1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冻土分类分布特征27-28
  • 3.1.2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岩土类型特征28
  • 3.1.3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冻土地温分布特征28
  • 3.2 岛状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28-29
  • 3.2.1 岛状多年冻土区冻土分类分布特征28
  • 3.2.2 岛状多年冻土区岩土类型特征28-29
  • 3.2.3 岛状多年冻土区冻土地温分布特征29
  • 3.3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29
  • 3.3.1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冻土分类分布特征29
  • 3.3.2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岩土类型特征29
  • 3.3.3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冻土地温分布特征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及地质环境预报30-63
  • 4.1 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地质环境总体评价30-37
  • 4.1.1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30-34
  • 4.1.2 岛状多年冻土区34-36
  • 4.1.3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36-37
  • 4.2 各冻土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37-43
  • 4.2.1 不连续多年冻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37-41
  • 4.2.2 岛状多年冻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41-42
  • 4.2.3 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42-43
  • 4.3 冻土区地质环境预报43-61
  • 4.3.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43-46
  • 4.3.2 地质环境模型研究46-61
  • 4.4 本章小结61-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辉;论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J];湖南地质;2001年01期

2 于军;第十届东北亚地区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江原市举行[J];江苏地质;2004年01期

3 ;专家谈地质环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04期

4 刘传正;;树立持续利用地质环境的科学观[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3期

5 孙贵尚;马宗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要关注地质环境的影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4期

6 ;贯彻科学发展观 强化地质环境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12期

7 李永平;陈冰源;姜亚东;;地质环境工作的发展进程与艰巨任务[J];西部资源;2009年05期

8 张宗祜;;创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新认识,研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技术——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2期

9 尹学朗;;审时度势推进地质环境工作创新[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4期

10 姬熙清;李之璋;王金娃;王月宝;;论可持续发展与地质环境管理[J];西部资源;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建军;;地质环境与城市生态建设[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杨青;;城市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环境损伤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梁;;地质环境经济学导论[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宗祜;;创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新认识研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技术——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5 杨建锋;万书勤;冯艳芳;张翠光;;近50年来我国地质环境变化驱动力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6 龚士良;;集对论在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中的应用[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7 李振林;翟晓燕;;浅析影响人类健康的地质环境[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8 黄润秋;;序[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李林生;刘洋;许新;;符山铁矿地质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地质测量卷)[C];2012年

10 ;全球地质环境形势分析与展望[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红运 程敏武;国家批拨千万元资金用于应城治理地质环境[N];孝感日报;2007年

2 周勇 张丽君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应高度重视地质环境应变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范宏喜 赵凡 杨应奇;构建地质环境工作科学发展新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4 刘振国 范宏喜;地质环境管理亟待加强立法和行政体系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记者 刘伟;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郑娟尔 余振国;构建地质环境管理新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聂大海;构建珠三角地质环境工程联动机制[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记者 吴岗 通讯员 赵一鸣;天津摸清农业地质环境家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9 记者 刘燕;地区国土资源局 争取项目加大地质环境治理[N];和田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李风;浙江启动新农村地质环境保障工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湘宁;地质环境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董淑乾;地震极重灾区彭州两河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显巨;基于新型遥感数据的典型地质环境信息智能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胡庆国;地质环境与建设项目规划、技术和管理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范建华;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智佩;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佳鑫;井工煤矿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华;资源枯竭城市地质环境代价初步核算及转型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于莹;海岸带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姚翔龙;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陈艳江;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李焕同;王庄煤矿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玲;山西阳城县采煤区地质环境及其对城镇建设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汪留洋;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姚锐;木里煤田聚乎更二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范峻慧;长沙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诊断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45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