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技能竞赛的教学正效应

发布时间:2016-09-28 09:14

  本文关键词: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苏教育

一、技能竞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测量技能竞赛中,各参赛项目经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家的精心设计,来源于日常教学,同时又高于日常教学。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让选手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引领学校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各项目考核标准是按照职业岗位评价方式对选手的竞赛成绩进行评定,按工作任务中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制定评分细则。若能将竞赛项目内容的学习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对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设计出合理的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计划,就能确保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常州建设高职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将非测绘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内容调整如下(见表1):
表1 调整后的教学内容
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加强了水准仪、全站仪、施工放样、数字测图等生产常用设备与技术的学习,引导学生去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测绘知识与技术,同时将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技能竞赛项目融入其中,更加适应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二、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技能竞赛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让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因此,要求各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通过信息的收集、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等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个项目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如在进行四等水准路线测量这一任务教学时,可以先将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尝试入手,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将相应的知识点融入任务之中,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进行认识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时可以选用此种教学方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
(三)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工程案例进行展示,介绍案例情况,由学生去讨论处理的办法和结论,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理解和学习。如在进行高差测量任务学习的时候可采用此种教学方法:进行一个工程实例的展示,通过如何将已知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到施工现场入手引入高差测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差测量的任务与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姜留涛,翟翊.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测绘通报2012(11):102~104
[2]李胜明.借力技能竞赛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J].职教论坛,2012(5):55~59
[3]刘东菊,汤国明.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55~59
[4]宁津生,翟翊,宋伟东等.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首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比赛”经验总结[J].测绘通报,2009(1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关键词: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5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