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大港油田进海路建设对黄骅港岸滩冲淤演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6 15:13

  本文关键词:大港油田进海路建设对黄骅港岸滩冲淤演变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黄骅港 进海路 岸滩冲淤 数值模拟 卫星遥感


【摘要】:研究区石油储备较为丰富,在开采浅海滩涂的油气资源时,大港油田沿潮间带有计划的修建了张东海堤、庄海2×1进海路以及庄海4×1进海路,由于这些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改变了研究区岸滩的动力环境,并对滩涂地貌的冲淤演变造成了一定影响。前人对进海路附近海流,水深及剖面进行了实测,并通过沉积物测年的方法估算了泥沙的淤泥速率,由于缺少数学模型的支持,只是初步评估了进海路建设对岸滩冲淤演变的影响。本文在搜集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潮流调和分析,沉积物特征及运移趋势分析;利用ECOM模型和泥沙冲淤数值模拟对进海路(张东海堤、庄海2×1进海路、庄海4×1进海路)建设前后潮流、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了沉积物测年方法对泥沙冲淤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沿岸输沙率,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验证分析了进海路对黄骅港岸滩冲淤的影响。 通过ECOM模型模拟了研究区海域潮流场特征,并得到实测海流和潮汐数据验证,结果吻合。研究区海域的海流主要为潮流,属正规半日潮流型,潮流兼有旋转和往复两种特征,,涨潮流主流向大致为WSW-W,流速在30cm/s~65cm/s之间,落潮流大致为ENE-E,流速在30cm/s~60cm/s之间。进海路建设后,进海路北边流向逆时针偏转,南边流向顺时针偏转;高潮时,落急时流速在进海路的两侧均减小,而在东南侧增加,变化量级很小;高潮前1小时在庄海2×1进海路末端流速增加,两侧流速减小,在庄海4×1的进海路北侧流速减小,南侧流速增加。 通过泥沙冲淤数值模拟对进海路建设前后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建路前,在南排河与徐家堡河之间的岸线沉积较明显,年淤积量为0.170~0.210cm。建路后在南排河、庄海2×1进海路、庄海4×1进海路之间淤积速率相对较大,速率大于0.210cm/a,而在张东海堤的北侧岸线及庄海4×1进海路南侧与东南侧岸线有轻微的冲刷,其它地方变化很小。沿岸泥沙全年净输沙量为2×104m3,方向向南;研究区泥沙来源匮乏,沉积速率低,泥沙的冲刷沉积基本为本地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的重新分配。此结果得到卫星遥感图像和沉积物测年方法的验证。本文建立的两个数值模拟均适用于本海区。 进海路对泥沙沿岸分布影响在岸线总体变化上甚小,岸线进退的主要营力为人类活动,建路后会对岸滩的泥沙冲淤有一定的影响,仅限于建路的附近海滩,变化的量级也非常小,远离工程的海域,基本无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3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敏慧;沈永平;;牛背至天水高速公路路域环境地质安全性评价方法探讨[J];冰川冻土;2006年04期

2 刘汉湖;杨武年;夏涛;;高精度遥感三维可视化在岩溶地区工程初勘调查中的应用——以云南小哨机场为例[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3 马小计;杨自安;邹林;张普斌;张建国;;抚顺市市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研究[J];中国地质;2006年05期

4 王治华;;青藏交通线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J];地学前缘;2007年06期

5 和正民;王建超;范景辉;燕云鹏;;基于ArcGIS的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系统[J];国土资源遥感;2006年02期

6 夏真;;珠江三角洲1∶10万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7期

7 李广雪,薛春汀;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厚度、沉积速率及砂体形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年04期

8 张心彬;鲁孟胜;黄春慧;;矿区遥感解译与三维景观的制作方法及应用[J];煤炭工程;2006年03期

9 曹祖德,焦桂英;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推悬比的确定[J];水道港口;2002年01期

10 孙效功,杨作升,陈彰榕;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129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29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