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六旋翼无人机的PM2.5近地层垂直分布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5 02:15

  本文关键词:基于六旋翼无人机的PM2.5近地层垂直分布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内雾霾天气频现且危害日益加重,雾霾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对于造成雾霾的主要元凶——PM2.5,国内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其中对PM2.5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对PM2.5在空中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更少,主要原因是难以获取空中PM2.5测量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套基于六旋翼无人机的PM2.5近地层垂直分布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PM2.5测量模块进行空中测量,测量模块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将测量数据实时发回地面并进行保存。整个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多旋翼无人机和PM2.5测量单元。多旋翼无人机具有结构简单、飞行稳定、载重大等显著优点,且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定点悬停的功能,特别适合做一些针对近地层垂直方向上大气环境研究的测量实验。本文设计制作了一架六旋翼无人机作为空中测量平台,该无人机有效载重达2kg,由于无人机的飞控系统非常复杂,本无人机采用了APM国际开源飞控系统。由于目前电池能量密度有限,为了尽量提高无人机滞空时间,本文研究了旋翼与电机的工作力效,尽量使旋翼与电机在满足载重需求的前提下达到最佳匹配。无人机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但后期调试过程较为复杂,本人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无人机的调试,稳定可靠的无人机是整个系统成功的前提。PM2.5测量单元包括机载测量模块和地面站PC端数据监控软件两部分。本文选用了质量较轻的光学PM2.5测量传感器,采用了STM32开发平台进行开发,PC端PM2.5数据监控软件采用了VB进行编写。测量模块功能开发好以后,为了验证测量功能是否正常,本文做了大量测试进行模块标定。最后进行的是系统测试,对0~150m垂直方向上的PM2.5进行了测量。
【关键词】:PM2.5 六旋翼无人机 垂直 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84;V27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本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PM2.5 对人体的危害8-9
  • 1.2.2 PM2.5 近地层垂直分布测量方法9-10
  • 1.2.3 多旋翼无人机在大气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10-12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12-13
  • 1.4 文章节安排13-14
  • 2 系统总体设计14-18
  • 2.1 方案总体设计14-16
  • 2.1.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4-15
  • 2.1.2 系统主要模块选型15-16
  • 2.2 方案开发流程安排16-17
  • 2.3 本章小结17-18
  • 3 六旋翼无人机设计18-46
  • 3.1 六旋翼无人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18-20
  • 3.2 飞控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20-24
  • 3.2.1 APM系统概述20-23
  • 3.2.2 APM系统姿态控制原理23-24
  • 3.3 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24-34
  • 3.3.1 力效25-28
  • 3.3.2 电机28-30
  • 3.3.3 旋翼30-32
  • 3.3.4 电池32-33
  • 3.3.5 电调33-34
  • 3.4 无人机通讯系统34-36
  • 3.4.1 飞行参数数传系统34-35
  • 3.4.2 无人机手动遥控系统35-36
  • 3.5 无人机组装36-37
  • 3.6 无人机调试37-44
  • 3.6.1 飞控板传感器校准37-39
  • 3.6.2 无人机姿态校准39-42
  • 3.6.3 无人机试飞42-44
  • 3.7 本章小结44-46
  • 4 PM2.5 测量系统设计46-60
  • 4.1 PM2.5 机载测量模块的开发46-54
  • 4.1.1 测量模块系统结构46
  • 4.1.2 传感器测量原理46-49
  • 4.1.3 无线传输模块49-50
  • 4.1.4 软件开发50-54
  • 4.2 PC端数据监控软件开发54-56
  • 4.3 PM2.5 测量模块的标定56-58
  • 4.4 本章小结58-60
  • 5 系统测试60-64
  • 5.1 近地层PM2.5 垂直分布测量60-61
  • 5.1.1 前期准备60-61
  • 5.1.2 空中采样61
  • 5.2 数据处理及结论61-62
  • 5.3 本章小结62-64
  • 6 总结与展望64-66
  • 6.1 总结64
  • 6.2 展望64-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含录用)的硕士学位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王红磊;朱彬;;南京郊区一次轻度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垂直分布特征[J];科技视界;2014年18期

2 王伟;邱启明;;六旋翼飞行器建模及位置跟踪控制[J];电子器件;2014年03期

3 胡子梅;王军;陶征楷;陈振楼;;上海市PM_(2.5)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2期

4 谢涛;刘锐;胡秋红;鹿强;杨维顺;;无人机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系统设计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S1期

5 李广德;李效文;;北京市区春夏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5期

6 郭新彪;魏红英;;大气PM_(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13期

7 张见昕;姜秋俚;;冬季沈阳市高层建筑周边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J];农业与技术;2013年01期

8 杨力;张帆;张峰;;四旋翼飞行器动力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24期

9 庞庆霈;李家文;黄文浩;;四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平稳控制仿真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2年03期

10 于雅莉;孙枫;王元昔;;基于多传感器的四旋翼飞行器硬件电路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艳;;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为环境管理续航[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成顺;多旋翼飞行器建模与飞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雷瑶;Hex-rotor无人机多旋翼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阳;小型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胡琦逸;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估计与优化控制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凌金福;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算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周秋峰;直升机旋翼动平衡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胡占双;无人机飞行姿态检测及控制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王璐;四旋翼无人飞行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赵晓飞;开封市近地层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方滔;多传感器融合的四旋翼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昱;基于无刷电机的航模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健;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六旋翼无人机的PM2.5近地层垂直分布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92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