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浦东机场四跑道软弱土沉降变形特性及其控制对策

发布时间:2024-06-15 04:27
  浦东机场区域软弱土厚度非常大,普遍超过30m,局部有古河道流经的区域甚至达到60m,在荷载作用下软弱土的变形量非常大,深厚软弱土的变形控制成为工程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浦东机场现有的一、二、三跑道,在建设过程中均花极大精力进行软基处理已解决深厚软弱土的变形问题,一跑道采用强夯方法,二跑道采用“深层堆载预压+浅层强夯”方法,三跑道采用真空预压+冲击碾压方法,在三条跑道投入运行后均进行了长时间的沉降观测,通过观测发现,在跑道通航后仍发生了较大的沉降变形,一跑道在通航14年时平均沉降量约62cm,二跑道通航8年平均沉降量约36cm;三跑道地质条件较好,在通航4年后的平均沉降量也达到了 18cm。新建四跑道临近海堤,相对比于机场的一、二、三跑道,地质条件更差,软基处理的难度极大。在软弱土地基上修建的跑道,变形控制是首要任务,只有掌握软弱土的变形特性才能制定适宜的变形控制对策。因此,本文对软弱土在飞机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对软弱土在变形处理及强度处理过程中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进而制定四跑道软弱土变形控制对策。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本文首先对浦东机场区域软弱土特性,尤其是第④层淤泥...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浦东机场航空客运量变化图??Fig.?1.1?Change?map?of?airport?passenger?traffic?volume?in?Pudong?Airport??

图1.1浦东机场航空客运量变化图??Fig.?1.1?Change?map?of?airport?passenger?traffic?volume?in?Pudong?Airport??

自1999年浦东机场投入使丨丨]以来,航空业务快速发展,2000年以前,年运输??旅客量不到1000万人,到2013年,年旅客吞吐量己经接近5000万,并且-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浦东机场每年旅客吞吐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1。??5000??4000?门厂??>?3000?厂....


图1.2?—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2?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one?center?line??

图1.2?—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2?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one?center?line??

_q?y?L?——2013?年?10?月??图1.3二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3?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two?center?line??二跑道在地势设计方法是中间高,两端低,跑道中间....


图1.3二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3?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two?center?line??

图1.3二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3?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two?center?line??

?2013年丨0月??-1.?2?-??图1.2?—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2?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one?center?line??一跑道于1999年10月通航,通航后进行了长达1....


图1.4三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l?.4?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two?center?line??

图1.4三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l?.4?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two?center?line??

?2013年丨0月??-1.?2?-??图1.2?—跑道中线不同时间沉降变化图??Fig.?1.2?Different?time?settlement?change?chart?of?runway?one?center?line??一跑道于1999年10月通航,通航后进行了长达1....



本文编号:3994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3994926.html

上一篇:太空目标监视装备效能贡献率评估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