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高熔点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微观组织特征相电子结构参数影响的计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2:00

  本文关键词:高熔点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微观组织特征相电子结构参数影响的计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EET 高熔点元素 结合能 稳定性


【摘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氧化稳定性、耐腐蚀、抗蠕变等高温性能,是航空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已被广泛应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叶片和涡轮叶片的制备,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高熔点元素W、Mo、Ta、Re是镍基高温合金中重要的高熔点强化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然而,其微观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运用余瑞璜院士提出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结合能经验解法,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的计算模型,计算研究了典型合金CMSX-10中高熔点元素W、Mo、Ta、Re对合金微观组织特征相电子结构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第一代典型合金CMSX-2、第二代典型合金CMSX-4和第三代典型合金CMSX-10的电子结构参数,初步在电子层次上探讨了高熔点元素影响合金高温性能的本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高熔点元素分别加入CMSX-10合金后,γ相和γ’相中nA'、σN和Ec数值均增加,表明高熔点元素提高了合金原子间键合力的强度,阻碍了γ’相的筏排化,合金的相稳定性和抵抗变形能力增强。2)不同含量的高熔点元素一起加入CMSX-10合金后,随着元素含量的增加,γ相和γ'相的n'A和σN数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但总体看来,高熔点元素主要强化的是γ’相。3)CMSX-2、CMSX-4、 CMSX-10合金相的n'N和σN数值依次增加,合金的相稳定性和抵抗变形能力依次增加,合金的承温能力增强。4)CMSX-2、CMSX-4、CMSX-10合金相界面σ的数值依次增加,γ-Me/Ni界面△ρ’的数值依次减小,对合金的承温能力有推动作用。γ'-Me /Ni界面△ρ’的数值依次增加,对合金的承温能力不利。
【关键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EET 高熔点元素 结合能 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5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绪论11-15
  • 1.1 镍基高温合金的概述11
  • 1.1.1 镍基高温合金的特点11
  • 1.1.2 镍基高温合金的应用与发展11
  • 1.2 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11-14
  • 1.2.1 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11-13
  • 1.2.2 高熔点元素的作用13-14
  • 1.3 本文研究意义14-15
  • 2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简介15-24
  • 2.1 理论方法简介15-18
  • 2.1.1 理论依据与基本思想15
  • 2.1.2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中的电子15-16
  • 2.1.3 基本假设16-18
  • 2.2 经验电子理论间距差的计算18-21
  • 2.2.1 合金价电子结构参数n_A'及σ_N的计算18-20
  • 2.2.2 合金相界面电子结构参数Δρ'及σ的计算20-21
  • 2.3 EET中结合能的计算21-24
  • 3 合金的选取与杂化表的建立24-29
  • 3.1 合金的选取24-25
  • 3.2 杂化表的建立25-29
  • 4 高熔点元素种类对合金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影响29-44
  • 4.1 γ-Ni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计算29-31
  • 4.1.1 γ-Ni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29
  • 4.1.2 γ-Ni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29-31
  • 4.1.3 γ-Ni晶胞结合能的计算31
  • 4.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计算31-35
  • 4.2.1 γ-Me偏聚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31-32
  • 4.2.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32-34
  • 4.2.3 γ-Me晶胞结合能的计算34-35
  • 4.3 γ'-Ni_3Al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计算35-38
  • 4.3.1 γ'-Ni_3Al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35
  • 4.3.2 γ'-Ni_3Al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35-37
  • 4.3.3 γ'-Ni_3Al晶胞结合能的计算37-38
  • 4.4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计算38-41
  • 4.4.1 γ'-Me偏聚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38
  • 4.4.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38-41
  • 4.4.3 γ'-Me晶胞结合能的计算41
  • 4.5 高熔点元素对合金电子结构参数及结合能的影响41-43
  • 4.5.1 高熔点元素对σ_N和n_A'的影响42
  • 4.5.2 高熔点元素对结合能的影响42-43
  • 4.6 本章小结43-44
  • 5 高熔点元素含量对合金电子结构参数的影响44-55
  • 5.1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44-46
  • 5.1.1 γ-Me平均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44
  • 5.1.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44-46
  • 5.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46-49
  • 5.2.1 γ'-Me'平均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46-47
  • 5.2.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47-49
  • 5.3 元素含量对晶胞电子结构参数的影响49-54
  • 5.3.1 W含量对晶胞电子参数的影响49-50
  • 5.3.2 Mo含量对晶胞电子参数的影响50-51
  • 5.3.3 Ta含量对晶胞电子参数的影响51-52
  • 5.3.4 Re含量对晶胞电子参数的影响52-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6 典型镍基高温合金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55-65
  • 6.1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55-57
  • 6.1.1 γ-Me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55
  • 6.1.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55-57
  • 6.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57-60
  • 6.2.1 γ'-Me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57-58
  • 6.2.2 γ'-Me晶胞价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58-60
  • 6.3 γ-Me_((001))/γ'-Me_((001))相界面电子结构参数的计算60-63
  • 6.3.1 γ-Me_((001))/γ'-Me_((001))相界面计算模型的建立60-61
  • 6.3.2 γ-Me_((001))面平均共价电子密度的计算61
  • 6.3.3 γ'-Me_((001))面平均共价电子密度的计算61-62
  • 6.3.4 Ni原子层面平均共价电子密度的计算62
  • 6.3.5 γ-Me_((001))/Ni、γ'-Me_((001))/Ni相界面Δρ'及σ的计算62-63
  • 6.4 典型合金电子结构参数对组织稳定性的影响63-64
  • 6.4.1 n_A'及σ_N对组织稳定性的影响63-64
  • 6.4.2 △ρ'及σ对组织稳定性的影响64
  • 6.5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69
  • 作者简历69-71
  • 学位论文数据集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连福;李国华;;镍基高温合金看谱半定量分析[J];四川机械;1982年01期

2 邓正平;镍基高温合金镀银工艺[J];材料保护;2000年10期

3 邓正平;镍基高温合金镀银工艺[J];电镀与精饰;2001年01期

4 薛光荣;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硅[J];上海计量测试;2004年01期

5 马永会,赵锴,杨飞雪,楼琅洪,胡壮麒;镍基高温合金中α-W相的析出[J];电子显微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春水,彭志方;镍基高温合金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1期

7 庞晓辉;杨军红;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痕量硒[J];现代科学仪器;2006年05期

8 刘阳;叶洪涛;张军;穆辉;;航空用镍基高温合金切削现状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4期

9 刘庆tT;唐海军;姚红宇;余昌奎;肖清云;吴俊璞;朱明;;镍基高温合金电子空位数计算的新方法与组织稳定性预测[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11期

10 巩秀芳;杨功显;;镍基高温合金热物性参数计算及测量[J];东方汽轮机;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绍金;杨春晟;贾进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的痕量铋[A];全国第八届稀有金属难熔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邢占平;黄朝晖;谭永宁;余乾;;第二代定向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克实;刘林;郭运强;;镍基高温合金蠕变过程中γ'相演化的初步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马永会;赵锴;杨飞雪;楼琅洪;胡壮麒;;镍基高温合金中α-W相的析出[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庞晓辉;杨军红;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痕量硒[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雷冬;龚明;侯方;王国栋;赵建华;;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疲劳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军;;镍基高温合金熔体特性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谢君;田素贵;周晓明;李柏松;;粉末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及蠕变特征[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留成;何卫锋;王波;罗思海;;镍基高温合金激光冲击复合强化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马永会;赵锴;楼琅洪;胡壮麒;;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中μ相析出对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文;前10月宝钢镍基高温合金N80A销量增10倍[N];中国船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志伟;镍基高温合金高效深切成型磨削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刘玉波;高速铣削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零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3 袁兆静;磁场作用下镍基高温合金固态相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马建波;镍基合金熔体局域结构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刘杨;电场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演化、变形行为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6 肖茂华;镍基高温合金高速切削刀具磨损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于潇翔;多尺度序列算法发展及镍基高温合金元素协同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8 裴忠冶;K465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黄志伟;MCrAlY涂覆的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基体合金的等温和热机械疲劳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杰;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黄大顺;镍基高温合金珩磨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任心澈;K438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熔覆修复组织与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董天文;熔炼工艺及合金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5 彭翰林;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组织结构分析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曲红霞;镍基高温合金组织性能与净化工艺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7 宋永胜;镍基高温合金精密切削刀具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冬梅;718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及其液化裂纹形成机理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李静;加压内冷却砂轮磨削镍基高温合金时的温度场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宁邵鹏;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车削过程及刀片槽型优化[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36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36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