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四旋翼飞行器飞控板设计及鲁棒控制在姿态控制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14 08:04

  本文关键词:四旋翼飞行器飞控板设计及鲁棒控制在姿态控制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飞控 飞行器建模 鲁棒控制 嵌入式设计


【摘要】: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由对称分布式的四个旋翼组成的一种飞行器,由于其具有垂直起降、悬停、结构简单的特点,这使得四旋翼飞行器成为至2005年开始的近十年时间以来,发展最快速的一种飞行器。四旋翼有四个控制输入,六个控制输出(状态),因此四旋翼是欠驱动的系统,该系统还具有高度耦合、比较复杂的特点,因此系统的建模和对模型处理以及控制器设计上是难点。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发现四旋翼的核心是控制器,一个没有控制器的四旋翼是无法操控的,因此设计四旋翼控制器是本文的重点。本文以一个小型四旋翼飞行为对象,对四旋翼的控制器设计做了研究,本文首先将飞控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任务选定了ARM内核的STM32F103的MCU(微型控制处理器)。选择MPU6050传感器采集XYZ三轴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气压计5883L采集飞行器高度信息。根据各个IC器件的Datasheet,不难画出飞控的原理图,由于飞控实现的功能不是很复杂,PCB走线较简单,考虑成本原因,飞控PCB板采用两层板结构。对于控制器的设计,大部分都是基于精确数学模型设计的,本文首要的工作是建立四旋翼的数学模型,根据牛顿—欧拉定理在惯性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下,建立了力的微分方程和力矩的微分方程,并将其转换到机体坐标系中,因为传感器测量的欧拉角是在机体坐标系下表述,至此得到了在机体坐标系下的微分方程。对于坐标系的转换采用的矩阵表示的方法,因为对于任何两个不同的坐标系,分别转动三个角度,便可以将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上,将大地坐标系向机体坐标系转换的矩阵按照偏航、俯仰、滚转的变换顺序求出变换矩阵,这样可以避免在表示滚转角的时候出现奇异点。在该方程中含有三角函数和二次项等非线性表达式,采用小扰动理论近似的将微分方程展开,舍去高阶无穷下量,得到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在平衡点处的运动又可分为横向和纵向运动,于是微分方程分为横向运动微分方程和纵向运动微分方程。因为在实际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在建模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的控制器在对理想模型仿真时会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但是在实际飞控调试时可能与仿真出现较大的偏差。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本文采用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主要是未解决飞行器的抗干扰问题,鲁棒控制器设计思想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要保证系统的稳定,因此这种控制器不是最优控制器,但它的工程实用性强。在线性化的状态空间中采用H?次优方法设计控制器,将设计的控制器带入非线性模型中进行验证,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仿真可以很好的验证控制器的好坏。
【关键词】:飞控 飞行器建模 鲁棒控制 嵌入式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4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引言9-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 飞行控制系统17-18
  • 1.4 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硬件设计20-28
  • 2.1 IC器件选型20-22
  • 2.2 电路设计22-27
  • 2.3 总结27-28
  • 第三章 建立数学模型28-43
  • 3.1 四旋翼飞行原理28-29
  • 3.2 转动惯量的计算29-31
  • 3.3 四旋翼的数学模型31-34
  • 3.3.1 坐标系的定义31-32
  • 3.3.2 坐标系间的转换32
  • 3.3.3 地面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之间的转换32-34
  • 3.4 四旋翼机体建模34-39
  • 3.4.1 微分方程34-38
  • 3.4.2 运动方程解耦38-39
  • 3.5 线性化39-43
  • 3.5.1 泰勒展开法39-40
  • 3.5.2 工具箱提取法40-43
  • 第四章 控制器设计43-48
  • 4.1 鲁棒设计方法简介43-44
  • 4.2 H_∞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44-48
  • 第五章 仿真48-52
  • 5.1 仿真平台简介48
  • 5.2 综合仿真48-49
  • 5.3 仿真结果分析49-51
  • 5.4 总结51-52
  • 第六章 结论52-54
  • 6.1 结论52
  • 6.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9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59-60
  • 发表论文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未来10年将生产5448架军用旋翼机[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5年01期

2 陆洋;李建波;朱清华;;自转旋翼机配平及操纵响应特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道格拉斯·罗伊斯;赵;;民用旋翼机市场前景不容乐观[J];国际航空;2010年03期

4 徐慧;张伯虎;董文柱;石婷;;多功能无人旋翼机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20期

5 冯磊;佟勇;宋秀峰;;旋翼飞行器概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9期

6 金德余;;航宇18-A型旋翼机[J];直升机技术;1994年03期

7 蔡汝鸿;;潜水艇载风筝式旋翼机[J];直升机技术;1994年04期

8 申斌;吴一波;林冬生;;旋翼机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3年23期

9 蔡汝鸿;;卡特旋翼机(三)——精彩纷呈的卡特旋翼机[J];航空知识;2005年06期

10 李长江;;新颖奇特的旋翼机[J];航空知识;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正飞;;旋翼飞行器及其系统发展研究[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2 章洪;;新概念“直升旋翼机”[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旋翼无人机参赛报告[A];2004中国空中机器人大赛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林 张慧;世界旋翼机市场预测及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N];中国航空报;2008年

2 李昊;美陆军将启动高速旋翼机研制项目[N];中国航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胡海波;自转旋翼机:会飞的“风车”[N];中国民航报;2011年

4 高翔;美陆军基于亚太战略评估其旋翼机计划[N];中国航空报;2012年

5 黎时;1923:旋翼机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3年

6 姜曙光;未来十年生产5448架军用旋翼机[N];中国航空报;2004年

7 姜曙光;蒂尔预测未来十年旋翼机市场[N];中国航空报;2004年

8 王兰;轻型军用旋翼机市场将步入紧缩期[N];中国航空报;2011年

9 记者 刘军国;日本 美将如期部署“鱼鹰”旋翼机[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李昊;美国开展下一代高速旋翼机技术预研项目[N];中国航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电控旋翼直升机气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朱清华;自转旋翼飞行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陈淼;自转式无人旋翼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魏鹏;旋翼非定常流场的黏性涡数值模拟方法及其混合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肖中云;旋翼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6 彭程;共轴八旋翼无人飞行器姿态与航迹跟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邓寅U,

本文编号:540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540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