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09:01

  本文关键词: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遮光罩 结构设计 性能评估 实验验证 Tracepro软件


【摘要】: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星敏感器在空间飞行器姿态确定方面的应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星敏感器工作在系统视场外有强烈辐射源(如太阳、月亮、地球)的恶劣环境中,主要针对空间弱小运动目标成像,背景杂光严重影响星敏感器的姿态测量精度。因而,针对星敏感器系统在轨应用时的杂光抑制需求,开展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杂光抑制性能仿真、验证与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开展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结构设计研究。分析系统杂光产生的机理,提出遮光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根据后端接入的光学系统结构参数完成遮光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遮光罩外形尺寸的设计、挡光环位置的设计,计算获得相应设计参数。同时,基于获得的设计参数在Solid Works机械设计软件中完成结构模型的构建,并将该结构模型导入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中,为后续遮光系统的杂光抑制性能分析提供模型输入。其次,开展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仿真研究。根据辐射传输理论,,提出基于光学材质散射特征描述函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进行杂光抑制性能仿真的方法。基于设计的遮光系统的结构参数、材质物性参数以及光照条件,利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仿真获得遮光罩入口与出口的能量分布。根据杂光抑制的仿真结果,构建合理的杂光抑制性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实现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的定量评估。最后,开展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实验验证研究。搭建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验证的实验平台,测量获得杂光能量分布数据,并完成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以及稳定性分析,同时,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完成杂光抑制性能评估指标的提取。通过仿真计算与实验测量分别获得的杂光抑制性能评估指标的比对分析,初步验证了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分析与评估方法的正确性。总之,星敏感器遮光系统结构设计、杂光抑制仿真、验证与评估方法将为星敏感器产品定型以及未来新型星敏感器的抗杂光性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关键词】:遮光罩 结构设计 性能评估 实验验证 Tracepro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48.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0-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2-15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内容安排13-15
  • 第2章 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结构设计15-25
  • 2.0 引言15
  • 2.1 杂光抑制机理15-16
  • 2.2 结构设计准则16
  • 2.3 结构设计方法16-19
  • 2.3.1 遮光罩结构设计16-17
  • 2.3.2 挡光环位置设计17-19
  • 2.4 结构设计结果19-24
  • 2.4.1 结构参数19-20
  • 2.4.2 结构模型20-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仿真25-43
  • 3.1 引言25
  • 3.2 杂光抑制材质散射特性分析25-26
  • 3.2.1 BRDF概念25
  • 3.2.2 BRDF模型25-26
  • 3.3 杂光抑制性能仿真26-32
  • 3.3.1 性能仿真流程26-28
  • 3.3.2 性能仿真结果28-32
  • 3.4 杂光抑制性能评估32-41
  • 3.4.1 指标体系构建32-33
  • 3.4.2 评估结果分析33-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星敏感器遮光系统杂光抑制性能实验验证43-66
  • 4.1 引言43
  • 4.2 实验验证方法43-54
  • 4.2.1 测量设备43-45
  • 4.2.2 测量方法45-46
  • 4.2.3 测量结果46-50
  • 4.2.4 不确定度分析50-52
  • 4.2.5 测量稳定性分析52-54
  • 4.3 测试测量结果54-63
  • 4.3.1 数据处理方法54-55
  • 4.3.2 数据处理结果55-63
  • 4.4 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结果的对比分析63-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超;周泗忠;闫佩佩;姜凯;;基于散射模型设计外遮光罩[J];光学学报;2013年01期

2 王平阳,夏新林,谈和平,余其铮;CCD相机的杂散光模拟计算与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罗刚;;不确定度A类评定及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12期

4 郝云彩,肖淑琴,王丽霞;星载光学遥感器消杂光技术现状与发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彦;充气可展开天线精度及展开过程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4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44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