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战略模式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3-24 10:12

  本文关键词: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战略模式研究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物流的技术水平、设施设备、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零部件物流作为汽车物流中操作最复杂、时间要求最准确、质量要求最高的活动,密切参与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高度配合生产流程和作业计划,保障了零部件的采购与供应,同时也关乎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物流起步较晚,多数企业是从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而来,存在过于依赖主机厂,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内部还面临着物流成本高、作业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难题。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成都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国际物流”)为案例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首先,论文分析了现有的主要汽车物流模式。通过对国内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和国外欧美日地区汽车产业的产销情况、代表企业、主要产品和发展特点的分析,总结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征。分析上汽、广汽、东风、长安等汽车集团在内的18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情况,对自营、外包第三方、供应商管理物流等模式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实践,整理分析了一汽国际物流的发展环境与业务现状。发展环境方面对企业所在地龙泉驿区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商贸企业以及汽车物流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一汽国际物流的潜在客户与竞合关系。业务现状方面,对一汽国际物流的整体业务流程以及主要的外协件、CKD件作业和配送业务进行了描述,总结归纳了企业的业务与特征,并提出物流模式优化的大致方向。然后,论文提出了横向和纵向的一体化物流模式优化方案。横向一体化结合潜在客户的情况,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拓展现有业务以及开展增值服务,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对一汽大众主机厂的依赖,提高社会化的程度,以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长远发展。纵向一体化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构架以及资源配置优化,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延伸上下游供应链,实现零部件入厂、集货与备件物流的一体化。最后,提出了企业在汽车零部件物流模式优化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分阶段推进方案以及在组织、人才上应当给予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入厂物流 供应链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F25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8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汽车零部件物流相关理论与方法20-33
  • 2.1 面向供应链的汽车物流一体化20-26
  • 2.1.1 基本概念20-23
  • 2.1.2 主要模式23-26
  • 2.2 物流一体化中业务风险评估方法26-33
  • 2.2.1 业务风险分析27-28
  • 2.2.2 业务风险量化28-32
  • 2.2.3 横向一体化决策32-33
  • 第3章 国内外汽车产业与汽车物流模式33-51
  • 3.1 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趋势33-40
  • 3.1.1 国内六大汽车产业集群33-36
  • 3.1.2 国外欧美日汽车产业36-40
  • 3.2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模式40-45
  • 3.2.1 主要物流模式分类40-41
  • 3.2.2 典型汽车企业的物流模式41-45
  • 3.3 零部件物流运作模式45-51
  • 3.3.1 主要汽车物流企业45-47
  • 3.3.2 零部件物流模式47-51
  • 第4章 一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物流战略51-69
  • 4.1 发展环境分析51-56
  • 4.1.1 龙泉驿区汽车产业51-52
  • 4.1.2 龙泉驿区汽车物流产业52-56
  • 4.2 业务现状分析56-64
  • 4.2.1 外协件业务57-61
  • 4.2.2 CKD件业务61-64
  • 4.2.3 取货业务64
  • 4.3 客户市场分析64-65
  • 4.4 业务特征分析65-67
  • 4.5 战略模式67-69
  • 4.5.1 SWOT分析67
  • 4.5.2 战略定位67-68
  • 4.5.3 实现手段68-69
  • 第5章 纵向一体化模式69-75
  • 5.1 物流服务体系69
  • 5.2 业务流程优化69-72
  • 5.3 信息系统构建72-73
  • 5.4 资源配置优化73-74
  • 5.5 小结74-75
  • 第6章 横向一体化模式75-89
  • 6.1 横向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75-76
  • 6.1.1 必要性分析75
  • 6.1.2 可行性分析75-76
  • 6.2 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76-77
  • 6.2.1 基本原则76
  • 6.2.2 基本思路76-77
  • 6.3 内部作业模式优化77-78
  • 6.4 险评估和业务拓展78-88
  • 6.4.1 横向一体化业务风险评估78-79
  • 6.4.2 高风险收益业务分析79-86
  • 6.4.3 中等风险收益业务分析86-88
  • 6.5 小结88-89
  • 第7章 实施建议与措施89-92
  • 7.1 实施计划89-90
  • 7.2 保障措施90-92
  • 结论与展望92-93
  • 致谢93-94
  • 参考文献94-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伊俊敏;周晶;高晓亮;施挺;;某发动机厂零件循环取货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S1期

2 潘祥;孟利清;;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的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爱华;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石国强;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坤;基于TPL准时配送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高洁;基于JIT的汽车制造企业入厂物流运营模式及选择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5 姜舒曼;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入厂物流规划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秋生;一汽—大众入厂物流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谢敏;库存约束下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配送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战略模式研究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5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