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高地板有轨电车集成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2 22:44
  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过程是由多名设计师、多系统来完成最终集成设计的,对于一种全新车型,其设计过程必然伴随着很多反复和波折,因此必须要找到一些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设计方法,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反复更改,提高设计质量,保障新平台车辆设计的顺利进行。目前国内有轨电车和轻轨车型需求明显增大,但现有的有轨电车车型基本都为低地板车型,现有的轻轨车型也是基于多编组铰接方式,而本文背景车辆为某地区的实际高地板采购车辆,该高地板有轨电车采用2个独立转向架,可单辆车独立运营,亦可多辆车连挂运营,目前国内还没有该车辆平台,亦无相应的标准作为指导,需要全新设计。本文以此高地板有轨电车的设计为背景,对高地板有轨电车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最终结果,总结介绍了背景项目车辆在设计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设计数据。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型的分类,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车型选择的一些依据,然后结合背景项目的顶层指标,详细描述了顶层指标的作用,介绍了顶层指标的分析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理念,介绍了从顶层指标到总体设计方案的实现方式。在设计管理方面,结合车辆系统的分类和每个系统的作用,介绍了设计管理中接口管理、配置管理等一些管理...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1.2 课题来源
        1.1.3 研究意义
    1.2 有轨电车和轻轨的研究现状
        1.2.1 有轨电车的历史
        1.2.2 轻轨的历史
        1.2.3 现代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研究现状
        1.2.4 高地板有轨电车的研究现状
        1.2.5 轻轨的研究现状
        1.2.6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地板有轨电车顶层设计指标
    2.1 城市轨道交通车型选择
    2.2 顶层设计指标
        2.2.1 车辆运行环境
        2.2.2 线路主要参数
        2.2.3 车辆型式和列车编组
        2.2.4 供电条件
        2.2.5 车辆限界
        2.2.6 车辆主要尺寸
        2.2.7 车辆载客能力
        2.2.8 车辆重量及轴重、轮重
        2.2.9 列车牵引和制动性能
        2.2.10 列车故障运行能力
        2.2.11 振动及舒适性
        2.2.12 噪音
        2.2.13 防火
    2.3 顶层指标分析及总体方案的确定
第三章 设计管理
    3.1 设计阶段和系统划分
        3.1.1 设计阶段划分
        3.1.2 系统划分
        3.1.3 特殊工程系统
    3.2 接口管理
        3.2.1 接口分类
        3.2.2 接口管理流程
        3.2.3 接口管理矩阵
    3.3 配置管理
    3.4 设计验证和确认管理
    3.5 车辆整合集成流程
第四章 总体及子系统设计集成
    4.1 概述
    4.2 车辆系统方案
        4.2.1 总体布置图的确定
        4.2.2 载客量校核
        4.2.3 重量和重心校核
        4.2.4 限界校核
    4.3 车体系统方案
        4.3.1 车体材料
        4.3.2 车体强度
        4.3.3 车体接口
        4.3.4 车体设计方案
    4.4 内装系统方案
    4.5 转向架系统方案
    4.6 制动系统方案
        4.6.1 车辆制动方式的分类
        4.6.2 制动系统的组成
        4.6.3 制动系统的接口
        4.6.4 制动计算
    4.7 车钩系统方案
        4.7.1 车钩型式的选择
        4.7.2 车钩的主要参数
    4.8 牵引系统方案
        4.8.0 牵引系统计算用参数
        4.8.1 牵引系统组成
        4.8.2 牵引系统接口
    4.9 辅助系统方案
    4.10 网络系统方案
    4.11 空调系统方案
    4.12 车门系统方案
第五章 特殊工程管理
    5.1 概述
    5.2 重量管理
    5.3 噪音及振动工程
第六章 总结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3980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980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