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与互动艺术的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8:04
  随着现代科技化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艺术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不仅要有舒适的艺术展示方式,更要通过科技的方式参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中。在众多科技手段中,人工智能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深入,被大众接受度最高的智能科技领域,无论是影视领域、艺术领域或新闻传播领域都已经融入了人工智能的身影,这也是现当代互动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艺术的展示以及互动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艺术作品的表达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开始尝试走出固定的传统思维模式,在创作中更强调新媒体、计算机运算、影像以及工作的时间效率的重要性。随着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不断地创新与改进,人工智能使得我们的审美期待变得愈加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以人工智能在互动艺术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了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首先,在文章的绪论部分进行了对两个领域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概念的准确定义。第二章节以展览馆陈列展示中的部分互动数字艺术应用为主体,分别从互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与互动影像的应用两大主要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互动数字艺术在国内外展览馆的陈列展示中的呈现方式。第三章节就互动...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工智能与互动艺术的融合研究


《京东自动驾驶配送车》

人脸识别技术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问题我国一直在讨论与研究,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取得领先地位。如京东已投入使用的自动驾驶配送车,当快递员与配送车作,工作效率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为社会提供了不少便利。支付宝及很多均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人脸识别技术按照字面意思解读即对人脸进行全方然后将所识别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之中,最后通过信息比对、数据检索,从而判别者与数据库中本人身份是否相符。但这些技术手段目前仍处于智能化初级阶很长的研究道路。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兴趣并加以研技与艺术的融合问题加以关注。本文将深度分析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案。

来源,图片,作者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J].   机器人产业. 2018(01)
[2]面向Python应用的大学教学改革初探[J]. 秦科,刘贵松.  计算机教育. 2017(09)
[3]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 喻国明,兰美娜,李玮.  新闻与写作. 2017(03)
[4]机器写作在新闻领域应用的思考[J]. 龚隽鹏,任文,张鹏洲.  中国传媒科技. 2016(05)
[5]“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J]. 翟振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07)
[6]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J]. 高楠.  设计. 2016(05)
[7]看不见的城市: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语境研究[J]. 陈媛媛.  设计艺术研究. 2016(01)
[8]数据新闻中传感器的应用[J]. 许向东.  新闻与写作. 2015(12)
[9]浅谈新媒体与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中的应用[J]. 冯伟夏,黄迅.  包装世界. 2015(02)
[10]3D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悖论[J]. 杨尚鸿.  当代电影. 2013(10)

博士论文
[1]艺术与大众[D]. 刘军平.中央美术学院 2013
[2]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 马晓翔.南京艺术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互动装置艺术中的新媒介研究[D]. 刘莲.江南大学 2012
[2]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研究[D]. 杨虹.湖南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2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72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