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温度变化对东北地区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动态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7 15:12
【摘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目前全球共同面对的重点问题之一,但生物多样性丧失对林分生产力产生的影响还存在一定争议。研究环境异质性和气候条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时空尺度下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选取典型样地构建温度上升的空间环境,采用生物多样性Hill指数(包含3个指标,分别为0D、1D、2D)表征生物多样性特征,结合各区域温度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阐释生物多样性特征随着温度上升的变化规律,基于树轮数据获取林分生产力年际特征和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个年份区间内生物多样性历史数据,探讨林分生产力的时空动态,揭示温度变化梯度下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在空间尺度上并未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则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2)林分生产力在空间尺度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典型样地Ⅱ典型样地Ⅲ典型样地Ⅰ。而时间尺度上,林分生产力的年际变化则始终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且随着时间梯度的变化,林分生产力的大小始终保持为:典型样地Ⅱ典型样地Ⅲ典型样地Ⅰ。(3)生物多样性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由典型样地Ⅰ的弱负相关关系转变为典型样地Ⅱ和典型样地Ⅲ的正相关;时间尺度上,随着温度上升,不同区域各生物多样性指标与生产力的关系均存在差异,其中,典型样地Ⅱ生物多样性指数0D与林分生产力呈现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生物多样性指数1D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则由1980年正相关关系转变至1990~2010年的负相关关系,而生物多样性指数2D与林分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1980年呈负相关,在1990~2010年呈正相关。典型样地Ⅰ生物多样性指数0D和1D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均呈现由负相关到正相关的转变,生物多样性指数2D与林分生产力则由正相关向负相关发展,典型样地Ⅲ各生物多样性与林分生产力关系未呈现明显的规律变化。
【图文】:

年际变化,年份,区域


1980逦1990邋年份邋2000逦2010逡逑图3-3各区域林分生产力的年际变化逡逑Figure邋3-3邋Interannual邋variation邋of邋stand邋productivity邋in邋different邋regions逡逑24逡逑

年际变化,样地,区域,北温带


逑典型样地丨逦典型样地II逦典型样地III逡逑图3-2不同区域林分生产力差异逡逑Figure邋3-2邋Differences邋in邋Stand邋Productivity邋in邋Different邋Regions逡逑30邋A逦is典型样地I丨丨ei典型样地II邋a北温带区域逡逑1邋25逦'逦_逡逑^邋15邋'逦I邋W1_逡逑1W t邋IW逡逑S邋5邋-逦1邋W邋|固邋|_邋?l逡逑()[W _WW __WWW逡逑1980逦1990邋年份邋2000逦2010逡逑图3-3各区域林分生产力的年际变化逡逑Figure邋3-3邋Interannual邋variation邋of邋stand邋productivity邋in邋different邋regions逡逑2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传阳;陈志超;郝成元;丁效东;;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白云山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2 李伟;王秋华;沈立新;;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可持续发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4年01期

3 曾伟生;;3种异速生长方程对生物量建模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年01期

4 王晓莉;常禹;陈宏伟;胡远满;焦琳琳;冯玉婷;吴文;伍海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4期

5 马文静;张庆;牛建明;康萨如拉;刘朋涛;何欣;杨艳;张艳楠;邬建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13年07期

6 贺鹏;张会儒;雷相东;徐广;高祥;;基于地统计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计[J];林业科学;2013年05期

7 曹扬;陈云明;渠美;;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方升佐;田野;;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胡云锋;艳燕;阿拉腾图雅;毕力格吉夫;;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植物多样性变化[J];资源科学;2012年06期

10 王天博;陆静;;国外生物量模型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嵩;增温和氮素添加对松嫩草原羊草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金红喜;生态恢复建植林(FPER)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珍;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7年

2 何游云;无人机遥感估测林木地上生物量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代海军;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异速生长模型[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8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18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