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土地利用变化下城市森林地上碳储量动态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7 21:35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城市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利用1995、2000、2005、2010、2015五期遥感影像,基于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了杭州市西湖区土地利用及变化数据。参考《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建立碳储量变化模型。为优化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DN值的分层抽样方法以提高在城市环境中抽样的精度。利用DN值分层抽样法统计样地数据获取优化参数,通过模型计算西湖区地上碳储量动态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西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下城市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动态响应情况。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1995年-2015年间西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转化为聚居地,但土地利用转移波动率较大,除聚居地外,各地类之间相互转移频繁。(2)基于DN值分层抽样方法对西湖区各土地利用分别进行碳密度估计,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在林地、聚居地、农田和湿地四种地类型中的抽样精度分别从87.97%、68.39%、77.22%和71.57%提高到了98.84%、97.16%、97.04%和96.84%。(3)基于DN值分层抽样得到西湖区内各地类的平均碳密度值分别为林地69.46t C/hm2、聚居地14.94 t C/hm2、农田27.71 t C/hm2和湿地30.46 t C/hm2,西湖区总体平均碳密度为32.90 t C/hm2,总体抽样精度为97.69%。(4)1995年~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每五年对西湖区造成的碳储量变化分别为-111030.70 t,-77940.36 t,-50623.77 t和-89089.40 t。1995年~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减少作用降缓,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减少作用逐渐增大。(5)经计算得到1995~2015年间,西湖区每五年分别增加植被碳储48982.30 t,62105.18 t,116749.38 t和60597.69 t。西湖区城市森林总体碳汇效果先增强后减弱。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

杭州市西湖区,浙江省,西湖区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2.1 研究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西湖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地理位置为东经 119°56′~20°10′,北纬 30°02′~30°23′,南北长约为 28.5 千米,东西宽约为 14 千。辖区总面积约为 312.4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100 万,,是杭州五个老城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区。西湖区东连上城区、下城区,东北与拱墅区江干区相邻,东南以钱塘江为界,与滨江区和萧山区隔江相望,西北部与余杭区接壤,南部滨临富春江,西南部与富阳市交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荞;岳彩荣;李圣娇;翟靖超;;森林生物量估测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5年06期

2 陈蜀蓉;张超;郑超超;张伟;伊力塔;余树全;;公益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以浙江省缙云县公益林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5年05期

3 李蓓蓓;方修琦;叶瑜;张学珍;;中国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开垦导致的碳收支[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9期

4 姚娜;马履一;杨军;贾黎明;段R

本文编号:2618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18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