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哈尔滨及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7:10
【摘要】:长春和哈尔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对其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研究有利于城市造林实践和绿化管理,从而提高城市植被生态服务功能。有关城市森林绿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研究鲜有报道,而GRSP在维持土壤质量、恢复退化土壤等方面有重要生态意义,对其研究有利于揭示GRSP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因此,本文以长春和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并以哈尔滨为例分析了城市森林绿地GRSP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6级制标准,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4.51 g/kg)及其空间分布(大部分区域30 g/kg)达到了2级、含量高的水平;全氮(均值1.37 g/kg)、碱解氮(均值133.04 mg/kg)、速效磷(均值38.47 mg/kg)及其空间分布均达到了3级以上水平;全钾(均值58.7 g/kg)和速效钾(均值255.85 mg/kg)及其空间分布达到1级、含量很高的水平;全磷平均含量0.51 g/kg,空间上大部分区域集中在0.4—0.6 g/kg,为4级、含量中下水平。土壤pH为5.43—8.89,容重为1.11—1.62 g/cm~3。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F)分析表明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多数区域处于1.5—1.8之间,为中等水平(4级制中排第3级)。不同林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pH、全氮、全磷和碱解氮(P0.05),不同环路间差异主要在pH、有机质和全磷(P0.05),而不同行政区间差异指标最多,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pH(P0.05)。综合肥力指数显示:景观林单位附属林=生态公益林道路林,绿园区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宽城区,1环3=4环2环4环外。全磷、全氮、容重是限制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综合肥力的主要因子。(2)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土壤有机质均值为34.26 g/kg,空间上主要集中在30—40 g/kg,达到了2级(高)水平;全氮(均值1.22 g/kg)、碱解氮(均值124.43mg/kg)、速效磷(均值21.45 mg/kg)空间上集中在1—1.5 g/kg、90—120 mg/kg和20mg/kg,为3级(中上)水平;全钾、速效钾含量较高,为2级(高)及以上水平;全磷含量低(均值0.5 g/kg),空间上主要集中在0.4—0.6 g/kg,为4级(中下)水平。土壤容重主要为1.3—1.4g/cm~3,pH主要为7.5—8.5。不同林型土壤肥力指标比较来看,除速效钾外土壤各肥力指标多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综合肥力指数为1.41—1.66,农田显著大于道路林、单位附属林及生态公益林(P0.05),土壤肥力空间结构特征表明,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有机质及容重块基比≥75%,而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综合肥力指数的块基比介于25%—75%。全氮、全磷、容重及碱解氮是限制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土壤综合肥力的主要因子。(3)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G)含量均值分别为7.91 g/kg和0.71 g/kg,农田含量显著大于道路林、景观林、单位林、生态公益林,4环外含量显著大于其它环路带(P0.05)。半方差函数模型显示,TG和EG均符合球型模型,其块基比均为50%,在空间上看,GRSP由东到西有含量递减的趋势。相关性表明GRSP与土壤各肥力指标紧密相关,除速效钾外,pH、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综合肥力指数均与T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与E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土壤指标为pH、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综合肥力指数(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H、TN、AN既是TG也是EG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以上结果,可采取疏松土壤、枯枝落叶沤肥、增施氮磷有机肥而控制钾肥、种植固氮耐低磷植物、接种AM真菌增加GRSP含量等措施推进东北城市森林建设。
【图文】:

土壤肥力指标,长春,宽城,朝阳区


2 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磷、全钾和速效钾不同林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图 2-2)。不同行政区土壤理化指标除容重、全钾、速效钾外,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pH 表现为绿园区、宽城区>二道区>朝阳区>南关区,有机质表现为绿园区>朝阳区>二道区>南关区>宽城区,全氮表现为二道区>南关区>绿园区>朝阳区>宽城区,全磷表现为南关区>绿园区>二道区>宽城区>朝阳区,碱解氮表现为朝阳区>南关区>绿园区>二道区>宽城区,速效磷表现为南关区>绿园区>宽城区>二道区>朝阳区(图 2-3)。在城市化梯度上,,pH 为 3 环>4 环>2 环>4 环外>1 环,有机质为 1 环>2 环>4 环>3环>4 环外,全磷为 4 环>1 环>2=3 环>4 环外。不同环路除 pH、有机质、全磷外多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图 2-4)。

土壤肥力指标,行政区,长春


图 2-3 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不同行政区土壤肥力指标比较Fig.2-3 Comparison of soil properties among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Changchu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涛;;森林的赞歌——写在武汉市建设城市森林之际[J];武汉建设;2007年01期

2 石河;何建勇;;2018年每个区都将建设一处城市森林 森林走进北京城[J];绿化与生活;2018年08期

3 唐建钢;;城市与城市森林[J];地理教学;2003年04期

4 乔银霞;;浅谈当前城市森林学科的产生及研究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29期

5 张敬轩;刘红记;脱俊豪;;石家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浅析[J];河北林业;2016年04期

6 胡晓斌;孙勇;孟长来;;城市森林廊道概念及其形成的概述[J];四川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7 陈授涵;;未来的外星城市森林[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8年02期

8 钱钟龄;;城市书(十一章)[J];散文诗世界;2016年12期

9 钱钟龄;;城市书(组章)[J];星星;2017年06期

10 董佳妮;;逆流——读《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有感[J];初中生写作;2017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12章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2 刘凤祥;李文艳;;城市森林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年

3 张茂钦;左显东;;建设城市森林 改善城市环境[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4 王宏达;;基于群落空间和设施体系的城市森林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十八里店地块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陈松泉;;v|展城市森林 打造宜居t熬砙A];第八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6 韦勤;;构建近郊城市森林 营造适宜人居环境[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高志勤;;基于生态景观效应的城市森林的功能评价模式[A];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6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8 宋捷;;基于鸟类栖息活动的小型近郊城市森林声景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吕家营城市森林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林文鹏;赵敏;柳云龙;刘冬燕;张翼飞;高峻;;基于SPOT5表观反射率的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赵敏;周广胜;高峻;;城市森林固定CO_2价值评估——以上海城市森林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昌波;优化生态环境支持 海口构筑“城市森林”[N];海口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李瑶;通惠河畔将添127亩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燕;本市今年添21处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8年

4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彭慧;北京将新建21处城市森林[N];北京商报;2018年

5 记者 段金平 周楚军;北京持续推进城市“留白增绿”[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6 江泽慧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城市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N];人民政协报;2016年

7 记者 王海燕;本市再添5.6万亩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7年

8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李强 王维翊;全力打造城市能级新模式[N];长春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徐瑞哲;申城林子多了,哪片吸霾能力最强[N];解放日报;2017年

10 记者 王阳;城市“绿肺”值多少“金山银山”[N];上海科技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俊丽;基于群落结构、更新能力及土壤质量的上海城市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常金宝;干旱半干旱地区工矿城市森林建植技术与生态效益评估研究——以神东煤田及达电厂区绿化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蔡春菊;扬州城市森林发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4 韩轶;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及城市森林综合评价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伟;城市森林及其生态恢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陈佳瀛;城市森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郄光发;北京建成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空间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陆贵巧;大连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动态仿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方颖;城市森林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天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平性评价[D];广州大学;2018年

2 李晓婷;北京城区校园与医院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3 王海湘;5个常见城市森林树种的水分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4 孔逸群;基于构建城市森林的公园景观设计[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5 夏媛倩;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树冠及其生长空间需求的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6 唐泽;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公平性评价[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7 田晓春;兰州市安宁区城市绿地演变及城市森林服务效应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波;哈尔滨和长春城市森林树木微气候调节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9 周伟;哈尔滨及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10 杜新伟;周口市城市森林价值评价与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2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22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