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砒砂岩区不同生境条件下沙棘根系构型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7:45
  以人工种植在内蒙古砒砂岩区3年生中国沙棘根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生境(土壤含水率、坡度、坡位)条件下沙棘根系的分形维数、分形丰度、根长、根数、根量、根瘤、根冠比等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砒砂岩区沙棘根系构型特征以及沙棘根系对不同生境条件的生态适应性,从而为后续沙棘造林地块的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砒砂岩区沙棘根系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分形参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沙棘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砒砂岩区沙棘在增加根系分支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对地下空间的占有能力。(2)砒砂岩区沙棘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且水平根系比较发达。根长、根数、根量、根瘤主要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集中分布在0-15cm的土层中。根量主要分布在>5mm径级的粗根上,集中分布在>10mm径级的根系上,根长、根数则主要分布在<3mm径级的细根上,集中分布在<1mm径级的吸收根上。砒砂岩区沙棘细根尤其是吸收根的根长、根数所占比重最大,沙棘对干旱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3)随土壤含水率增加沙棘根冠比逐渐减小,随坡度增加根冠比先增大后减小,随坡位上升根冠比也表现出先增...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砒砂岩区不同生境条件下沙棘根系构型特征研究


砒砂岩区地理位置

地图,准格尔旗,地理位置


通过对典型砒砂岩区不同生境条件下沙棘根系构型特征的研究,并试着行探索,以期为沙棘植物在砒砂岩区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究区概况究区位置究区西召沟东一支沟属于典型的砒砂岩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格尔旗处在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其地理位置如图 2 所示,它位于0°20′,东经 110°05′-111°27′,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地带,库布端,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准格尔旗东与呼和浩特市、北与包相望,以南毗邻陕西省府谷县、山西省河曲县,以西与本市的东胜区、达拉特洛旗相邻。从地图上看准格尔旗呈不规则的方形,南北宽度约 116.5km,东5.2km,总面积约 7692km2。

地貌图,准格尔旗,地貌


早的地层组成;燕山期构造层包括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喜马拉雅期构造层包括第三纪上新世的地层。图3 准格尔旗地貌1.3.3 气候和水文特征准格尔旗位于大陆内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因受季风影响,准格尔旗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盛行西北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春季干旱。全旗极端最低温度为-33℃左右,极端最高温度为40℃左右,年平均气温在6℃-9℃之间。年日照时数为3100-3200小时,无霜期较短,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56%,年蒸发量为2093mm,年水面蒸发量为1800mm-2000mm[50]。平均每年大风日数约20-30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棘柔性坝对砒砂岩沟道泥沙粒径分布及有机质影响[J]. 王浩,杨方社,李怀恩,刘兴誉,马艺坤,张鸿敏,韩琛.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2]南方稻麦轮作系统下小麦根系的三维分形特征[J]. 陈信信,丁启朔,李毅念,薛金林,何瑞银.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3)
[3]不同水分处理对胡杨幼苗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J]. 白海霞,张荣华,张现慧,王龙,吕爽,李景文.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5)
[4]高寒草地甘肃臭草根系分形结构的坡向差异性[J]. 宋清华,赵成章,史元春,杜晶,王继伟,陈静.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8)
[5]稻茬麦根系构型的定向分型分析[J]. 陈信信,丁启朔,李毅念,薛金林,陆明洲,邱威.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6)
[6]铀尾矿库茅草植物根系发育的分形特征[J]. 左华丽,谭凯旋,刘泽华,胡佩.  绿色科技. 2014(12)
[7]青海黄土丘陵区山生柳生物量及立地因子研究[J]. 赵串串,孟汉龙,宋枘泽,赵巧玉,安若兰,董旭.  林业资源管理. 2014(01)
[8]坡度对野生荩草分株特征及生殖分配的影响[J]. 刘金平.  草业科学. 2013(10)
[9]根系研究法概述[J]. 刘秀林,刘丽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3)
[10]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J]. 贺斌,赵粉侠,李根前,马先锋,徐德兵,李甜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博士论文
[1]沙棘柔性坝水土保持生态效应与机理研究[D]. 杨方社.西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1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21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