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土壤因子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1 14:04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壤因子(土壤含水量、p H和碳氮施加量)对白及菌根真菌多样性、菌根结构特征以及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揭示土壤因子对白及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明确二者共生关系对土壤因子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土壤因子的耐受范围,为兰科植物野生种群生态恢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白及菌根真菌共鉴定出305个OTUs,8门99属。菌根真菌的总物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为45%的真菌总数比土壤含水量15%少18个OTUs);同时优势菌根真菌种类和丰度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优势菌根真菌逐渐转变为伞菌纲Agaricomycetes、Serendipita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真菌;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丰度随土壤含水量减少而明显减少,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丰度波动不大;切片观察发现菌根真菌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均是通过通道细胞进入皮层组织,进而在皮层细胞内扩展并集中分布于部分区域,但菌...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菌根真菌侵染过程研究
        1.2.2 菌根真菌多样性
        1.2.3 菌根真菌生态学研究
        1.2.4 菌根真菌和兰科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剂与试剂盒
    2.4 方法
        2.4.1 盆栽实验设计
        2.4.2 DNA分子鉴定
        2.4.3 石蜡切片技术
        2.4.4 稳定同位素技术
        2.4.5 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3.1 土壤含水量对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3.1.1 白及菌根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3.1.2 白及菌根真菌的Venn图分析
        3.1.3 白及菌根真菌群落组成
        3.1.4 白及菌根真菌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3.1.5 白及菌根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3.2 土壤含水量对菌根真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3.2.1 白及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根部结构
        3.2.2 白及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和菌丝形态特征
    3.3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叶片碳氮同位素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碳氮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3.3.2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土壤PH对白及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4.1 土壤PH对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4.1.1 白及菌根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4.1.2 白及菌根真菌的Venn图分析
        4.1.3 白及菌根真菌群落组成
        4.1.4 白及菌根真菌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4.1.5 白及菌根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4.2 土壤PH对菌根真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4.2.1 白及在不同土壤pH水平下的根部结构
        4.2.2 白及在不同土壤pH水平下的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和菌丝形态特征
    4.3 土壤PH对白及叶片碳氮同位素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3.1 土壤pH对白及碳氮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4.3.2 土壤pH对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土壤碳氮施加量对白及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5.1 土壤碳氮施加量对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1.1 白及菌根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5.1.2 白及菌根真菌的Venn图分析
        5.1.3 白及菌根真菌群落组成
        5.1.4 白及菌根真菌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5.1.5 白及菌根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5.2 土壤碳氮施加量对菌根真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5.2.1 白及在不同土壤碳氮施加量条件下的根部结构
        5.2.2 白及在不同土壤碳氮施加条件下的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和菌丝形态特征
    5.3 土壤碳氮施加量对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 白及菌根真菌OTU表(节选)
    附录2 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白及菌根真菌稀释曲线
    附录3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根结构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4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13C和15N丰富度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5 土壤含水量对白及光合参数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6 不同土壤PH的白及菌根真菌稀释曲线
    附录7 土壤PH对白及根结构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8 土壤PH对白及13C和15N丰富度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9 土壤PH对白及光合参数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10 不同土壤碳氮施加量的白及菌根真菌稀释曲线
    附录11 土壤碳氮施加量对白及根结构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附录12 碳氮处理对白及光合参数的影响(平均值±标准偏差)



本文编号:386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6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