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栽培稻(O.sativa L.)渗入系抗旱性评价及相关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4-05-24 22:31
  本研究以中国云南地方旱稻品种毫格劳作供体和中国辽宁超级稻品种沈农265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构建的后代渗入系群体经连续多代田间干旱下的选育获得的几个改良回交渗入系纯系D123、D29、D121等为研究材料,以其双亲为对照,抗旱品种IRAT109和本实验室典型敏旱品系297-28为参照,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产量、根系、叶片水势和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评估这些改良渗入系的综合抗旱性;同时,以强抗旱渗入系D123为供体亲本,与沈农265继续回交构建作图群体,评价了群体苗期、成熟期抗旱性,进而利用SSR标记对重要抗旱相关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所有改良渗入系产量水作环境下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沈农265,其他农艺性状与之接近或者略高,而干旱胁迫下多数渗入系叶片抗衰度、产量及最长根长、粗根数与总根数比值表现显著优于沈农265,尤其是渗入系D29在重度干旱下产量不仅远超沈农265,而且达到IRAT109相近水平,同时其根最长,且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参试基因型,包括IRAT109和毫格劳。这表明连续回交及抗旱性综合选育的育种策略不仅可以使轮回亲本的产量潜力得到保持或略有提高,同时可以有效改良其抗旱性...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抗旱研究意义
    1.2 作物抗旱机理
    1.3 水稻抗旱性鉴定研究
        1.3.1 抗旱性鉴定方法
        1.3.2 水稻抗旱形态学基础
        1.3.3 水稻抗旱生理生化基础
    1.4 稻作抗旱相关QTL定位
        1.4.1 QTL定位方法
        1.4.2 稻作抗旱QTL定位研究进展
    1.5 旱稻育种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1.5.1 亲本的选择和回交育种策略
        1.5.2 杂交旱稻培育
        1.5.3 MAS育种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栽培稻渗入系抗旱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干旱胁迫程度
        2.2.2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形态学性状方差分析
        2.2.3 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下生理响应
        2.2.4 不同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
    2.3 结论和讨论
        2.3.1 干旱胁迫对各性状的影响
        2.3.2 渗入系的表现
        2.3.3 抗旱机理的探讨
第三章 渗入系D123回交群体的构建以及其子代抗旱性评价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群体构建方法
        3.1.3 抗旱性核心群体筛选具体方法
        3.1.4 群体子代抗旱性评价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和分析
        3.2.1 选择群体的组成
        3.2.2 干旱胁迫程度
        3.2.3 抗衰度目测评级稳定性分析
        3.2.4 2012年群体A水旱条件下性状表现
        3.2.5 2013年群体A和B海南水旱条件下性状表现
    3.3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DNA的提取
        4.1.3 SSR分析
        4.1.4 QTL定位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多态性标记的组成
        4.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4.2.3 QTL定位分析
    4.3 结论和讨论
        4.3.1 渗入系构建方法比较
        4.3.2 QTL定位结果
        4.3.3 QTL定位结果稳定性
        4.3.4 渗入系的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98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8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