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蓝莓缺铁响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0:22
【摘要】:蓝莓(Vaccinium spp.),在其它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条件下仍易出现缺Fe性失绿,即其Fe营养代谢具有明显的低效性,但相关机理仍不明确。目前,对蓝莓Fe营养生理的有限报道表明,蓝莓根系对Fe的吸收与拟南芥一样,包括Fe的活化、还原及吸收等环节,但不明确上述Fe吸收过程中的限速环节;另外,调控蓝莓缺Fe性响应的转录因子、以及转录因子作用的关键靶基因亦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水培方法进行缺铁与非酸性条件试验,再通过多项生理指标测定,并结合铁代谢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来探讨缺铁与非酸性条件对蓝莓铁营养代谢的影响。并在分离蓝莓Fe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FER(Iron deficiency-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FER)、FRO2(Ferric reduction oxidase 2,FRO2)以及IRT1(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 1,IRT1)的 cDNA 全长的基础上,构建表达载体,再将其遗传转化至拟南芥同源基因突变体中,用于分析转基因株系的Fe营养生理及缺Fe响应机理,来探讨蓝莓Fe低效营养的内在机理。这将对解决生产中蓝莓缺Fe的问题、栽培管理及生物技术育种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缺Fe条件下,首先影响到蓝莓新生叶片Fe营养供应,导致蓝莓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呈现黄化现象,叶绿素含量降至对照组的55%左右。当根系缺Fe时,蓝莓根系活力减弱至对照组的66.7%,根系Fe含量仅为正常供Fe组的33.95%。蓝莓叶和根部FRO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26、1.38倍,说明蓝莓仍能应激性地提高VcFRO2基因表达量及蛋白活性。非酸性条件处理下,蓝莓根部出现褐化现象,且根系活力极显著下降至对照组的1/3,而新长嫩叶出现除叶脉外的黄化现象。qRT-PCR结果表明,缺铁情况下VcFER在3个时期均出现显著性上调的现象,但缺Fe处理10 d时,VcFRO2及VcIRT1表达量均未显著提高,表明下游基因 VcFRO2、VcIRT1 相对表达量变化滞后于VcFER 而fer2(Ferritin2,Fer2)均出现显著性下调,以此降低体内储藏铁含量;同时,缺Fe处理20 d后,与胞内Fe 转运相关基因Nramp(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3,Nram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至4倍以上,该基因上调将有利于液泡中的铁往细胞质中运输。而VcHA(H+-ATPase,HA)表达无差异,表明缺铁并不导致蓝莓分泌过多的H+到土壤中。从蓝莓中分离扩增到939 bp VcFER、1071 bp VcIRT1、2106bp VcFRO2的cDNA全长序列,并构建了三个基因的超表达载体,用于遗传转化拟南芥同源突变体。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cFER是属于HLH超家族的转录因子,VcFRO2属于铁氧环蛋白还原酶超家族,IRT1是属于Zip超家族的金属蛋白转运体。系统进化树分析三个基因与大多数物种的亲缘关系不高。分析表明,蓝莓的VcFER、VcIRT1蛋白序列与其它物种存在较大差异性,亲缘性不高,有可能是导致其Fe低效营养的重要原因。转基因研究表明,Atfit/VcFER阳性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较Atft突变体植株黄化性状有较显著改善,但未完全回复突变。Atirt/VcIRT1转基因植株显著改善了突变体的黄化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相对健壮,但到花期其叶片与WT相比仍有出现轻微黄化现象。Atfro/VcFRO2抗性植株出现严重黄化,最终叶片泛白死亡,无法正常长大,由此可见,VcFRO2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力偏低。综上可见,蓝莓转录因子VcFER的低效性,缺乏对根际酸化机制,以及VcFRO2活性偏低,这可能是蓝莓Fe营养低效的关键原因。
【图文】:

过程图,植物根系,机理,过程


提高转录水平、翻译水平增加根部细胞质膜上高铁还原酶(Ferric邋reduction逡逑oxidase,逦表达量,以增强Fe3+还原成Fe2+的能力;(3)提尚根对Fe吸收逡逑过程中以IRT1为主的转运子的表达量(见图1.1)。逡逑Phenohcs逦chelate^#蓿蓿澹]3?I逦—■????逦—.———"…i逡逑_逦Cell邋wall邋I逡逑I邋m邋A邋A邋I逡逑mmmm邋P£Z?邋M邋HA逦,:匕''^^2/,逦逦逦逡逑I逦I逡逑Phe^5邋_邋H*逦逦邋Fe>逦cytosol邋|逡逑图1.1机理I植物根系吸收Fe过程逡逑Fig.邋1.1邋The邋process邋of邋iron邋uptake邋in邋Strategy邋I邋plant逡逑注:椭圆代表机理i中重要的转运子或酶,它们均会受到缺铁诱导引起相应的表达变化。逡逑PEZ是酚类物质输出转运子;HA是H+-ATPase;邋FRO为高铁还原酶氧化酶;IRT为铁调控逡逑的转运子,本图引用于Kobayashi和Nishizawa邋(2012)[29]。逡逑通过番茄和拟南芥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也可影响植物缺铁反应,植物缺铁逡逑会导致根部NO积累,当清除植物根部NO则不能诱导尸现/F/r及其下游汉77FJ?0逡逑基因的表达[3Q]。其中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酮酸酯也可能参与植物根逡逑部Fe吸收机制的调控(见图1.2)。逡逑Fe邋deficiency逡逑I逡逑Phloem邋Fe逡逑Auxin逡逑Ethylene邋NO逦—*—逡逑\Fe邋acquisition邋genes逡逑「逡逑FIT邋|逦

机理,植物,吸收机制,还原酶


Phenohcs逦chelate^^^e逡逑I逦—■????逦—.———"…i逡逑_逦Cell邋wall邋I逡逑I邋m邋A邋A邋I逡逑mmmm邋P£Z?邋M邋HA逦,:匕''^^2/,逦逦逦逡逑I逦I逡逑Phe^5邋_邋H*逦逦邋Fe>逦cytosol邋|逡逑图1.1机理I植物根系吸收Fe过程逡逑Fig.邋1.1邋The邋process邋of邋iron邋uptake邋in邋Strategy邋I邋plant逡逑:椭圆代表机理i中重要的转运子或酶,它们均会受到缺铁诱导引起相应的表达变酚类物质输出转运子;HA是H+-ATPase;邋FRO为高铁还原酶氧化酶;IRT为铁子,本图引用于Kobayashi和Nishizawa邋(2012)[29]。逡逑通过番茄和拟南芥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也可影响植物缺铁反应,植物致根部NO积累,当清除植物根部NO则不能诱导尸现/F/r及其下游汉77FJ的表达[3Q]。其中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酮酸酯也可能参与植吸收机制的调控(见图1.2)。逡逑Fe邋deficiency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6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雅彬;李永强;孙琳;沈妍雯;陈文荣;刘霞;郭卫东;;非酸性根际土壤对蓝莓铁元素吸收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5年02期

2 方乐金;黄植;;蓝莓根系分布特性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6期

3 徐万泰;郭伟红;秦飞;马占元;周素侠;;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进展[J];江苏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4 于强波;苏丹;孟凡丽;李冰峰;;蓝莓缺铁失绿症产生原因与防治技术[J];北方园艺;2011年07期

5 李利敏;吴良欢;马国瑞;;植物吸收铁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0年04期

6 姚波;席北斗;胡春明;丁京涛;张靖天;许其功;刘鸿亮;;铁限制对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7 ;AtbHLH29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is a functional ortholog of tomato FER involved in controlling iron acquisition in strategy I plants[J];Cell Research;2005年08期

8 杨静慧,杨恩芹;介质及根际pH值对苹果植株失绿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9 李亚东,陈伟,张志东,,刘洪章,吴林;土壤pH值对越桔幼苗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丽丽;小金海棠转录因子MxFIT、MxIRO2的克隆及其与启动子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陈微微;拟南芥缺铁响应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1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71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