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重磁勘探在内蒙阿拉善某地区的综合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22:06
【摘要】:本文依托内蒙古阿拉善某地区航磁异常查证基金项目,以研究区内重磁异常及典型重磁剖面异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面及剖面做常规处理方法,将重磁异常进行提取、分析、解释,并结合钻孔资料研究区内岩体分布规律,总结分析重磁联合勘探方法技术在戈壁等研究程度较低地区的应用效果。本文在前人地质、物化探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已有资料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分析。利用化极、延拓、场分离、导数等方法对地面磁测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平面分布特征推断出C1高磁异常中的(1)、(2)、(3)、(4)、(5)五处重点局部子异常。根据钻孔资料对典型剖面进行切线法剖面反演及2.5D重磁联合剖面反演,进一步研究了研究区内磁性体的深部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出该地区矿床类型为岩浆分异型。在C1、C2两处找矿远景区的基础上,又在C1磁异常中圈出了五处重点异常,为今后在寻找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异常特征的其它铁矿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图文】:

构造单元,地层分区,阿拉善,地层


其南侧为阿拉善隆起带(图 2.1)。图 2.1 阿拉善地区构造单元图2.1.1 区域地层特征研究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地层小区,而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阿拉善地层分区之巴丹吉林地层分区和潮水地层分区(图 2.2)。而研究区被第四系覆盖,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地层,西侧出露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外围出露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和三叠纪花岗岩。

内蒙古,略图,地层分区,下元古界


图 2.2 内蒙古中新生代地层分区略图21—巴丹吉林地层分区、22—潮水地层分区、31—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研究区由老到新的地层主要包括下元古界二道洼群(Pt1E)、元古界长城系书记组(Chs)及增隆昌组(Chz)、中生界白垩系巴音戈壁组(K1b)、新生界第三系始新统寺口子组(E2s)、第四系更新统(Qp3)及全新统(Qh)地层(表 2-1)。1.下元古界区域内主要出露下元古界二道洼群(Pt1E)地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侧 10km处呈小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以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砾岩等组成。该套地层多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侵入,同时遭后期北西向、北东向逆冲断层破坏,与中上元古界城系书记沟组呈断层接触。2.中元古界区域内中元古代主要出露长城系下统渣尔泰山群书记沟组(Chs)及增隆昌(ChZ组地层,二者呈整合接触,其上覆和下伏地层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波;杨学明;王佳奇;张艳国;韩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查干德日斯超贫磁铁矿地质、磁异常特征:对阿拉善地块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资源前景的指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16期

2 陈炳锦;;地面高精度磁法在陕南西乡地区磁铁矿勘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年06期

3 陈靖;王万银;李增涛;谈应范;王国栋;;高精度磁测技术在甘肃西成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4年05期

4 柳建新;李庆华;曾宥元;郑翰;;地面高精度磁法在塞拉利昂洛琴铁矿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年04期

5 吴晓峰;曹彦荣;韩红庆;;矿山深部、边部磁法找矿工作方法和步骤[J];物探与化探;2013年02期

6 刘彦;严加永;吴明安;赵文广;赵金花;邓震;;基于重力异常分离方法寻找深部隐伏铁矿——以安徽泥河铁矿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7 曹令敏;;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2期

8 王万银;张功成;梁建设;;位场垂向导数零值位置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3期

9 余学中;梁月明;丛丽娟;;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在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找矿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年03期

10 陈进;毛先成;彭省临;邹艳红;;物化探技术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凤凰山铜矿CSAMT法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靳力;高精度重磁勘探在铬铁矿勘查中的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红雨;重磁数据处理方法在刘家坪铜矿勘查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3 何紫娟;重磁综合处理解释在鄂尔多斯区域构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春芳;空间域位场分离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3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93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