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三维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中的震源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在龙门山地区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06 12:06
【摘要】:三维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因其避免了射线理论无限高频假设的限制,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3D介质模型,目前已经在勘探领域和天然地震学结构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发展了三维弹性波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中中小震震源参数确定的有效方法,考虑了起伏地形对震源参数确定的影响,并在含强烈起伏地形的龙门山地区进行了三维弹性波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的初步应用。随着台站布设的加密和复杂速度结构反演方法的发展,基于高精度的3D地球模型计算格林函数反演震源机制成为可能。中小地震因其更好的事件覆盖和近似点源效应,在区域结构成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波形类的反演方法如波动方程有限频层析成像,全波形反演都需要震源机制解,而传统的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中小地震事件。本文采用可变网格同位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构建应变格林张量(Strain Green Tensor)数据库,将合成波形和实际波形按震相截窗并滤波到不同的频带范围,先通过最小化互相关走时差来进行震源重定位,再通过最小化波形残差反演震源机制。合成数据测试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龙门山地区,反演了一系列Mw3.4-5.6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另外,在本文中我们还详细讨论了最小化互相先走时差震源重定位对提高震源解精度的作用,并分析了地形对震源反演的影响。基于波动方程的有限频层析成像考虑了地震波的有限频带效应,三维有限频敏感核分布和大小反映了背景速度场上的速度扰动引起的散射波对波形上的某种观测量的影响大小。除了速度扰动可以引起散射,地形起伏也会造成显著的散射。剧烈地形起伏会对入射地震波造成强烈的散射,对沿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可能会存在比较显著的改造作用。在地形起伏剧烈的地区,采用面波和噪音有限频层析成像研究三维精细结构,需要考虑地形对敏感核分布的影响,以及对波形观测量的影响。本文采用的可变网格同位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地震波传播,该方法比传统的有限差分方法更好的适用于含地表起伏的情形,且在相同精度下由于采用了可变网格和并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可准确模拟起伏地形对面波敏感核分布及面波互相关走时的影响。最后,将本文的部分震源定位结果,并考虑地形的影响,在龙门山地区得到了初步的3D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达;李琦;丁胜晖;王骐;;太赫兹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发展近况[J];激光与红外;2012年12期

2 贺日政;高锐;郑洪伟;管烨;李秋生;李文辉;熊小松;邓攻;;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3 Ru-Shau Wn;M.N.Toksoz;唐权钧;;用于地震成像的绕射层析成像和多源全息成像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87年06期

4 Marta Jo Woodward;孙忠勤;;波动方程层析成像[J];国外油气勘探;1989年03期

5 黄松明;层析成像技术在过程检测中的应用──电容式两相流层析成像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储留大;;用于相干散射层析成像的改进型Anger摄像机系统[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2期

7 Allen Q.Howard;王杰;;电磁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数据的合成[J];石油物探译丛;1989年02期

8 J.I.Guiziou;张淑敏;;三维射线跟踪:层析成像的应用[J];石油物探译丛;1989年02期

9 冯坤伟;俞仁泉;李法滨;;跨孔雷达层析成像中几种初取算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年08期

10 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骆洪浩;杨盼;;热层析成像联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功能形态学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光南;刘洋;;层析成像数据和射线不均匀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永铭;杨新明;;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三维可视化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曹俊兴;朱介寿;;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姚振兴;;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成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介寿;严忠琼;曹俊兴;张雪梅;;勘探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系统[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何敏;章学;许晓彦;;高频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检测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许晓彦;何敏;;基于软件构件的电磁层析成像图像重建[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8 郭飚;刘启元;陈九辉;;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明跃红;;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朱小三;吴如山;陈晓非;;非均匀介质中广义散射层析成像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兰强 记者 盛利;我率先获取太阳大气七波段层析成像[N];科技日报;2016年

2 记者 牛彦元;我国率先获取太阳大气7波段层析成像[N];中国气象报;2016年

3 常丽君;新型超材料可“弯曲”弹性波[N];科技日报;2015年

4 王辉;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恢复弹性波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孙建平;CT技术在地灾勘查中的应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旭;介观荧光分子层析成像的理论模型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杨志高;中国大陆勒夫面波噪声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

3 刘朋;时延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魏恋欢;城区复杂场景高分辨率SAR层析成像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5 吴宝龙;星载SAR极化干涉测量与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刘超;超声层析成像的理论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7 黄仁东;金属矿山隐患空区声波层析成像识别及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袁志亮;井间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与软件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徐东亮;机敏混凝土结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三维弹性波有限频层析成像中的震源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在龙门山地区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闫维;滑坡体二维地震模拟及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瑞灿;复杂介电常数/电导率分布电学层析成像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年

4 赵会良;基于超声阵列的层析成像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5 袁亚男;基于433MHz频段无线传感网的射频层析成像定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6 杨柳一;面向低幅度构造的层析速度建模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7 朱晓军;混凝土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8 敖瑞德;首都圈双差地震重定位和层析成像[D];清华大学;2017年

9 路士义;声波层析成像在桥梁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试验研究[D];沈阳大学;2018年

10 王野;多激励频率模式磁感应层析成像系统[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9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99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