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滦河流域径流量变化及水文干旱的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3:31
【摘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流域水资源短缺及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论文开展流域范围内径流量变化和干旱识别问题的研究,对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滦河流域是海河流域的四个一级分区之一,是津、唐等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水资源系统最脆弱,且干旱频发的地区之一。为此,基于流域长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并判断流域径流趋势性、阶段性特征;利用SWAT水文模型、Budyko分解模型及几何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在国内外干旱识别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流域SWAT水文模型,提出了一种干旱识别方法,并用于滦河流域水文干旱的识别研究。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和干旱应对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水文气象数据的趋势性,并对流域径流序列的变异点进行识别,结合其下垫面变化,最终确定滦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异点为1979年。据此,将整个径流序列划分为基准期(1957~1979年)和人类活动时期(1980~2010年)。(2)建立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率定和验证期的效率系数都在0.55以上。其中,李营水文站率定期的R2、Ens值分别是0.76、0.76。承德水文站验证期的R2、Ens值分别是0.82、0.83。(3)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影响程度的研究,利用Budyko分解模型、几何模型及模型模拟的定量识别方法,分别评估了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其中,Budyko分解模型计算得到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平均值分别为25.0%和74.9%。利用几何模型计算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平均值分别为24.7%和75.3%。基于SWAT水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可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63.8%和36.2%。(4)根据干旱和缺水的识别方法,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的流域干旱、河道缺水和流域缺水。结果显示,各子流域发生流域干旱的平均历时较流域缺水和河道缺水的历时长,子流域发生流域干旱引起的缺水量最高,至少是河道缺水的两倍。相比于流域缺水,河道缺水引起的缺水量较高。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玉荣,于恩洪;海滦河流域洪水型暴雨分析[J];气象;1988年06期

2 赖叔彦,池俊成,史印山;海滦河流域连年干旱及其对水库贮水及地下水位的影响[J];气象;1990年11期

3 田建平;张俊栋;;滦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4 刘玉芬;;滦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王汝慈,袁育枝;海滦河流域降水量特征分析[J];水利学报;1984年05期

6 程天文,栾禄凯,汤奇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长江、淮河、黄河、海滦河流域丰枯遭遇[J];自然资源学报;1987年04期

7 吴玉琴;;海滦河流域北系山区地表水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海河水利;1989年01期

8 王日升,张学明,王喜诚;滦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水文;1990年03期

9 韩家田;海滦河流域岩溶水文特征[J];水文;1990年06期

10 郭文英;王喜诚;;滦河流域的水文情势及洪水灾害[J];黄渤海海洋;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志国;;滦河流域管理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冯玲;沈北平;苏军希;;黄河宁蒙段凌汛期径流量变化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锦芬;袁素芳;张树林;刘振兴;;滦河流域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技术[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东颖;李继龙;陈红波;;黄河口径流量变化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李杰;谭国明;杨庆红;王宏;;滦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屈志成;我市滦河流域列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N];承德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周妍;设立滦河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N];中国水利报;2014年

3 记者 张宏宇;防汛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N];秦皇岛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妍;为海河流域防灾减灾严把首道关[N];中国气象报;2013年

5 记者 明慧;京津承水资源补偿机制提上议程[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王娜;滦河流域探索初始水权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军;环境变化对区域水循环要素及水资源演变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舒晗;滦河流域径流量变化及水文干旱的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2 宫博亚;面向气候变化的作物需水管理[D];长江科学院;2015年

3 郭米山;河北省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生态规划与典型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王腾飞;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6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06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