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水文模型驱动的山洪过程动态可视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3:58
【摘要】:山洪灾害因其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难以准确预报等的特点,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是目前危害最严重的陆地自然灾害之一。山洪灾害防治问题已然成为了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种: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通过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的有机结合,构建起山洪灾害防治“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化体系。不论是工程性防治措施,还是非工程性防治措施,都是建立在人们对山洪产生机理、运动过程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和遥感(Remote Sensing, RS)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主要提倡的GIS、RS与分布式水文模型(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DHM)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方法已经成为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性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提出了一种水文模型驱动的山洪过程动态可视化方法:从科学计算可视化的角度,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以DHM (SCS-CN模型和水动力模型)为内核驱动山洪水文过程,通过构建面向过程的流域山洪水文时空数据模型,输出以计算机视频/动画为主要形式的山洪水文时空数据动态可视化模拟结果,直观地呈现流域山洪时空动态变化过程,为人们深刻地认识、理解和分析山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基于此方法构建了山洪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系统(Flash Flood Risk Analy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FRAEMS),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福州市溪源江流域典型山洪事件分析模拟,为该地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该方法所需资料少且易通过GIS技术和RS技术获取,模拟计算效率高,成果直观生动,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对我国山洪灾害非工程性措施体系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图文】:

山洪灾害,水旱灾害,公报,总人数


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耍制约因素之一。据统计,我逡逑国山丘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57%和44.2%,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威逡逑胁的人曰达7400万人口]。图1-1所示为2000-2014年我国山洪灾害死亡人口及其占逡逑洪墢灾害总死亡人数比例情况叫在2000-2014年间,每年由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逡逑人日占洪溺灾害死亡人数的比例总体维持在上(2001年除外,49.1%);邋2010逡逑年,由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高达2824人,所占洪墢灾害死亡人数比例高达逡逑87.6%;邋2010年至2014年由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所占洪溃灾害死亡人数比例逡逑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山洪灾害共造成340人死亡,为2000年统计来最逡逑低。赵±鹏(1996)根据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特性,通过综合分析将我国划为六个山逡逑洪灾害特征一致性区域,其中1^>1中部区、东南区山洪灾害危险度最高[4]。福建省地逡逑处我国东南沿海,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是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福建逡逑省山洪灾害呈现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等特点间。逡逑近年来

属性表,符号设计,实体对象,颜色


Fig.4-3邋The邋attrib山e邋of邋幻OW邋path逡逑表4-1水文实体对象符号设计逡逑Table.4-1邋Symbol邋design邋for邋hydrological邋entity邋object逡逑SS逦逦7k文实体对象符号设计逦逡逑巧号}0 ̄ ̄逡逑形状逦?逦.24逡逑?.巧-乃逡逑尺寸逦?’巧.'巧逡逑点对象颜色;L.邋mmi^逡逑(网格雨滴,化逦逦逡逑流速kt为W逦f邋I逡逑形状:逡逑颜色逦?逦.28..巧逦U逡逑::3;-3S邋B3邋主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33.2;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保存;山西省山洪灾害特点与防治[J];山西水利科技;2005年03期

2 方云祥;关伟;王晓辉;;安徽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1期

3 饶印泉;;抚州市山洪灾害特性分析[J];科技广场;2007年07期

4 王心;;山洪灾害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3期

5 达仁加甫;;以人为本科学防治山洪灾害[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25期

6 王海江;周国军;杨志新;郭宝顺;;浅谈山洪灾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7 章德武;谌宏伟;;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8 崔亚军;刘冠华;;略论河南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03期

9 ;山洪灾害知识[J];山西水利;2012年07期

10 赵化雄;湖南省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亚来;;莆田市涵江区防治山洪灾害的一些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苏峡;夏军;蔡强国;王随继;舒畅;郑超磊;;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估与应对措施[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唐亚来;;莆田市涵江区防治山洪灾害的一些对策[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厚才;;中国山洪灾害研究现状综述[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5 马建华;胡维忠;;我国山洪灾害防灾形势及防治对策[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捷;王俊英;;福建省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措施[A];科学规划与用水安全——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6年

7 梁旭辉;;防治山洪灾害问题的几点思考[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朝明;;周宁县山洪灾害的成因、现状和防治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罗小青;;连城县山洪灾害成因及防御和治理[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林立德;;福建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建春;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N];安徽日报;2007年

2 本版编辑 孙厚才 沙耘 黄志鹏(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委长江科学院,长江委网络信息中心) 徐宪彪(作者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聚焦山洪灾害[N];人民长江报;2006年

3 记者 王鑫;国家防总召开部分省(市、区)防御山洪灾害座谈会[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徐文青 供稿;与山洪灾害的较量[N];中国水利报;2008年

5 通讯员 闫靖靖;陕西全力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王剑;陕西全力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N];黄河报;2010年

7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王剑;我省将用3至5年时间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N];陕西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吴泽坤;宁强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N];汉中日报;2010年

9 记者 方由朝 实习生 赵金虎;商州1800名预警员织成山洪防护网[N];商洛日报;2010年

10 宗禾;河南下达山洪灾害补助资金1.3亿元[N];中国财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效雨;重庆市山洪灾害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梦璐;小流域山洪预警指标计算方法应用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6年

3 李晋辉;山洪灾情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4 高U

本文编号:2707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07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