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多分量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8:02
【摘要】:随着油气地震勘探的深入与复杂,叠前反演作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流体识别和储层预测手段,在实际地震勘探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观测误差、反演模型不准确等因素,叠前地震反演仍存在反演精度低、反演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叠前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引入了多波联合叠前反演以克服单纵波反演不稳定的缺点。针对弹性阻抗(Elasitc impedance,EI)参数反演中横纵波速度比(k)被假设为常数进而导致反演结果存在误差的问题,本文利用模型分辨矩阵分析了k值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发现纵波速度和密度几乎不受k值误差的影响,而横波速度对k值的变化十分敏感。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非线性的k值迭代方法,通过逐次迭代求取准确的k值并相应得到准确的横波速度。进而,基于Aki-Richards转换横波反射系数近似方程推导了转换横波弹性阻抗(Shear-wave elastic impedance,SEI)方程,提出了基于k值迭代的纵横波联合弹性阻抗参数反演方法。为提高无低频模型约束情况下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横向连续性,本文结合贝叶斯原理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对反演参数纵向和横向的同时约束。首先,结合反演参数的纵向贝叶斯先验概率约束和反演参数的横向连续性假设建立了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应的AVO反演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将该数学模型代入卡尔曼滤波算法框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纵向和横向同时约束的AVO反演。传统的叠前反演多是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并利用线性或拟线性方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模型参数。本文将累积法引入弹性阻抗参数提取,该方法不处理随机误差项,而是运用累积和直接估算模型参数,具有简单直观、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层状模型、部分Marmousi2模型以及实际资料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k值迭代方法不依赖于速度模型,能使k值快速、准确地收敛到真实值,克服了k值误差引起的反演误差,转换横波信息的融入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纵向和横向同时约束方法能更准确的刻画参数的横向变化,得到横向连续性更好的反演结果;累积法和最小二乘法所得结果精度相当。
【图文】:

示意图,纵波,入射,现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叠前反演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整篇论文的部分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基于射线理论的叠前反射透、射规律以及 Zoeppritz 方程的简化公式,然后介绍了基于方法。波反射透射基本理论下有一水平分界面,两侧的弹性参数不同,纵、横波速度和密度s2v ,1ρ 和2ρ ,界面上下分别为半无限大空间。依据地震波场理论在遇到弹性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

分辨矩阵,参数,变化范围


图 3-1 参数分辨矩阵,k-given 为假定k 值,k-real 为真实k 值由图 3-1 可见,,随着真实k 值和假定k 值的变化,大矩阵中的 1 行 1 列元素和 3 行3 列元素始终为 1,2 行 2 列和 2 行 3 列元素数值大小及变化范围都比较大,其余 5 个元素几乎都等于 0。因此图 3-1 描述的 1521 个参数分辨矩阵可近似为一个矩阵R :1 0 000 0 1a b = R其中 a、b 分别对应于变化范围很大的两个元素。以R 替换(3-5)式中的 1+G G 可得:1 12 2 1 0 0 0m mm a b m = (3-6)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滑彩虹;龙用;潘光超;;浅析弹性阻抗[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2 甘利灯,赵邦六,杜文辉,李凌高;弹性阻抗在岩性与流体预测中的潜力分析[J];石油物探;2005年05期

3 杨金华;李国发;刘洋;姜卫东;;弹性阻抗反演在塔里木油田吉南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7年03期

4 唐湘蓉;贺振华;黄德济;;扩展弹性阻抗理论入射角与实际入射角的等效关系研究[J];石油物探;2008年06期

5 王浩;陈志强;肖梦华;;弹性阻抗对砂岩的敏感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3期

6 王浩;罗兵;李霆;;弹性阻抗对比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0年03期

7 周义军;李喜瑞;;敏感角度弹性阻抗在流体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5期

8 刘力辉;王绪本;;一种改进的射线弹性阻抗公式及弹性参数反演[J];石油物探;2011年04期

9 王保丽,印兴耀,张繁昌;弹性阻抗反演及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10 畅永刚;张宗和;王志美;郑治宇;;弹性阻抗反演在火山岩发育区应用效果分析——以冀东滩海地区南堡构造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利灯;杜文辉;刘江丽;林金逞;包世海;;弹性阻抗的概念及其精度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姚明焰;朱艳;刘一;任元波;;有氧弹性阻抗练习对大学生体成分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甘利灯;赵邦六;杜文辉;李凌高;;弹性阻抗反演及其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宗兆云;印兴耀;张繁昌;;基于改进柯西约束和点约束的稀疏脉冲弹性阻抗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宗兆云;印兴耀;吴国忱;;基于弹性阻抗的三参数贝叶斯反演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苑书金;董宁;于常青;于文芹;;地震勘探中弹性阻抗反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恭利;刘力辉;;叠前弹性阻抗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张成成;印兴耀;王保丽;;基于贝叶斯学习理论的叠前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张繁昌;印兴耀;王保丽;;叠前反演技术在气藏检测中的应用[A];中深层天然气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毛宁波;谢涛;陈文雄;王浩;李宁;;地震叠前反演技术在盐湖盆地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彭冬梅;叠前反演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许峰 郑干臣;必须加强叠前属性技术推广应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彭冬梅;叠前去噪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魏三妹 孙振涛;叠前地震反演增强油气识别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ukhtar Habib;油藏精细描述及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张进;地震叠前数据的弹性阻抗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窦喜英;裂缝储层高精度弹性阻抗预测与相干体属性增强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孙景荣;X射线脉冲星导航及其增强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晓晶;稀疏正则化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6 葛磊;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及其在导航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王涛;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韩松;TTI介质快速扫描法计算qP走时及微震震源和各向异性参数联合反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郑现;利用面波频散及接收函数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剪切波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10 王月;交叉梯度算法在地震和非地震数据联合反演中的应用及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国栋;多分量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2 孙亚威;基于贝叶斯理论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爽;弹性阻抗反演关键技术研究及软件模块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宪旭;弹性阻抗岩性和流体特性识别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赵德勇;佐普里兹弹性阻抗正反演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王保丽;叠前弹性阻抗反演理论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朱金强;类弹性阻抗反演在海水特性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刘恭利;叠前射线弹性阻抗反演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陆娜;弹性阻抗反演与流体识别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王浩t

本文编号:2709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09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