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方形墩柱绕流阻力与尾涡区之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3:46
【摘要】:墩柱所受绕流阻力一直以来是流体力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形作为墩柱结构的一种重要截面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方形墩柱绕流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方形墩柱周围的水流特性、并结合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了方形墩柱绕流阻力形成机理及其与尾涡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可进一步丰富现有绕流阻力理论,为今后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基于压力传感器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方形墩柱绕流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方形墩柱周围自由面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墩前最大壅水值和墩侧最大跌水值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Re下水位沿程的变化特征;通过耦合分析不同Re下的中轴立面(y/D=0)时均流场和不同水深位置、不同Re下的平面时均流场,探究了方形墩柱附近的三维时均水流结构,同时得到相对水深位置(z/h)、Re对方形墩柱周围流场结构的影响;通过探讨不同Re下中间水深平面(z/h=0.5)和中轴立面的时均涡量分布,得到了R 对方形墩柱附近时均涡量场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通过探讨平面二维(z/h=0.5)和三维方形墩柱绕流阻力与尾涡区之间的关系,发现尾涡区时均相对面积((?))、时均相对体积((?))、无量纲时均绕流阻力((?))和无量纲化新型绕流阻力公式时均关系系数((?))与Re之间均存在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在现实较大水流条件下,方形墩柱时均绕流阻力与尾涡区时均尺寸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次,基于大涡模型利用验证好的三维精细数学模型对方形墩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流体体积函数输运方程对方形墩柱绕流自由液面进行追踪,得到不同Re下自由面的形态特征;对方形墩柱附近平面瞬态流场以及尾涡脱落频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在Re=15000时,斯特劳哈尔数Si≈0.139,与前人结果相同;通过探讨不同Re下的方形墩柱附近近床底(z/D=0.01)平面和中心面处(x/D=0.5)横断面的时均流场结构,进一步补充分析方形墩柱附近水动力特性;最后基于数值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三维方形墩柱绕流阻力与尾涡区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似,(?)、(?)和(?)与R之间均存在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方形墩柱整体时均绕流阻力与尾涡区时均体积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研究方法下(?)、(?)、(?)和(?)的差异。
【图文】:

宝成铁路,垮塌,印度,墩柱


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工程实际问题。据某媒体的不完仅2007-2011年5年之间国内就有37起桥梁墩柱垮塌事故,,造成了邋182人死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桥梁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2]。害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墩柱水毁现象,像这样由于建设初期设安全不达标,对墩柱所受绕流阻力把握不到位等因素引起的桥梁事故数不胜数,逐年增长趋势[3]。因而,对于方形墩柱绕流阻力的研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逡逑图U墩柱普遍存在于港口、桥梁等水工建筑物中逡逑

示意图,方柱绕流,受力,绕流阻力


就叫做旋涡阻力(压差阻力);水流对所绕物体的绕流阻力就由摩擦阻力和旋涡阻力这逡逑两部分组成。对于实际水流当中的墩柱绕流阻力,往往由于水流流速、墩柱尺寸等因素,逡逑绕流阻力以旋涡阻力为主,摩擦阻力可以忽略不计[4】,图1.3为方柱绕流时均流线示意逡逑图,图1.4为方柱绕流受力分析示意图。长期以来,绕流阻力的计算一直采用1726年牛逡逑顿提出的绕流阻力计算公式,牛顿绕流阻力公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实际工程应逡逑用。但传统的牛顿绕流阻力公式中所包含的绕流阻力系数,至今尚不能用理论计算,主逡逑要依靠试验来确定。理论分析和试验研宄表明,绕流阻力系数是与绕流物形状及水流状逡逑况有关的函数,其实验确定工作复杂繁琐。加之传统的牛顿绕流阻力公式是通过实验而逡逑形成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缺乏很好的物理解释,不便于人们对绕流阻力的形成机理形逡逑成更深刻的认识。因而,有必要对绕流阻力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试图建立便于工程逡逑应用且具备更好物理意义的新型绕流阻力公式。逡逑静水中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V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昌波;王刚;邓斌;刘易庄;;新型开孔桥墩水动力特性的PIV试验[J];水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2 林纬;喻九阳;郑小涛;聂思皓;徐成;;脉动流方柱绕流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3 李雪健;苏中地;;方柱绕流的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张海涛;曹曙阳;;基于动态亚格子模型的方柱绕流大涡模拟[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岳永威;李梦阳;孙龙泉;王领;;具有自由液面效应的圆柱绕流三维数值模拟[J];船舶;2012年04期

6 邓绍云;邱清华;;有限深度均匀水流中桩柱阻力测试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7 张伟;葛耀君;;方柱绕流粒子图像测速试验与数值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8 邓绍云;邱清华;;有限深度均匀水流中方柱阻力测试研究[J];红水河;2009年03期

9 万津津;施鎏鎏;余俊;刘应征;;贴壁方柱湍流场TR-PIV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9年02期

10 万津津;施鎏鎏;陆佳凯;刘应征;;贴壁方柱湍流场高分辨率PIV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兰;气固两相绕方柱流转捩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唐士芳;桩和桩群的水流阻力及其在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继忠;方柱绕流的PIV实验及数值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林平;钝体绕流数值模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韩敏;单圆柱桥墩绕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利静;具有自由液面流场中圆柱绕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陈志乐;直立圆柱周围流场与局部冲刷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许保华;桥墩周围通航宽度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王智辉;水流数值模拟中群桩阻力系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李国亚;有限水深横流中近壁水平圆柱绕流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10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10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