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6:22
【摘要】:金沙江下游水库区位于川滇地块东缘,由于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和华南地块的阻挡,地壳变形和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区域内四座梯级水电站规模巨大,其中向家坝和溪洛渡大坝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在强烈的构造背景和水库蓄水的影响下,我们需要通过对水库及邻区蓄水前后地震的长期监测,尤其是对微小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探究蓄水前后地震的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为认识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及危险性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金沙江下游水库区溪洛渡-乌东德段(26~29?N 102~104.5?E)为研究区。首先,对2016~2018年7月水库加密台网记录到的M_L≥2.0地震分别采用CAP方法和GPAT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获得各水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的空间分布图像。其次,根据542个震源机制解结果,利用迭代联合反演方法(IJIM)分区反演应力场,比较各分区应力场的异同,分析研究区现今的应力环境和水库蓄水的影响。最后,计算典型地震序列-鲁甸地震余震区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分析区域内应力集中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提供依据。基于上述的研究工作,本文共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溪洛渡大坝及邻区现今的震源机制解以逆冲型和走滑型为主,与蓄水前的震源机制类型较为一致。2013年蓄水以来,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与水位变化无明显联系。其中一个节面的走向与峨边-金阳断裂带分布特征较为一致,表明靠近该断裂带的几次4级地震可能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小震持续活跃,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较为分散,与区内近NS向分布的地质构造特征不符,说明区域应力场较为复杂。这可能与库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使得小断层面间的孔隙压增加和相互作用有关。(2)尚未蓄水的白鹤滩、乌东德大坝及邻区的地震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兼有少量逆冲型和正断型地震,其中左旋走滑型地震与近NS向的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的性质一致。两个区域的震源机制解和节面走向离散分布,反映区域复杂的构造运动特征。(3)截至2018年7月,鲁甸地震余震区震源机制解以逆冲型和走滑型为主,节面走向呈近EW向和近NE向两个优势方向分布,NW向节面的震源机制解相对较少。区域内可能存在近东西向的隐伏构造,多条不同类型的断层共同控制该地区的地震活动。(4)研究区地震矩心深度的优势分布在5~15km范围内,推断研究区地壳的脆性发震层在5~15km的中上地壳内。(5)研究区最大主应力轴方向大致为NW-SE向,最小主应力轴大致为NE-SW向。最大最小主应力轴自北向南发生顺时针旋转。各子区域应力主轴的方位角、倾伏角以及R值各不相同。溪洛渡大坝及邻区的应力环境逐渐向蓄水前恢复,应力主轴的方位角发生偏转,最小主应力轴的倾伏角更为直立,与蓄水初期近水平向的应力空间分布差异较大。R值远大于蓄水前和蓄水初期,表明区域中等应力状态由挤压变为拉张。结合该区域震源机制解特征,区域应力仍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中等应力状态的变化可能与水库蓄水产生的附加应力有关,其成因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区域最大、最小主应力轴均较缓,R值集中在0.61~0.67范围内,表明中等应力的拉张作用相对较弱。(6)鲁甸地震余震区的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强,应力集中表现为“强-弱-强”的变化规律,周期大于6个月。几次较大地震发生前应力集中强度均出现增强的现象。5.3级地震发生前,应力集中强度由强变弱,表明较大的地震前应力集中强度不一定持续增加,应力在积累中会逐渐调整。现今该区域的应力集中强度可能继续增大,未来具有发生中强震的危险性。
【图文】:

分布图,块体,水库区,金沙江下游


水库区主要活动块体、断裂(带)和 5 级以上历史(1536 年至今)地ks,faults(zones), and the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hist 1536) in 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area of Jinsha River.不同块体:Ⅰ 华南块体 、Ⅱ 大凉山次级块体、Ⅲ 马边次级块体、Ⅳ 名称:ANHF(安宁河断裂带),ZMHF(则木河断裂带),DLSF(大凉山断裂带)),LFF(莲峰断裂带),ZT-LDF(昭通-鲁甸断裂带),XJF(小江断裂带),动木河-小江断裂带作为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自历史上强震,其中包括西昌附近的 1536 年 M7.5 地震和 1 年东川 73/4地震(闻学泽等,1993;闻学泽等,200带上曾发生两次 7 级以上地震,分别为 1216 年雷波马

台站分布


研究区ML≥1地震震中和台站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15.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丁;高立新;;基于强震震源机制解分析现代构造运动[J];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08期

2 Yongge Wan;Shuzhong Sheng;Jichao Huang;Xiang Li;Xin Chen;杨帆;;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网格搜索法及其在中国、越南和老挝边界地区的应用[J];世界地震译丛;2017年02期

3 Vince Cronin;李万金;;地质学家震源机制解入门[J];世界地震译丛;2015年01期

4 马丽;罗宾生;;利用CAP方法反演乌兰5.1级地震震源机制[J];地球;2017年08期

5 屠泓为;赵燕杰;文勇;孟鑫;;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计算和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6 赵燕杰;屠泓为;孟凡博;丁宁霞;;用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龙羊峡水库及邻近区域应力场特征[J];高原地震;2012年04期

7 郑月军;张世民;崔效锋;黄忠贤;;地震震源机制解在华南及邻区潜源区长轴方向判定中的应用[J];中国地震;2006年01期

8 朱航,陈天长,刘杰,范军;2001年雅江6.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应力场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4年04期

9 张萍,蒋秀琴;辽宁地区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的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0年01期

10 崔效锋;谢富仁;;由震源机制解资料确定我国西南及邻区平均应力场参数[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9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幸平;俞春泉;陶开;王艳华;崔效锋;宁杰远;;P波初动解求解方法的改进与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伟文;倪四道;;使用短周期波形数据反演震源机制解[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许忠淮;汪素云;高阿甲;郭瑛;;我国地震震源机制解的重新测定和审编[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陈天长;程万正;李桂芳;;由多个震源机制解联合确定的震区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蔡永恩;何涛;王仁;;震时震源应力场的特征与震源机制解[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许忠淮;汪素云;南阿甲;;我国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现状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祁玉萍;龙锋;张致伟;肖本夫;;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七)——专题36: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专题37:强震震害特点及其社会影响[C];2016年

8 莘海亮;刘明军;康敏;王冲;;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太行山断裂带东南缘地区构造应力场[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三)——专题37地球气候系统历史、专题3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专题39大数据时代地球物理信息学及其应用[C];2015年

9 徐彦;;盈江序列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魏柏林;陈庞龙;李富光;黄河生;;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韩战锋;灾害面前牢记生命守护法则[N];广东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况文欢;结合地震学和地质力学对微地震数据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韦生吉;稀疏台网震源参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任枭;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分析与资料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杨宜海;用地震震源机制和各向异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5 王霄飞;南海北部陆坡东西段新构造的异同及对BSR分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干微;中国东北深源地震与美国德州注入诱发地震的研究及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梦乔;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9年

2 王铭浩;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地震震源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郑思源;中国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库建设[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9年

4 林恺帆;工程岩体破裂震源机制解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杨帆;滇西南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D];防灾科技学院;2019年

6 任枭;震源机制解测定在常规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7 郭祥云;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及其在地震趋势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王强;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研究云南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D];云南大学;2015年

9 邓菲;中强地震前数字地震记录异常特征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4年

10 黄玉婷;汶川8.0级地震震源精确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0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10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