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及径流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20:12
【摘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河川径流在时空分布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深入认识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也能够为相关水利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以“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及径流影响研究”为题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运用趋势综合分析、变异综合诊断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澄碧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5a流域内降水和径流都表现为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未发生变异,径流在1998和2014年发生变异,第一主周期分别为6a和20a;气温、蒸发和潜在蒸散发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在1985年、1993年和1985年发生变异,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0a、5a和20a;Hurst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在未来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径流将继续保持减少趋势。(2)利用年内分配比例、集中期和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呈“不对称单峰型”分布,夏季和秋季径流约占全年径流的85%,汛期径流约占全年径流的90%;由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系数、集中期和基尼系数等指标的计算结果可知,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变化幅度较大,集中期主要在7月份,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个别月份径流量较大。综合各种特征指标的趋势分析结果可知,随着时间推移,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3)基于ESMD和HHT法对太阳黑子、ENSO事件、涛动指数和季风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均存在多时间尺度性和变化趋势性,且与流域内径流表现出来的周期相近;交叉小波的计算结果显示,流域径流与气候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振荡周期;相关性分析的检验结果也显示,流域内径流与气候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些气候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澄碧河流域径流变化产生影响。(4)采用Budyko水热耦合模型、SCRCQ法和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基于Budyko水热耦合模型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6.33%和53.67%;基于SCRCQ法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0.43%和59.57%;基于弹性系数法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4%和56%。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澄碧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大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33
【图文】:

对比图,岩溶区,流域,对比图


Fig.邋1-1邋Comparison邋of邋karst邋and邋non-karst邋basins逡逑1.3.2技术路线逡逑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逡逑资料收集与整理逡逑逦^邋;逦逡逑I邋i逦 ̄ ̄邋I逡逑DEM高程数据|逦|水文气象数据逦气候因子数据逦逡逑1邋逦逡逑降水、气蒸发、逦I—^ ̄ ̄irLl!i^!L逡逑径流今逦逡逑潜在f散发逦 ̄-T- ̄I逦年内分配逡逑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逡逑逦邋小逦逦逦逡逑I逦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论文,岩溶区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变化环境下岩落区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及径流影响研究逡逑图1-1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流域对比图逡逑Fig.邋1-1邋Comparison邋of邋karst邋and邋non-karst邋basins逡逑1.3.2技术路线逡逑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逡逑资料收集与整理逡逑逦^邋;逦逡逑I邋i逦 ̄ ̄邋I逡逑DEM高程数据|逦|水文气象数据逦气候因子数据逦逡逑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宇;彭桂君;战伟;;对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站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5期

2 齐晶;;以水文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全面推进海河流域水文事业快速发展[J];海河水利;2007年03期

3 长江;;第三次长江流域水文协作会在长沙召开[J];人民长江;2005年12期

4 С.И.佐托夫;张春宏;;论“河川流域”自然经济系统的模拟[J];地理译报;1987年01期

5 牛占;河南省河流流域水文下垫面类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年S1期

6 刘利平;;北江月最高水位功率谱分析[J];人民珠江;1989年04期

7 赵国兴;;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年09期

8 刘赛艳;解阳阳;黄强;蒋晓辉;李向阳;;流域水文年及丰枯水期划分方法[J];水文;2017年05期

9 王显军;;森林生态系统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6年04期

10 杨丽娜;潘忠斌;;楠溪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刚;;老虎山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2 赵求东;叶柏生;丁永建;张世强;赵传成;王建;王增如;;典型寒区流域水文过程模拟[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周旭东;李树平;孟祥彪;;招苏台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趋势分析[A];水与水技术(第4辑)[C];2014年

4 栾兆擎;周德民;章光新;邓伟;;近50a来别拉洪河流域水文机制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国桃;林勇;王英;;变化环境对鉴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张国桃;林勇;王英;;变化环境对鉴江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7 卢晓英;阙汉光;;永定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东;张万昌;;基于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的黑河上游干流山区莺落峡流域水文过程模拟[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骆光晓;若孜汗·塔依尔;;新疆哈密石城子河流域水文水资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金铎;夏建荣;胡贤群;;基于ArcHydroTools流域特征参数快速提取过程-以双柏县32条河为例[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将陵;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 9天防汛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N];中国水利报;2017年

2 记者 王恩瑞 通讯员 梁述杰;海河流域水文工作会议在并召开[N];山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 傅菁 特约通讯员 纪良志;长江流域水文共谋改革发展[N];人民长江报;2007年

4 彭涛 孙京;“流域水文气象耦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显著[N];科技日报;2015年

5 于海泓 张海锋;黄河流域水文汛前准备接受检查[N];黄河报;2008年

6 黄委水文局;补齐发展短板 做好黄河水文支撑流域强监管工作[N];黄河报;2019年

7 杨国伟 龙虎;二○○九年西北地区暨黄河流域水文协作会议召开[N];黄河报;2009年

8 刘兰宁 杨敏;重庆重点岩溶流域水文环境调查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9 记者 李坤 王鑫 唐瑾;陈雷畅谈流域水文发展重点[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0 记者 徐珊珊邋特约记者 赵懋忠 通讯员 黄秋如;三大流域水文气象自动站开建[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甜;流域水文气象特性分析及径流非线性综合预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包宇飞;雅鲁藏布江水文水化学特征及流域碳循环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年

3 蒋锦刚;沿海典型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多模型耦合建模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4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井立阳;数字化流域水文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彭定志;基于RS和GIS的水文模型以及洪灾监测评估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杨涛;基于GIS的黄土沟壑区两种尺度产流产沙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薛根元;基于GIS & RS的长江流域区域地表水循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许继军;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10 刘梅;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化模拟预测与典型流域水文水质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朋;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及径流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2 巩瑶;变化环境对流域洪水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蒲秉华;无资料流域“降雨-径流”计算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欧阳钦从;人类活动对晋江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SWAT模拟[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恬;湖南津市毛里湖白衣庵溪流域生态水文水质效应模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6 刘春春;基于SWMM和SCS模型的清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7 覃丽双;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8 马慧慧;DEM数据在流域水文分析与模拟中的尺度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易达;星云湖流域水土流失估算及水文模拟的GIS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卢韦伟;柘溪流域短期水文预报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32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32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