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震源谱动力学拐角频率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0-08-05 10:01
【摘要】:强地震动的研究涉及对震源的认识及描述、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等一系列问题。在近断裂宽频带地震动场合成中,建立较为合理的震源谱模型是关键问题之一,拐角频率是其中的一个参数。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借助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随机地震动合成方法,以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检验标准,讨论了动力学拐角频率的改进效果,分析了相应的能量补偿因子对合成地震动场的影响。(1)以日本东北地区(36°N-40°N,138°E-143°E)为研究区,通过收集M_W3.5级以上的F-net和K-NET数据,将数据分为3.5级到4.5级,3.5级以上和4.5级以上三组。借助微遗传算法,将速度傅里叶幅值谱作为目标谱,反演本文讨论动力学拐角频率时所需的参数,包括震源谱模型的拐角频率f_0和参数a、κ_0、品质因子参数Q_0以及η值。(2)讨论动力学拐角频率的改进。分析动力学拐角频率的不合理之处,在其基础上给N_(Rij)赋予了新的含义,表示正在破裂的子源数目。子源尺寸分别采用5km×5km、7.5km×7.5km、10km×10km以及20km×20km,借助有限断层模型随机合成51个K-NET基岩台站地震动。结果表明,子源尺寸对和合成地震动的影响得到一定程度减弱;与前期研究结果比较,在0.1-1s改进效果比较明显;与实际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比较,在长周期部分符合较好,而在0.1秒以内的短周期段,除个别台站符合较好外,大多数都比实际地震动反应谱幅值低。(3)进一步加入能量补偿因子。简述了能量补偿因子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在第三章改进动力学拐角频率的基础上分别加入Motazedian和Atkinson(2005)和Boore(2009)两类能量补偿因子。结果表明,子源尺寸的影响得到进一步减弱;与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比较,在短周期部分符合较好。最后总结所有工作并得出相关结论,指出了工作中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15.33
【图文】:

震源谱


图 1-1 震源谱模型的比较(Boore,2003)a(1982)将震源谱取为了更一般的形式,加入了 a、b 两个参00 ba0( , )1CMS M fff (2001)根据美国西部强地震动记录统计建立数据库,通过谱的拟合和统计分析,提出新的震源谱模型,确定上式 a、b。该改进模型主要体现在地震发生时,震源谱的形状会有所录谱特征保持一致。3.05 0.332/Wa Mb a 进比 Brune 震源谱模型以及双拐角频率震源谱模型具有更好收敛于 Brune 模型,随着震级增加,幅值谱下降更快,中低

分布图,分布图,场地,地震活动性


区(36°N-40°N,138°E-143°E)地震活动性较 25km),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记录。作为本课慧,2016;尚涛,2017;纪林建,2018)的其作为研究区域。下面介绍研究中使用的强 K-NET 强震台网,借助王希伟(2012)采用取 Te<0.2s 的场地为基岩场地,计算公式见式14nieisidTV 数;di为第 i 层土的厚度(m);Vsi为第 i 层的

分布图,震源距,震源深度,震级


图 2-2 K-NET 记录震级与震源深度、震源距分布图由图中可知,震源深度在 30km 内分布较为均匀, 5 级以下地震震源距在200km 内分布,5 级以上地震震源距分布在 300km 内均匀分布。测震记录来自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网 F-net(http://www.fnet.bosai.go.jp/),台站分布如图 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晨;赵伯明;;应用动力学拐角频率对经验格林函数法的改进[J];地震地质;2015年02期

2 蔡杏辉;段刚;邵平荣;张丽娜;;福建仙游5.0级地震序列P波、S波拐角频率比值变化研究[J];华南地震;2015年02期

3 张萍;陈忠奇;曹凤娟;王连权;张颖;;岫岩5.4级地震前后拐角频率比的变化特征[J];四川地震;2006年04期

4 孙晓丹;陶夏新;王国新;刘陶钧;;地震动随机合成中与震源谱相关的动力学拐角频率[J];地震学报;2009年05期

5 孙晓丹;陶夏新;;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汶川主震近场地震动随机合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6 许健生,尹志文;共和地震前后中小地震的波谱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4期

7 张翠然;陈厚群;李敏;;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生成最大可信地震[J];水利学报;2011年06期

8 罗娣华,叶建庆,陈敏恭,蔡绍平,刘学军;丽江7.0级地震的余震震源参数研究[J];地震研究;1997年01期

9 房瑞;李帝铨;吴桐;索光运;胡艳芳;;基于拟流场法的堤坝管涌渗漏检测频率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04期

10 王生文;叶庆东;王宁;丁宁;毛远凤;杜石磊;;视应力在震后趋势判定中的应用——以前郭地震为例[J];华北地震科学;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萍;;朝鲜半岛两次核爆的识别[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周昕;;浙江省水库诱发地震识别模型及其在宁波皎口地震中的初步应用[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3 郑德高;倪四道;;基于首都圈井下地震数据近震接收函数的浅层结构研究[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4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专题5大陆地壳、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深部探测、专题6新构造与地质灾害[C];2015年

4 王鹏;郑建常;;2013年山东乳山MS4.3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A];2014年环渤海、泛珠三角区域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程万正;;以震源参数刻画的损伤度及震区动态过程[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 朱威刚 编译;为ADC输入提供精密驱动和低通滤波[N];电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晨;基于活动断层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王振宇;高频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夏松林;近场高频地震动随机模拟关键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年

2 宋亚娜;震源谱动力学拐角频率的讨论[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年

3 乔慧珍;地震视应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祝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潘颖;糯扎渡水库地区地震活动和震源参数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6 孙延龙;使用波形能量衰减率识别爆炸事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志高;首都圈地区地震视应力的计算及其定标率和时空分布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2781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81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